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健康比长高更重要 科学面对性早熟切勿“揠苗助长”
日期:[2023-10-20]  版次:[A08]   版名:[城事]   字体:【


专家:发现孩子生长发育异常应及时送医

4岁大胖小子睾丸增大、7岁女童乳房胀大有硬结、9岁女童出现月经初潮……随着生活、环境及饮食等因素的变化,性早熟发生率逐年升高,网上类似的新闻,成为了家长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如何早发现性早熟,如何避免性早熟,给孩子进食补品靠谱吗?近日,新快报记者带着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走访广州市多家三甲医院的儿保科、内分泌科等专科。专家提醒,家长要科学认识性早熟,多留意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千万别对孩子身高有执念,以免因“揠苗助长”影响孩子的终身身高。

【病例】

得知自己无法再长高 11岁女孩当场就哭了

美娜(化名)上小学二年级时,突然长高了很多,远高于同班同学。亲戚邻居们见到总夸美娜个子高,这让身高都不高的美娜父母很自豪。一年后的一个晚上,美娜突然肚子疼,妈妈吃惊地发现,才9岁的美娜竟然来月经了。妈妈带美娜到医院检查,结果被诊断为性早熟。“孩子乳房早已发育,骨龄已经达到12岁,预估最终身高不足145cm。”

另一位女孩花花(化名),10岁月经初潮,11岁时她的身高还是152cm,已经一年没长个了,家长这才发现异样带她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骨骺线闭合了。“其实她父母的遗传身高都是很好的,但孩子月经提前来潮的现象并没有引起家长重视,最终导致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得知自己无法再长高了,小女孩当场就哭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新生儿科副主任刘华说,性早熟会引起生长加速,可能导致骨龄提前,过早骨骺闭合以至于影响孩子的最终身高。

因此,孩子若出现性早熟现象,家长要及时送到医院检查,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期,影响到终身高。

还有一些年龄更小的孩子,他们的性早熟表现往往更为隐蔽。

1岁半男婴石头(化名)的“小丁丁”长达6厘米,爷爷对此很满意,笑称盼着孙子为家里传宗接代。实际上,石头这是患上了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合并性早熟。送到医院时,石头全身黑乎乎的,身上长着绒毛样胡须和阴毛。一位2岁半女婴,乳房肿大1年,阴道出血5天,检查结果确诊为中枢性性早熟(错构瘤)。

“我接诊过一位4岁的大胖小子,孩子家长一直觉得自己把孩子养得很好,结果被确诊为肥胖并发早发育。”广州市妇儿中心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曾春华提醒道,很多过于肥胖的孩子,家长难以发现孩子乳房胀大、睾丸增大等性器官过早发育的问题。

【危害】

性早熟 影响孩子终生

性早熟是一种影响青春期发育的异常性疾病。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通常将男童在9岁前、女童在7.5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定义为性早熟。

具体性早熟表现为,男性睾丸增大、阴茎增长增粗、体毛增多,声音低沉、长胡须、遗精等;女性乳房发育,阴毛增长,外生殖器改变、腋毛生长、10岁以前月经来潮等。

导致儿童性早熟有遗传因素、日常饮食、社会环境和疾病因素,其中日常饮食较为常见也是最能避免的原因之一。

“疫情后,接诊到的性早熟患儿较之前有明显增加。”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新生儿科副主任刘华告诉记者,不少家长反映,疫情前小孩还是瘦瘦的,但疫情期间,居家时间变长了,吃得多动得少,导致孩子出现乳房早发育、月经早初潮、阴毛早现、长胡子、阴茎过长等性早熟现象。

“无论是性早熟还是青春期早发育,如果发现孩子青春期各方面进展速度比较快,都有可能会影响到最终的身高。”刘华举例说,一个青春期正常的孩子一年长高9厘米,那么三年可以长高27厘米。但是,如果青春期进展速度很快的孩子,可能一年就完成了三年的过程,即使这一年长了12厘米,整体比较起来,后者就会比前者矮很多。

一方面性早熟会影响孩子的最终身高;另一方面,由于第二性征的提前出现、月经初潮较早,部分孩子会因为自己身体的“与众不同”而产生自卑、不安、恐惧的情绪,影响学习、生活甚至心理健康。

【治疗】

早发现早治疗 不用过分焦虑

4月的一天,小雨妈偶然发现女儿(化名)的胸部微微凸起,她用手试探,摸到乳房硬结。她一碰女儿就躲闪,表示有轻微触痛感。观察了一个月,不见好转,妈妈带着小雨到广医三院黄埔院区儿童保健科检查。

“来诊时女孩身高127.2cm,在班里女孩中身高算比较高,专科查体时发现她双侧乳房B2期,可扪及大小约1x1cm硬结。”广医三院黄埔院区儿童保健科主治医师陈福宜解释说,女孩实际年龄才7岁2个月,专科查体评估第二性征可见,初步考虑诊断“性早熟”。

医生为小雨进行了随机的性激素筛查、子宫和卵巢B超检查、X线片骨龄检测,结果提示孩子存在基础LH值升高,伴骨龄提前了1.5岁,子宫卵巢增大,诊断性早熟证据明确。经过一系列排查逐步检查后,小雨被确诊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锁定病因,对症下药。

陈福宜为小雨确定了治疗方案。3个月后,小雨到医院复查时,身高129.0cm,查体时双侧乳房硬结比之前小了些。陈福宜表示:“女孩发现比较及时,抑制良好,生长速率正常,半年后可复查骨龄。”

“女孩在7.5岁前出现乳房发育,男孩在9岁前出现睾丸发育等等不符合生长曲线的现象,家长就要多留个心眼。”陈福宜呼吁多多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若出现异常要,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性早熟只要治疗及时,能获得良好控制。”

贴士

孩子确诊性早熟,家长怎么做

1.做好精神安慰,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帮助其正确看待自我形象,避免造成孩子的心理创伤。

2.饮食方面要注意避免服用滋补保健品:如牛初乳、蜂蜜等,少吃洋快餐、内脏、骨头汤以及养殖速成肉食;多吃绿叶蔬菜,尽量避免吃反季节蔬菜水果。均衡营养,控制儿童体重,避免超重或肥胖。

3.家长要保管好自己的药物,如:避孕药等,避免孩子误服。鼓励孩子坚持跳绳、打球、跑步等体育锻炼,让孩子要早睡早起,夜间睡眠不要点夜灯,尽量不要用化妆品护肤品,避免让孩子看与谈情说爱相关的影视和书籍。

观察

家长不要对孩子的身高有执念

“13岁的小男孩身高不到160cm,此前连续一年进食补品,每月一次,导致青春期进展太快,骨龄基本已经闭合,这意味他的身高只能这么高了。”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刘华分享了一个令人痛惜的病例。男孩的父母亲身高都比较高,三个姐姐均160cm以上,“本来遗传身高挺好的,现在小男孩的身高只有不到160cm。”

新快报记者走访了解到,儿科生长发育相关专科接诊的患儿中,很多前来做生长发育评估的孩子,除了矮小的儿童,有大部分是来了解最终身高的性早熟儿童。

那么,如何让孩子顺利长到遗传身高呢?广医三院黄埔院区儿童保健科主治医师陈福宜提醒,家长不要盲目听信尝试各种增高偏方,要系统性的了解影响孩子身高的后天因素,“掌握正确的生长发育相关知识,从饮食、运动、睡眠、心理等方方面面提前干预孩子身高的发育和增长,孩子最终往往能比遗传身高多长5~7cm,甚至10cm。”

专家提醒,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问题,家长千万不要操之过急,平时注意合理饮食,保证正常作息,加强体育锻炼。如果发现异常,不要自行购买保健品或药物服用,应去医院检查确诊,规范治疗,才不会伤害孩子。

其中,合理饮食方面,家长需注意营养均衡,不可为了身高盲目给孩子食用海马、冬虫草等补品补药,也要控制摄入快餐食品、膨化油炸食品等食物,避免孩子摄入或接触保健品、牛初乳、蜂王浆、避孕药等。可以通过多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比如跳绳、打羽毛球、跳高、游泳等运动,来增强免疫力。

“疫情后性早熟患儿增多的现象,从侧面提醒我们生活方式的突然变化,营养状况突然变化,会诱导孩子异常发育。”曾春华表示,正常的生活节奏,早睡觉、多运动、普通的饮食就很好,并不需要额外进食补品。

■采写:新快报记者 高镛舒 通讯员 白恬 谭炳科 图片:VCG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