站内搜索:
广州将有“高线公园”,广钢废弃铁路将变身“铁路小镇”(1)
日期:[2022-05-08]  版次:[A02]   版名:[深读]   字体:【
■广钢铁路花地河桥X形的钢斜撑,加固技术当时属国内首创。

■当年参与义务劳动建设广钢铁路的市民与国际友人。

■2012年广钢铁路运输货物的火车。(陈君成摄)

工作坊昨日开营

广州红专厂、石围塘的旧铁路旧站台是文艺青年的后花园,什么时候广州也有一个像纽约那样由废弃铁路改造的城市地标、旅游胜地“高线公园”?这个梦想即将由废弃9年的广钢铁路演绎,广州版“高线公园”——广州首个以火车文化为主题,集饮食、玩乐、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文旅商综合体,将会令“从3岁到80岁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旨在打造广州RBD(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游憩商业区)名片的“工控资产·广钢铁路小镇”(下称铁路小镇)已立项,作为前戏“广钢铁路新生活”联合工作坊昨天开营,由广州市名城办指导,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联盟(下称名城保护联盟)联合铁路小镇建设单位广州工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广州工控)举办,吸引了广州高校的5个师生团队参与。市名城办相关人士表示,此举旨在引导社会力量尤其是年轻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拓宽思路,扩大影响,为广钢铁路再生利用提供决策参考。

■策划:何姗

■采写:新快报记者 何姗 方汝敏

■摄影:何姗 孙毅 供图:广州工控

见证广州重工业发展史、铁路运输史

有2000多年历史的广州是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华南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丰富而独特的工业遗产,这些遗存是广州近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广州工业的“老大哥”——广东第一家钢铁企业广州钢铁集团(前身为广州钢铁厂,下称广钢)白鹤洞生产基地停产后废弃的广钢铁路专用线就是其中的代表。

据名城保护联盟研究,广钢铁路专用线是国内目前保留最长、最完整的工业铁路之一,广钢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广州重工业发展史、铁路运输发展史的实物见证。

它是广钢配套工程,由广州铁路局设计,始建于1958年,1959年通车,全长约7公里,始于广三铁路的五眼桥乘降所,东南向跨越花地河经东漖至白鹤洞厂区,主要连接广三铁路、广钢厂区、广中码头。作为广钢的“私家铁路”,在55年的“职业生涯”中,运送生钢、矿渣至广钢的高炉。

据1979年进入广钢,与广钢铁路打了30多年交道的老员工陈德信回忆:

广钢铁路专用线不只是服务广钢,还为周边企业如省陶瓷仓运货物,为广州造纸厂运煤。改革开放后,广钢还和西塱村的西塱货场合作了20多年,广钢为西塱货场铺了4条卸车线,把钢琴厂的木材、周边私人企业的木头、钢材、焦炭、生铁等等各色货物从石围塘车站经广钢铁路专用线运到西塱货场卸货。“通常的卸车量每月达到1000车左右,很火爆。”他自豪地说,专用线不仅见证了广钢发展,还见证了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复苏。

除了货运,广钢铁路最大的贡献是对广州地铁,广州早期的数百台地铁车辆都是经过广钢铁路专用线运进西塱地铁车辆段。

2013年广钢搬迁停产后,广钢铁路专用线功成身退。

今年3月,位于荔湾区茶滘街百花路和葵逢河堤大街之间跨花地河的广钢铁路花地河桥入选广州市第七批历史建筑推荐名单,华南理工大学刘晖副教授称此为“广钢铁路的高光亮点”,此桥起初为木便桥,1964年被改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1985年原桥大修加固,加固工程技术设计当时属国内首创,其历次技改所采取的加固工程技术设计,展现了铁路工程技术的发展,具有突出技术美学特点。“退休”后,花地河桥仅作为人行便桥使用。

市民参与建设,承载集体记忆

广钢铁路不仅见证了广州钢铁工业史、铁路工程技术发展史,当年施工,还由广州市民与国际友人组成2000多人的筑路大军参与了义务劳动,广钢铁路因此也承载了广州市民的集体记忆,市民对其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刘晖从小就听奶奶讲义务参加修筑广钢铁路的故事,这铁路因此也延续着他对已故亲人的温暖回忆。

近年来,沿线居民自发将废弃铁路改造为农田花地,营造出铁路工业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的独特风貌,不失为一条展现广州城乡变迁的观光线。“绝对是个打卡点,我带N多人来过,都赞不绝口。”刘晖得意地说。

由于具有历史、科技、艺术、社会多重价值,目前广钢铁路整体已被列为传统风貌建筑线索保护,是广州首次将铁路专用线纳入预保护。

刘晖希望:“未来的广钢铁路可活化利用为慢行道、绿道,沿途可以赏花、钓鱼。”

广钢铁路将被改造为文商旅综合体

铁路遗产是近年来各国政府和市民竞相活化利用为城市公共空间、发展休闲文旅业的香饽饽,纽约的高线公园即是最著名的案例。

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重组原广钢、万宝、万力、广智等企业后,致力于挖掘、保护、传承及弘扬工业历史文化,留住城市记忆,计划将废弃的广钢铁路再生利用为文商旅综合体“工控资产·广钢铁路小镇”。这段铁路位于西塱站向北至南海东秀碧华村,接广三铁路。

此项目相关负责人也是老广钢人,他深情地说:“广钢不单单是一个企业,它更是一段历史、一段记忆,我们做广钢铁路活化利用项目是希望把它做成广州工业的窗口,这是很值得的。我们要令3岁到80岁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根据名城保护联盟研究,广钢铁路沿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沿途的花地河滨江、花地河铁路桥、乡村、未来的广钢遗迹公园将会形成广钢铁路文旅融合带。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