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六记、李子柒被曝添加剂存隐患
近日,麻六记、李子柒等网红品牌酸辣粉陷入了食品安全和虚假宣传的舆论风波,新快报记者发现,这两个品牌的酸辣粉,都是由一家名为阿宽食品的企业代工生产。而日前,阿宽食品刚更新其招股说明书拟登陆A股市场,此次陷入的代工食品问题,恐为其上市之路蒙上一层阴影。
■新快报记者 张晓菡
代工食品问题频出
阿宽食品前身可以追溯到成立于2001年的老牌方便食品企业白家食品,旗下拥有自营品牌阿宽和白家陈记。此次IPO若成功,阿宽食品有望成为“新型方便食品第一股”。但在这冲击IPO的关键时刻,今年“3·15”《中国食品安全报》对时下10款热销酸辣粉作了一次测评,包括麻六记、李子柒在内的三款酸辣粉产品被发现不是用纯红薯粉制作,而是添加了木薯粉、蕨根粉等其他淀粉。为何要“换粉”?有人算了一笔账,红薯淀粉每吨售价在6000-8000元,而木薯淀粉的每吨售价仅为三四千元,相当于红薯淀粉的一半。
针对测评结果,记者向麻六记、李子柒天猫旗舰店客服咨询其产品是否为“纯红薯粉”时,麻六记的客服先回答“是的”,但随后承认其产品中掺杂了其他淀粉。而李子柒客服则坚称他们的粉是“精选筋道红薯湿粗粉”。
而在酸辣粉的食品添加剂方面,李子柒和麻六记的酸辣粉中添加了一种颇有争议的添加剂——硫酸铝铵,俗称铵明矾。据了解,添加了硫酸铝铵做出来的粉条,不仅增加了光泽度和弹性,吃起来更筋道,还能实现久煮不烂的效果。但这种含铝食品添加剂,残留的铝元素很容易在人体内蓄积,若食用过量,就会引发老年痴呆、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等不良反应。
新快报记者注意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阿宽”共有385条投诉,涵盖发霉变质、吃出异物、出现虫子等问题。而阿宽代工的李子柒、麻六记的酸辣粉也均被投诉存在以上问题。
方便速食业绩增速放缓
此次IPO,阿宽食品拟募资6.65亿元,资金将用于健康食品产业园(第一期)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2年上半年,阿宽食品营收分别为6.31亿元、11.1亿元、12.14亿元、6.4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64.85万元、7626.49万元、5896.69万元、3797.16万元。其中,2020年业绩暴涨主要是由于疫情封锁导致的方便速食销量大增,营收增速高达75.91%,但到了2021年营收增速却下降到了9.37%。
究其原因,与外卖兴起不无关系。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2021年,中国方便面产量连续下滑,阿宽食品的招股书中也指出,受流动人口减少、外卖行业的低价竞争加剧以及长期的负面舆论等多重因素影响,方便面消费量逐渐下跌,目前方便面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同样是方便速食赛道的统一与康师傅,2022年上半年的业绩也都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形。
近几年,阿宽食品整体毛利率开始下滑,从2019年的36.22%下降到了2022年上半年的29.29%。不过,其自有品牌业务毛利率远高于代工业务,以2022年上半年为例,阿宽食品电商自营毛利率为30.36%,直供销售毛利率为37.72%,而代工业务毛利率却仅为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