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百年雄才》再现全面经典黎雄才
日期:[2023-10-29]  版次:[A12]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百年雄才》。

■黎雄才 潇湘夜雨。

■秋鹰 高奇峰。

■《松鸮图》局部 黎雄才。

■黎雄才 黄花岗夕照。

■高剑父中国画《东战场的烈焰》(广州艺博院提供)。

是第一套系统深入的岭南画派代表画家个案研究专著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多年前,岭南画派纪念馆开展了“百年雄才”专项研究。在深入挖掘社会各界有关黎雄才先生信息的基础上进行资料搜集、作品拍摄、文献整理,包括对先生各个时期的写生、创作和教学课稿——涉及山水、花鸟、人物、书法以及摹本、速写、手稿、笔记等多项内容的综合梳理,试图通过本书的出版,使黎雄才的艺术面貌较完整地呈现于学界,进而为岭南画学在新时期的发展,于文献积累上作基础铺垫。最终促成《百年雄才·黎雄才全集》六卷本的出版,并获“第二十二届金牛杯美术图书”金奖。

《百年雄才》系列图书主要内容包括黎雄才艺术研究、岭南美术研究和黎雄才的山水、花鸟草虫、人物、书法等代表性作品。共六卷,分别为:《百年雄才(一)•黎雄才山水卷上》 《百年雄才(二)•黎雄才山水卷下》 《百年雄才(三)•黎雄才写生卷上》 《百年雄才(四)•黎雄才写生卷下》 《百年雄才(五)•黎雄才花鸟虫鱼树石卷》 《百年雄才(六)•黎雄才书法卷》 。

全书以彩色图版为主,辅以文字资料,在尽可能广泛占据资料的基础上又精挑细选,希望向世人展现一个全面的、经典的黎雄才。其中由许多资料、作品世人少见,有助于展现黎雄才不被人所识的其他方面。本书按照规格和前期所投入的工作来看,其实是按照出版艺术全集的规格来做,换句话说相当于“精华版”的全集。

迄今为止,《百年雄才》是第一套系统、深入的岭南画派代表画家个案研究的专著。本项目的出版全面展现和研究岭南画派的代表性人物——黎雄才的艺术成就,并由此展现岭南画派的艺术特点和时代风尚,通过其不同于其他地域画派的特点,揭示出地域传统文化、自然地理环境和域外文化交流、时代变迁等因素影响下的岭南美术的发展和成就。

岭南画学

美术理论家李伟铭:

高剑父艺术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

黎雄才选择自然为范本步入宁静境界

无可否认,黎雄才是高剑父所倡扬的“现代国画”主张最忠实、最富于实绩的实践者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艺术道路,也是高剑父艺术理想的一种折射。因此,探讨黎雄才与高剑父艺术上的异同,将有助于加深对如今尚存在争议的岭南画派的认识。

无论前期具有象征意味的写实作品,还是后期笔墨浑茫的浪漫境界,高剑父都表现了一种仰天长啸式的激情投入;在对传统艺术的反思中,高剑父所夹缠的几乎是一种带着憎恶意味的痛苦肯定;自负、自爱、自责、自怨的复杂心态,甚至画面形式上所呈现出的种种“中”“西”冲突,都有效地形成了高氏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时代色彩的艺术境界。黎雄才以超然自得的心境选择自然为范本的取向,使他步入了一片光风霁月的宁静境界;他孜孜以求的是,如何把自己全部的心智完美地融化在一种“以笔就形”——“以形达意”——“以意畅神”的连续过程中。因此,无论被容庚先生誉为“惊心动魄之杰作”的“记实”长卷《武汉防汛图》(1956年,中国美术馆藏),还是《李白诗意》(1982年)这样的“写意”画,都无一例外地显示了黎雄才力求具体“真实”地刻画对象表象形态及其特定时空氛围的创作宗旨。诚如迟轲先生指出:“他画中的美,大多是由于准确地再现了经过选择的自然本身之美。”

黎雄才毕竟是一位真诚的艺术家,展现在他创作过程中的大自然本位意识,使他能够有效地接纳生生不息、变幻无穷的生命机趣,进而在某种程度上冲淡他那屡试不爽——在半个多世纪的反复操作中逐渐形成的超稳定形态的笔墨程式所带来的单调感觉。从这一意义上说,黎氏风格,非黎氏莫属!

艺术观

黎雄才:我建议大家带着速写本 随时记录生活

我建议大家经常带着速写本,随时记录生活,光凭记忆是有限的,一定要靠速写,帮助记忆生活。我的速写有几大箱,几十年积累了大量素材。学画一定要循序渐进。一般我不赞成开始便学山水,从花鸟入手较容易,观察比较细微,写生可以和实物同大。花卉从发芽,花蕾、到开花,整个过程都可以详细观察。鸟是动的,但也比较易掌握,不外是飞、鸣、宿、食各种姿态。山水不同,山既无定形,也无定色,山形远近、正侧变化不同,山色阴、晴、雨、雪,春、夏、秋、冬不同,千变万化,不易掌握。山,大物也,写生时要缩小数百、数千倍,比花鸟难掌握得多,所以我以为入手从花鸟较易,最后才画山水。

画花卉我特别提出应从梅、兰、菊、竹入手。过去称为四君子,主要认为比较高洁,文人雅士都爱她。梅枝劲健挺秀,交搭清楚,开花时没有什么叶,花向背分明,解决木本花卉,从写梅入手最好。兰是草本,它的叶不像草,交搭不容易,历史上能把兰花画好留下来的也不多。菊花是针对懒人的,花瓣变化种类繁多,写好也不易。竹叶的交搭,古人概括为“个”字,主要帮助我们从分析、概括入手,但要画好竹,也要靠写生和观察。还有一个是“勤”字,我平生几十年手闲不住,画画数以万计,“劳而不获者有之,未有不劳而获者也。”看一个人的成就,不能光看胡子长,要看他做了多少功夫。我到哪里都要抓紧速写,我画过数万棵松,到西山开会,还抓紧画了速写。以松树为例,山脚、山腰、山顶都不同,峨眉山脚的冷杉很茂盛,到了山腰开始变化,枝干屈曲变化较多,叶也较稀疏,到山顶又不同,枝叶更稀少。因此不能概念,要注意深入观察。

不要把名利看得太重,都是虚的东西。做人只有一次,一百年三万六千日,除了睡觉、吃饭、剩下来真正工作的时间有限。要想有成就,一定要下苦功。中国画确是世界上优秀的画种之一,我接触过世界上不少有成就的画家,都公认这一点。毕加索提到中国画,喜欢她又怕她,主要是线条美。书法入画也是了不起的,许多画家都在研究我们的书法。我们要发扬民族的优良传统,但不要受束缚,一定要冲破它,死抱着是没有用的。(据《岭南画学丛书 黎雄才》)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