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没有高考,就没有今天的我”
日期:[2022-08-13]  版次:[A10]   版名:[城事]   字体:【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

考前一个月才“后知后觉”得到消息、为争取高考机会据理力争、一天都没复习却成同批考生中唯一的“幸运儿”……

45年前的10月,恢复高考的消息已传遍全国。彼时的徐扬生,正在浙江绍兴乡下的一所小学当代课老师,对此却浑然不知。待全国数百万名考生投入“备战”一个月后,他才听到消息,当确认情况属实后,兴奋不已的他却发现自己离“需要两年的下乡经历”的报考条件还差两个月。不甘心的他在一番据理力争后,终于争取到了高考的“入场券”,并如愿被浙江大学录取。

45年后的今天,身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的徐扬生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学术界亦成绩斐然,回望来时路,他坦言:“没有高考,就没有今天的我。”

力争资格 一天没复习就走进考场

1977年对徐扬生来说,是改变命运的一年。当收到恢复高考的消息时,徐扬生半信半疑地来到当时所在的公社,当地干部向他证实了消息的准确性,但也同时告知他,想要报名参加高考,需满足下乡两年以上这一条件,这对于当时的徐扬生来说,还少了两个月。

“我一定要把握这次机会!”徐扬生当时在心中暗暗发誓。其实,十七岁的徐扬生高中毕业就已经下乡,虽然户口迁入农村尚不满两年,但事实上,他已经在乡下工作满两年。为争取这一难得的机会,他与公社干部据理力争。一番争取后,公社干部终于给他开出证明,并对他说:“你自己去碰碰运气吧。”

拿到证明后的徐扬生满心欢喜,可转念他又开始怀疑自己能否顺利参加考试,“因为那时距离考试仅剩两个星期,我一天都没有复习,连考什么科目也不清楚,也不知道要复习什么内容。”徐扬生说,但他转念一想,“好在那段时间,我每晚都有读书,凡是有文字的书都读,包括哲学、历史、文学、电工、数学、植物保护……那是我一生中读书最多的一段时光。”

人山人海 高考现场热闹得像赶集

万众期盼的高考如期而至,徐扬生的入场也经历了一场虚惊。“参加考试的人太多了,符合条件的十几届考生都赶来了”,徐扬生回忆道,当时的考场就在他任教的小学里,几十个教室都用作高考考场,每个教室都有五十人左右,“人山人海,热闹得就像赶集一样。”

回想起那个场景,徐扬生至今都记忆犹新:考生陆续进入考场时,一个戴红袖章的人,将他拦在了门外。徐扬生当下一惊,随即拿出公社开的证明交给对方,可对方还在犹豫该不该让他进去。这时,一位路过的监考老师在了解情况后说:“让他进去吧,这么多人来考试,估计没一个能考上的,都放他们进去吧。”就这样,徐扬生走进了那个改变他命运的考场,成为这批考生中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人。

“考试共分3天,每半天考一科。不少人考试中途就交了试卷,甚至有不少人交了白卷。考到最后,一个考场也就二三十人在坚持,剩下一半的人都没来了。”谈及当年的高考题目,徐扬生最大的感触就是“数学很难”,他说:“当时有三道被大家诉苦的难题,好在我都做出来了。不过大家考完后感觉都差不多,都是完全不抱希望,感觉就像是去玩儿似的。”

阴差阳错 榜上有名却无缘得见

当年高考结束后,考生们很快就接到公社通知,要每个参加考试的人去填写大学志愿。“当时大家都不愿意填,觉得没有必要,觉得只要能上大学就行,去哪都可以。”徐扬生回忆道,“我也不是很想填,但还是按要求拿了一份当时的报纸,随手把列表中排在前三位的学校专业依次填入了自己的第一、第二、第三志愿中。”

有意思的是,当时的农友看到徐扬生这么快就填好了,便纷纷都让他帮忙填志愿。就这样,徐扬生云里雾里地帮着一些农友填了志愿。

接下来便是漫长的等待,直到徐扬生准备回城的前一天,有人告诉他,他考上了。赶到县城的徐扬生来到了大家所说的百货商店录取海报前,焦急地寻找自己的名字,可是却怎么也没能找到。事后他回忆道:“当时天已经开始黑了,又下着大雨,海报的部分纸张被打湿,卷着贴在了墙上,我想着可能是别人搞错了,就离开了。”

不想第二天,又有一位朋友说亲眼看见了徐扬生的名字。徐扬生便再次跑回去看,可还是没找到。“当时也没想到我的名字会在卷起来的一角中。”徐扬生说道,自己自始至终也没能在榜上看见自己的名字。直到三天后,县里有人打电话通知他,说是被第一志愿浙江大学机械专业录取了。获得消息后的徐扬生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想着,“填志愿还是有用的”。他突然担心起自己帮忙填报志愿的农友情况如何,后来才得知,其他人没有一个考上线。

恢复高考 改变个人更改变了国家

“高考不仅是改变了我的命运,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没有高考,就没今天的我。”那场高考后,徐扬生如愿进入了大学,再次走入学堂深造,这是他此前几乎从没奢望过的事情。

回忆起自己的大学时光,徐扬生说:“那一届的同学组合真的很有趣,最大的36岁,最小的16岁,相差了整整20年。”不过,虽然年龄相差大,但大家的拼劲儿都是一样的。每一个人都铆足了劲儿,求知若渴,恨不得把耽误的每一刻时光都补回来,“我们每晚11点熄灯,可你会发现,熄灯后路灯下读英文的人依然很多。”

在浙江大学取得学士、硕士学位后,徐扬生前往美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此后,徐扬生就走上了学术研究的道路。1989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后,他到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从事空间机器人研究工作、1997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分别在2001年、2003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和国际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院士,200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同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3年通过全球遴选成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首任校长……回望走过的路,徐扬生坦言:“如果没有恢复高考,就不会成就今天的我。”

“恢复高考在当时真的很重要,不仅是对我个人,它也改变了几代人和国家发展的轨迹。恢复高考后的那几届学生中,许多人都成为了社会各行各业中的中流砥柱。所以,回顾这段历史,更加说明了教育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非常重要。”徐扬生如是说。

校长寄语

努力做一个有趣的人

“希望同学们要努力做一个有趣的人。读‘无用’的书,做有趣的人。”这是徐扬生想对同学们说的话。

徐扬生认为,想要拥有有趣的灵魂,首要的就是要勇敢,要敢于去冒险,不能太胆小,要愿意做些亏损的事;其次要有自己独立的时间,去做有趣的事,玩是非常重要的。他说道:“我去过很多中学,但走下来我发现,现在的学生玩的时间太少了,玩的时间少,非常不利于学生成长。”

最后,做一个有趣的人一定要有足够的爱心。他呼吁要加强爱的教育,这是当下年轻人碰到的问题中最核心的问题。“一个人的成败也好,胜负也好,都是次要的,爱是首要的,如果爱都没有了,其他的东西便都不重要了。” 徐扬生说道。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实习生 陈海丹 通讯员 潘莹

■本版摄影:新快报记者 孙毅 郭思杰

【校长们的高考故事】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