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医保局坚持和加强党对医保工作的领导,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稳步推进基本医保省级统筹,着力破解广东医疗保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同时,为了切实减轻群众异地就医“跑腿”和“垫资”负担,广东积极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目前已实现异地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县区全覆盖,异地可直接结算项目的全覆盖,以及异地就医备案人群全覆盖。
■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 通讯员 粤医保
缩小地区医保差异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省医保局表示,加强医疗保障工作调研,稳步推进基本医保省级统筹,着力解决全省医疗保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医保局一项重要工作。省医保局表示,将持续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完善动态监测和医疗救治机制。积极稳妥推动医疗保障“十四五”规划落地实施,加快推进多层次医保体系、医保协同治理体系、服务支撑体系等“三大体系”建设,稳步实现“稳健医保、协同医保、生态医保、智慧医保、法治医保、安全医保”等“六大医保”发展目标,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保障。
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省医保局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稳步推进基本医保省级统筹,明确路线图、工作任务和职责分工,全面收集整理基础情况、认真做好调研论证,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课题研究;深入开展测算评估,以各市医保缴费人数、年龄结构、费基、费率、医疗费用、就诊率等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医疗费用增长、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对省级统筹后职工医保、居民医保筹资、待遇、基金运行等进行模拟运算,强化风险研判。
下一步,省医保局将在深入调研、科学测算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广东推进省级统筹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完善基本医保省级统筹方案,通过提高基金统筹层次,逐步缩小地区间医保差距,增强基金共济能力,统一管理标准,优化管理流程,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进异地直接结算
减轻群众跑腿和垫资负担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广东异地直接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已实现县区全覆盖,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数量达4924家,比2017年增加了5倍。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是指群众在参保的地级市以外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在医疗机构结算时可以直接报销其医疗费用,无需先支付全额费用再回参保地向医保经办机构报销,减轻了群众异地就医后“跑腿”和“垫资”的负担。
目前,参保人在异地发生住院、普通门诊、门诊特定病种、生育医疗费用均可实现直接结算。实现参保群众在广东境内异地就医可享受“家门口”的医保待遇。
此外,异地就医备案人群全覆盖,备案人群则从“长期异地就医”向“临时”和“生育”异地就医扩展。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包括异地转诊就医人员,因工作、旅游等原因异地急诊抢救人员以及其他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异地生育就医人员是指,有异地生育需求的职工生育保险参保人,按参保地规定办理生育保险异地就医备案后,可在就医地已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的生育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生育相关医疗费用。
目前,广东省医保局开通了依托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广东粤医保微信小程序等多个线上备案渠道,实现异地就医备案“网上办”和“掌上办”,切实增强公共服务便捷性、可及性。
数说
截至2022年12月底,全省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1.1亿人,继续居全国首位。
广东省内及跨省异地就医累计直接结算1398.57万人次,减少参保人垫资1291.5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