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走好“强村”路 推动廉江村级集体经济百花齐放
日期:[2023-12-30]  版次:[A04]   版名:[乡村振兴]   字体:【
■石角镇成立助民商贸公司,促进村集体经济壮大和助民增收。

■廉江市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签约仪式日前举行。

■廉江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组织镇(街)相关负责人到新民镇学习交流。

■11月,廉江青平镇举行红橙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

■白藤牛油果种植基地。

湛江廉江市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签约仪式举行

12月27日,在湛江廉江市农业农村局与廉江市委组织部联合举办的廉江市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签约仪式上,18个村集体经济联合社与廉江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投资协议,首批投资金额达540万元,以“村集体+国企”“村集体+国企+村办企业”的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加快推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建成更多集体经济强村”,是“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内容。廉江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强村”这个“牛鼻子”,加大力度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工作,更好地统筹县的优势、镇的特点、村的资源,因村制宜、分类施策,充分用好农村集体闲置资金,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现已扶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150个,安排财政补助资金6220万元,走出了一条从试点引领到全面提升的强村之路。

试点先行

加强村企对接,短板变潜力板

自10月17日廉江市助民商贸有限公司揭牌以来,两个月成交订单16宗,金额超20万元,带动石角镇21个村(社区)在短时间内实现集体经济增收“开门红”……近年来,石角镇立足实际,成立助民商贸公司,带动全镇各村(社区)抱团发展,采取“镇+村(社区)+公司”联合管理模式,有效盘活乡村资源,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能力。

“加强村企对接,把短板变成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据廉江市农业农村局介绍,通过引导和支持企业到薄弱村发展产业,鼓励薄弱村与经济强村结对共建,统筹整合资源、引入社会资本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采取建设产业项目、互派管理人员,劳务输入和投资入股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2022年7月,在廉江市实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双选”三年行动计划动员会上,市农业农村局解读了该行动计划。同年9月,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廉江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会议,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目标任务,要求各镇(街)充分盘活村集体资源资产,引入社会资本,探索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

今年8月,廉江市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多个部门,主动借鉴“他山之石”,引导薄弱村与经济强村结对共建,统筹整合县域、镇域资源,推动试点先行,打造廉江样板。根据今年11月印发的《廉江市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方案》,要求探索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坚定走好“强村”之路的信心和决心。

截至今年12月,廉江已推动成立镇级“强村”公司6家。其中,石角镇成立的助民商贸公司,股东由全镇21个村(社区)组成,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打造“土特产”自有品牌,强化产销渠道对接,同时增加群众就业,促进村集体经济壮大和助民增收。

突出特色

村企合作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从集体经济收入为零的原省定贫困村,到远近闻名的“富裕村”“龙头村”,青平镇那毛角村探索种植台湾金钻凤梨的发展之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村集体经济增收双赢的目标。

那毛角村成功实现产业“突围”绝非偶然。在廉江市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50万元和相关帮扶资金150万元的支持下,那毛角村积极探索“党组织+合作社+企业”模式,成立集体经济发展合作社,充分挖掘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引入台商联合发展凤梨产业,让“小凤梨”落地生根,发展成为强村富民的特色产业。

目前,那毛角村金钻凤梨种植从最初60余亩扩大到480余亩,成功创建“一村一品”特色品牌,为村集体带来年收益19万元,通过土地流转,有效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在凤梨产业基础上,整合乡村优势资源,探索农文旅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迈进。

一枝独放不是春。在“千年陶乡”横山镇,计划以强镇富村兴农公司为抓手合作运营陶乡小镇,依托陶乡文化、新三团红色旧址、进士故里、湿地公园、乡野营地等文旅资源,完善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发展休闲旅游、文化体验等特色产业。

为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廉江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立足镇(街)村(社区)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引导各镇(街)走好特色发展道路,积极探索党组织引领下企业与1个或多个村集体共同发展的“1+N+X”村企合作模式,有效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断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位于廉江市河唇镇白藤村、风梢村和化州市新安镇波罗垌村、曲径村交接处的白藤牛油果种植基地,占地面积约1770亩,带动两市两镇约1200户农户种植,2022年度户均增收约2300元。河唇镇积极促成青湖、河唇、东村等8个村委与企业达成合作,采取“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与企业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在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同时,让参与农户实实在在分享到发展成果。

抱团发展

一体推进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在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中,廉江市结合镇村实际、一体谋划产业,组织地域相邻、资源相连、产业相近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营,充分利用农村资源抱团发展,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今年9月,新民镇借助湛江市驻镇帮扶工作队力量,投入消费帮扶奖励资金20万元建设湛江市乡村振兴产品专馆新民镇运营点。采用“党建引领+村企联营”合作模式,以运营点为纽带,由镇统筹,引导涉农龙头企业与全镇16个村(社区)签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协议,打造成覆盖全镇的集体经济平台企业。

“打造‘一站式’平台,整合‘土特产’资源,做好销售的文章。”据新民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专馆运营点自9月建成以来,通过社会动员、导入平台、对接市场、渠道引导等线上、线下发力,将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累计销售超过400万元,实现企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群众利益共享,助推农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城南街道关垌村与企业合作探索生态养殖,养牛100余头、种植玉米和甜瓜300余亩,集体每年获得固定分成超3万元;石城镇石头岭村支持种养能手成立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面积2670亩,与企业合作经营毛豆,种植优质水稻,增加村集体年收入16.5万元……《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廉江市探索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廉江模式”,形成农业生产发展型、入股合作经营型、资源开发利用型、物业经营管理型、特色产业融合型等5种类型。

“乘势而上,总结经验做法,推广发展模式,讲好廉江强村故事。”廉江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各镇(街)交流互鉴“强村”好经验、好做法,营造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形成村级集体经济“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通讯员 张琼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