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穿行佛山老城 触摸“原生态”人间烟火
日期:[2022-07-07]  版次:[A16]   版名:[快乐旅行]   字体:【
■“挥春街”快子路上的城市雕塑。

■辉记甜品店的芝麻糊和猪脚姜都值得尝试。

■妈庙下街老房子里的喵星人。

■快子路上写挥春的华叔,心态超好,一周七天风雨无阻前来报到。

■佛山禅城区老城中心的“快子路”。

■佛山市历史文化街区之一的任围,是老城传统民居保存较好且相对比较集中的街区。

人们常说,认识一座城最好的方式是穿行市井间,在市井烟火气的熏陶中真正触摸这座城的“肌理”。地铁的便利,让“广佛同城”成为“说走就走”的“City Walk”选项之一,今次,我们去佛山老城走一走。

快子路是佛山十分有特色的一条街,尤以农历新年前一个月最为热闹,这是佛山人口中“挥春街”之所在,春节前写挥春换对联是过年氛围组的“仪式感”标配;“任围”老街区虽经改造重建,但相对来说“商业化”程度也还不很明显,周边相关联的街巷更是老城区生活气息的浓郁表达,漫步其中,或许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佛山”。

■新快报记者 陈斌 文/图

1

与快子路上的 “网红”华叔唠嗑

佛山禅城区老城中心有条充满墨香韵味的老街,人们亲切地称之为“挥春街”,它的学名叫“快子路”。

岁月在快子路这里似乎慢下了它的脚步,没有恢弘的建筑,却在青灰色骑楼下的临街两侧或贴或挂着不同尺寸大小的大红纸张,上书单字、对联、美句,一张张,一幅幅,字体不一,气势不减,承载着佛山人对开业、嫁娶、新年等所有美好的祝福与记忆。

在广府地区,春联、门联和福贴等都被统称为“挥春”,把那些美好吉利的字句用漂亮遒劲的书法书写在红纸上,墨香四溢,吉祥如意,尤其是农历新年前的一个月,快子路上更是热闹非凡,人们早早就来预订心仪的挥春。

快子路得名于“快子街”,与筷子有关,但“筷”是衍生字,“筷”被写入字典之前写为“快”。快子街也是源于筷子行业,但在佛山人心中,快子路的谐音与“快生贵子”同义;本地人婚庆嫁娶的必备项目之一,就是绕快子路和附近的莲花路走一圈,取“连生贵子”之意,这条路从1936年拓宽开通至今,其间几易其名,一时叫“快子路”,一时又改为“筷子路”,直到2015年官方决定正式采用“快子”两字,这才算尘埃落定。

夏日午后的快子路,几乎没有什么行人。如果与春节前那段时间相比,自然是冷清得多,仅有三两家写字的摊档在营业。其中,有一名年轻人正在据说是快子路上最“网红”的华叔家认真地挑选着要写的字。

1945年生人的华叔,从周一到周日每天风雨不改,在快子路上那座建于晚清时期的莘葵里门楼旁写字,你问他写的什么体?他会底气十足地回答你:“自成一体。”

华叔性格开朗外向,几乎和每个想跟他聊天的人都能聊得来,他戏称自己档口那把遮阳伞是快子路上的“风雨亭”,走过路过坐下歇歇脚,信口闲聊几句,书法只是其中一个话题,他把常见的字句编号做成目录,来问字的人像看“菜谱”点菜一样看着挑好告诉他就行。

然后他就跟你聊粤剧,聊打拳,样样来得,还会掰着手指头细数他的日常,告诉你他每天早上几点钟起床、到哪里饮茶叹“一盅两件”,又如何骑着“小电驴”9点钟准时来到快子路上开工,中午又如何跟一帮老人家一起到前方100米处的天海酒家吃午饭,下午2点回来“继续战斗”到5点半6点收工回家,每天如是,开开心心。说到兴起,华叔两手一摆,拉开架势便来上一段粤剧唱腔,不喘不抖不忘词,末了一拱手:“失礼!失礼!”又回去给人写字去了……

2

漫步“任围”老街区 叹生活

明清时期的佛山,纺织业兴旺,于岭南颇负盛名,是当时佛山手工业繁盛的重要支柱,禅城老城中心的乐安里一带,就是当年佛山织造纱绸作坊的聚集地,现在的“任围历史文化街区”。

清中叶之后,当时的任氏家族经营丝织业成巨富,兄弟二人开办的机房商号一为“任伟号”,一为“任应号”,两人更在嘉庆和道光年间大兴土木建起庄宅,现在东至福安新街、南至燎原路、西至福禄路、北至锦华路的一片传统民居街区,便是当年任氏家族曾经的庄园宅邸,因原本有高大围墙故被称为“任围”。

任围片区在2020年下半年启动了修缮提升工程,经过管线改迁、建筑外立面改造等修葺复建,目前300米示范段已改造完成,这也是佛山历史文化遗产相对比较集中的一个片区,佛山民国地图上曾标注的竹坡古道、舍人前街、平阳巷等老街,人们通过翻查历史文献记载及调研,根据旧时的结构样式、材料工艺等对门楼、石板进行了重建。

除了任围的庄宅,这一片区还辐射到集贤坊、平阳里、妈庙下街等传统民居群,漫步穿行在这片“修旧如旧”的岭南风格建筑群落中,镬耳墙、青瓦砖、麻石路一一映入眼帘,个别的老建筑还能依稀看到旧时的檐口雕花或花鸟鱼虫图案的灰塑浮雕。

相对而言,这里算是有修葺,但还没有过度商业化的一个区域,游走其中,可以一边闲适地研究着“建红街”“勤俭街”“红风大街”“舍人大街”“聚德里”“妈庙下街”等地名中可能涵盖的历史,一边看着某个大门上张贴的“此处还有人居住,施工进出请小心”字样而会心一笑。

穿街走巷的过程,也是感受老城“人间烟火”的过程,那些依然有着年代感的小店、路上徐徐经过的男女、坐在小院里认真做着手工的原住民,你甚至可以走进院落中与那只已届“耄耋”的“喵星人”嬉戏一番,听老房子的音响里飘出熟悉的粤语老歌,配合着老猫前后左右慢吞吞地挪动,合拍到无以名状……

记得去燎原路上的“辉记甜品店”吃上一碗扎实的芝麻糊,这家甜品店开在那里已经十数年之久,据说老板很“神秘”,哪怕是熟客,也从来没有见到老板出现过,不过黑芝麻糊是真的绵密细滑且甜度恰当,4块钱的价格绝对让你有种“惊掉下巴”的感觉,他家的猪脚姜同样精彩,味型在酸、甜、咸、鲜之间自由切换、相当到位,并且是缠缠绵绵浑然交织成一体,侵润你的唇齿口腔心肝脾肺,让你满足地自发一声:“哇哦!”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