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如何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麻岗镇打了个样
日期:[2023-07-14]  版次:[T07]   版名:[乡村振兴]   字体:【
■茂名市电白区麻岗镇坑内村的来兮田园景区。

■驻茂名市电白区麻岗镇工作队队员、大学生志愿者叶彬鸿给学生们讲解流感预防小知识。

■茂名市电白区麻岗镇白马村的精品四小园。

■驻茂名市电白区麻岗镇坑内村第一书记林桂鹏给获得一定积分的村民发放超市购物卡。

■茂名市电白区麻岗镇农产品直供基地首次顺利发车仪式。

驻茂名市电白区麻岗镇工作队在产业兴村、旅游旺村、机制治村等方面形成了可复制可借鉴经验

“麻岗镇要及时总结坑内村富有成效的经验做法,在全镇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思路。”这是4月26日茂名市电白区委副书记、区长陈研率队到坑内村调研时提出的具体要求。

坑内村为什么这么受关注?新快报记者了解到,两年来,驻茂名市电白区麻岗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驻麻岗镇工作队”)从坑内村、白马村等入手,通过做强产业带动村集体、村民增收;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发展文旅产业;打造5G数智乡村示范平台,探索“红黑榜+积分制+村规民约”三位一体治理模式等实践,回答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怎么建、如何建好的问题。

宜业 激活生产端畅通销售端,带动村强民富

产业振兴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加速器”。驻麻岗镇工作队队长戴宏辉告诉新快报记者,工作队进驻后,针对当地优势农业产业资源统筹谋划,为每个村确定了1-2个主打种养农产品,加大资金和技术扶持力度,切实提高各村的产业效益。

“2021年,坑内村集体收入才约5万元,现在接近20万元了。”驻麻岗镇工作队队员兼驻坑内村第一书记林桂鹏介绍说,坑内村持续打造“沉香种植综合示范园”项目,今年3月在原有基础上又种植了1000株沉香。同时,正在建设“水产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将推动村委会与农户达成合作,切实提高村集体和村民收入。下一步,工作队还计划发展分布式光伏项目,持续稳定提高村集体收入。

戴宏辉表示,工作队不但激活了生产端,还畅通了销售端,从而促进当地产业兴旺。在工作队的牵线下,茂名市百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百田农业”)与南方传媒发行物流有限公司(南方优品)等三家企业共同搭建起了农产品直供基地,实现了农民产、村合作社收、平台处理和运输,助力麻岗优质农产品快速融入大湾区消费市场。“平台作用很大,解决了农业产业看天吃饭、周期性明显等痛点,以前辣椒、蒲瓜、圣女果等农产品滞销问题都顺利解决了,农民干活更有盼头。”

双目村食用鸽养殖项目是麻岗镇引进的重点产业,已建成投产的第一期月销乳鸽达1.8万只。驻麻岗镇工作队表示,将争取乡村振兴产业资金,完善冷链物流等配套,推动“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带动周边村民批量养殖食用鸽,实现共同富裕。

在驻麻岗镇工作队多措并举的推动下,麻岗镇各村集体收入有了明显提升。经初步统计,2021年,麻岗镇平均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不到5万元,如今这一数据上升到约13.9万元。

宜游 打造文旅精品,8条中心村串起示范带

以建设美丽宜居村为契机,坑内村和白马村率先建成了90个“四小园”,融入小园林设计元素,创新提出“四小园”+N,增加了“沉香园”“游乐园”“健身园”等,打造麻岗特色文旅精品镇。新快报记者了解到,麻岗镇正依托农业资源、康养文旅、历史古迹、革命遗址等,以“红色、古色、绿色、蓝色”点位打造为主,构建多彩的、全域特色文旅名镇。

据介绍,驻麻岗镇工作队和麻岗镇委、镇政府全盘布局,确定了“一环一廊二区三带”旅游发展格局,在8条中心村形成红色、旅游、产业、文化、生态片区,打造“温泉可人、风景可人、游乐可人、文化可人、乡村可人”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将客流量引导到各条村。

在“多彩麻岗”的布局中,白马村是“红色”代表。驻麻岗镇工作队队员兼驻白马村第一书记林楷彬告诉新快报记者,白马村将以中共南路第一党支部、邵以梅故居等红色建筑群构建红色核心区,打造成集主题红色文化、古村文化、现代农业、亲子研学、健康养生、户外运动、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坑内村是麻岗镇的“绿色”代表,将以“村史馆里看乡愁”充分挖掘水库移民村文化及自然村历史底蕴,通过“来兮田园”和新农村建设示范带,展现新农村建设成果和田园文旅风光吸引游子旅人,逐步营造成集生态农业旅游康养于一体的特色田园乡村。

通过“宜居、宜游”的大力打造,白马、坑内等村的乡村游的吸引力大大强,越来越多游客前来打卡,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思路。

和美 基层治理加“超级大脑”,三位一体成治理典范

驻麻岗镇工作队还从坑内村入手,多方面探索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着力打造乡风文明的和美乡村样板。

在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的牵线下,驻麻岗镇工作队和中国移动共同打造了一个“温情麻岗”5G数智乡村示范平台,把党建工作、综合治理、事件调度、信息通知、乡村振兴等工作实现集中化、数字化、信息化处理,给基层治理加上了“超级大脑”。

依托5G数智乡村示范平台,驻麻岗镇工作队在坑内村建起了文明家庭积分制度、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和村规民约三位一体的乡村治理模式。

自觉维护村庄环境卫生,每天积2分;家庭成员参加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空巢(孤寡)老人,每次积20分;不参加义务劳动,当月以前积分清零;婚丧喜事大操大办,每次扣100分……家庭积分每10个积分换1元,积满1000分就能换100元的超市购物卡,大大激发了村民的积极性。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则将人居环境的先进与落后事例用红黑榜的形式展示出来,引导村民持续关注人居环境整治。

“下一步,我们将在老人关爱、校园管理、智慧养殖、智慧种植等方面发力,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系统。”林桂鹏介绍说,他们将通过设立投诉信箱,探索群众问题处理的标准化、透明化,加强督查督办,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建成电白区首个“社保缴费不出村”便民服务试点;建设水田引(集)水泵站解决3个自然村近400亩缺水灌溉问题;开展捐书助学、赠琴授课、“四点半课堂”等支持当地教育……驻麻岗镇工作队及后方单位这两年还积极通过民生小切口推动着坑内村的大变化。

发展起来的坑内村,先后荣获“2021年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2021年广东省卫生村”、电白区第一届“十大文明示范村”“2022年最美党群服务中心”等称号,并作为茂名市“六好乡镇”现场会参观点加以推广宣传。

经过两年探索出来的坑内村、白马村等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样板,正成为麻岗镇、电白区乃至茂名复制、借鉴的示范乡村。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摄影:新快报记者 王飞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