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要命的“开门杀”谁来担责?
日期:[2023-10-31]  版次:[A04]   版名:[热搜]   字体:【
■VCG图


日,“天津一儿童遭‘开门杀’后被公交车碾压”的消息引发热议,后“天津河西交警”官方账号也发布情况通报进行说明。

所谓“开门杀”,即车辆停稳后,驾乘人员开门时不认真观察后方是否有行人或者来车,贸然打开车门,导致行人或者车辆经过时来不及反应,最终被撞摔倒乃至受伤等情况出现。天津儿童的不幸遭遇并非第一起“开门杀”案例,不少网友纷纷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也曾见到或遭遇“开门杀”。

那么,遇到“开门杀”一律都应由驾驶人承担责任吗?被撞受害人是否无需承担任何责任?突发“开门杀”,双方又该如何第一时间保存证据、进行维权?

案例

“开门杀”事故时有发生

据天津河西交警通报,10月16日7时许,一女子骑电动自行车驮载女儿行驶至河西区围堤道路段时,一停靠路边小客车的驾驶人打开车门,碰到电动自行车,致骑行女子及其女儿倒地,后该女子的女儿被途经的公交车右后轮碾压死亡。经检测,小客车、公交车驾驶人均不涉及酒驾、毒驾。目前,小客车驾驶人于某某(男,55岁) 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调查处理中。

近年来,“开门杀”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时有发生。今年7月,广东中山,一名女子驾驶电动车时,路边一辆小轿车的司机没有留意车外情况就开门下车,女子避让不及撞上车门,连人带车倒地,不幸身亡。

今年4月,云南玉溪的一条乡村便道内,停在路边的一辆棕色越野车驾驶员突然开门,从旁边经过的电动车躲闪不及,电动车上的二人倒地受伤住院。

在因开车门不当引发的交通事故中,伤者极有可能因为临近车道的车辆避让不及,造成二次伤害。

发生在浙江绍兴市新昌县的一起“开门杀”事故中,司机郭某开车门时,将侧后方左某驾驶的电动车撞倒,左某被甩到旁边的机动车道。此时旁边车道同向驶来的另一辆小车来不及避让,再次与左某发生碰撞,导致左某腰椎骨折。

2022年8月19日,吴某在江苏南通如东县某道路停车泊位,在打开左侧驾驶室车门时,一辆电动自行车从吴某车后方驶来,一下子撞上打开的车门,事故造成电动自行车驾驶人桑某身亡,而吴某因犯交通肇事罪被判有期徒刑9个月。

法律Q&A

“开门杀”都应由 驾驶人承担责任吗?

●律师:应根据过错程度判定责任承担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三条规定,机动车在道路上临时停车的,车辆停稳前不得开车门和上下人员,开关车门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该条例第七十七条规定,乘坐机动车开关车门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在具体事故中,“开门杀”驾驶人不一定是全责,需要根据过错程度来判定责任承担。通常情况下,汽车驾驶人责任较大,如果驾驶人在开门下车时未注意观察造成事故,应根据其过错在事故中的作用,判定其责任大小;如果是乘客开车门造成交通事故,则按照具体情况进行责任判定。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乘客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应由随车的监护人承担相应责任;没有监护人的,应由驾驶人承担相应责任。

被“开门杀”的受害人是否无须承担责任?

●律师:若存在违法行为亦应承担相应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事故责任认定还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作为事故中被撞的受害人在交通道路上通行时若存在违法行为,根据其造成本次事故的过错程度亦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比如车门已经完全打开,经过的非机动车、行人或其他车辆因为驾驶人分心或其他交通违法行为造成的碰撞,那么非机动车、行人或其他车辆也要视情况承担部分责任。

“开门杀”有可能构成犯罪吗?

●律师: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

从刑法角度来看,从犯罪的主观方面进行区分的话,“开门杀”多数属于过失犯罪。但如果“开门杀”导致了更为严重的后果,还可能构成其他罪名。

若事故致他人死亡,或者致三人以上重伤,或者是30万元以上的财产损失,而且肇事司机要对肇事结果负主要责任或同等责任的情况下,构成交通肇事罪;如果故意开门的行为,它给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健康造成威胁,那还可能构成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突发“开门杀”,双方该如何第一时间保存证据、进行维权?

●律师:根据事故严重程度不同灵活采取措施

首先,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警或者公安交管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其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来源:央视新闻、法治日报、天津河西交警、海南交警、北京日报等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