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农机入场农产涌出山 游客入村农旅热渐涨
日期:[2024-03-08]  版次:[T02]   版名:[乡村振兴]   字体:【

■丝苗米丰收,蔡红辉(左)和农户一起打包装。

驻肇庆四会市江谷镇工作队队员兼马岗村第一书记蔡红辉:

“成立了农机服务联社,联社有大型机械,做农活比人快多了!”聊到农机,马岗村村民们对蔡红辉竖起了大拇指,在村民眼里,蔡红辉是位“办法多多、能量满满”的女干部。蔡红辉来自佛山市自然资源局禅城分局,2016年便投身脱贫攻坚战,远赴湛江廉江市的贫困村担任驻村队长兼第一书记,一干就是5年。2021年,她再次响应组织号召,加入驻肇庆四会市江谷镇工作队并再次出任驻村第一书记,和马岗村的干部群众并肩而行。

农机入场,多赢!

马岗村曾经是经济薄弱村,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蔡红辉和村两委干部重点推进的工作。2022年底,在江谷镇党委、政府和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江谷镇村级农机服务联社在马岗村委成立。“我们依托乡村振兴帮扶资金购入多台大型农机,正式对外承接有偿农机服务。”蔡红辉告诉记者,引入农机作业,不仅可以增加村集体的经济收入,带动马岗水稻种植、农产品种植等集体农业产业发展壮大,还能帮助村民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实现增收致富。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农机服务给出了6-8个工作岗位并提供专业培训,提高了农民的就业能力。”她说,不仅如此,农机服务联社的部分收益将用于帮助马岗村的脱贫户和困难群众,进一步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我们的驾驶员和操作员,都是在清远技术学校脱产学习并拿到了证书的。”她笑着告诉新快报记者,马岗村委整合本村与其他村200亩的撂荒地,整治成为丝苗米种植基地,也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农忙时每天有几十号人在稻田里忙碌,工资日结,来的多是留守妇女,她们对这份能挣钱、还能顾家的工作很满意。”

农品出山,获赞!

农机对种植业发展的推动力不言而喻,产量和质量随之稳步提高的马岗村优质农产品,也在网络、流通服务网点等渠道加持下,开启“卖卖卖”模式。为让更多佛山市民品尝到来自江谷的乡村美味,工作队将马岗村委空置商铺改造成江谷镇乡村振兴消费帮扶产品展销馆,销售经过精挑细选和品质认证的数十种本地优质农特产品,如山茶油、有机大米、金线莲、牛大力……

多条销售路径齐头并进,“江谷造”的名片越来越亮。“是否能探索一条第一、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蔡红辉又开始琢磨起来。“我们有很棒的农产品‘开路’,消费者也愿意来乡村‘溯源’。”她说,以优质农品为“媒”,在派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江谷镇迎来一批又一批体验农耕生活的游客,“农旅双链”模式初具雏形。

扶持乡旅从业者,也是“农旅双链”中的重要环节。蔡红辉告诉记者,疫情期间,经营农庄的阿彩遇到了困难,“阿彩是留在家乡创业的女性,碰到这种情况,必须拉她一把。”在蔡红辉的帮助下,阿彩终于熬过了难关,现在生意越来越好,“她常表达感激之情,而我会告诉她,我很敬佩扎根在家乡的女性创业者,我们一起努力,让江谷变得越来越好。”

蔡红辉

驻肇庆四会市江谷镇工作队队员

兼马岗村第一书记

“乡村振兴不是喊口号,而是要做细做实每一件事。”

■采写: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