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现货能力就能上船!
广州希利服饰公司加入阿里国际站半托管服务当天就收到了美国新客户下的卫衣订单;义乌银宏菁饰品公司半托管上线第一天,总经理谢银终于知道什么叫“躺着赚钱”了,“我们这边在睡觉,客户这边在下单”;传统机械工厂60后老板亲自学习线上运营,用AI生意助手上新特种气体压缩机,一个月拿下11万美元订单……
参与上周“2024跨境电商增长新趋势大会”的很多商家、企业代表,即使很多都是老外贸人,也被这些会间流传出来的“躺赚”故事惊到了。
2024年,出海趋势继续加速,声量依然多数集中在B2C赛道。直至上周,阿里国际站总裁张阔在大会上透露,高利润、长期可持续的B2B业务,在供应链深度整合和AI提效的支撑下,不单为中国商家带来一个新的万亿美元级别的现货批发市场,入门门槛更是低至“有现货能力”就能上船出海,企业“睡梦中接单收钱”不是梦。
现货批发B2B市场成为新的万亿美元蓝海
参加本次“2024跨境电商增长新趋势大会”的商家,大多都抱着寻找海外增量市场的期待来到了现场,而心态各异,其中一些是从未尝试过外贸赛道的生产企业,一些已经在去年的出海白热化竞争中利润承压,另外一些则试图寻找穿透地缘政治迷雾的“指南针”。
值得强调的是,虽然2023年“出海四小龙”在海外声势一时无两,但据最新统计数据,中国民营企业2023年的出口规模超过2万亿元,在出口总额中的占比超过60%,其中绝大部分都是B2B出口。
而据张阔透露,阿里国际站支持的B2B出口规模去年达到了3500亿美元,线上成交接近500亿美元,而在如此大体量的基础上,今年1-2月阿里国际站的GMV和商机仍然保持快速增长。
张阔表示,根据他们的观察,在B2B当下成熟的定制赛道之外,还有一个万亿美元级别的现货批发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大量的零售商、服务商有现货批发采购的需求,但他们对确定性的交易体验要求较高,需要确定性的交期和服务商。‘点完按钮之后,能所见即所得,看到一模一样的货,到点发到仓库’,这些是买家侧的标准需求。”
要满足这个海外线下现货批发市场的需求,张阔认为,必须通过深度整合供应链才能真正满足他们的需求。为此,阿里巴巴国际站今年初推出了半托管服务。即在整合供应链的基础上,与商家一起为海外买家提供“一口价、准时达、售后有保障”的全新B2B采购体验。
“无论内贸还是外贸商家,只要有现货能力,能在3-7天发货就能加入半托管服务,并且商品都会获得‘Alibaba Guaranteed’的显著标签。”张阔说。
目前B2B半托管首期已经在美加墨英法德等欧美市场同步上线,上线后半托管商品迅速吸引了一批海外新买家。
像最早一批加入半托管的广州希利,在当天就收到了美国新客户下的卫衣订单。公司总经理林志烈认为,半托管的好处在于吸引的新客户都是自己的,这让生意变得更加稳定和可持续,尤其是可通过后续运营,“小鱼变成大鱼”,未来利润更加丰厚。
有电商专家指出,相比当下各类出海“托管服务”,阿里国际站的半托管本质其实就是通过平台的物流履约能力,把B2B出口的门槛打下来,让更多不同行业的商家都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加入,而且商家仍然自主定价、自主经营,这给一大批想要做长期生意的外贸企业家提供了便利。
AI将开启外贸行业未来最重要的机会窗口
要进一步降低B2B出口的门槛,绕不开的还有传统外贸的难点、痛点,亦即语言、文化乃至时差的差异,而这些,恰恰是近年大热的生成式AI的绝佳应用场景。
据记者了解,传统外贸链路包含了大量如选品发品、运营沟通等,任务目标明确但重复性高的繁杂工作,涉及多语言环境、时差等问题。相关工作目前都在逐步转移给平台的“AI助手”来进行。
以阿里国际大会现场展示的“图生商品”功能为例,未来在阿里国际站上做外贸,甚至可以实现只上传一张实际拍摄的产品图,AI就能智能完善后面的商品信息,经过外贸员确认后就能快速发布商品。
据介绍,不仅其推出的AI生意助手、OKKI AI两大产品已经在帮百万商品进行优化、提升效率,阿里国际站还将对外贸的18个环节全部都进行AI智能化改造。由此,此前没有外贸经验的内贸企业就能凭借AI快速掌握外贸技能,地处偏远地带的企业也能快速解决招人难题。
这样的例子在阿里国际站上比比皆是,像在义乌做机械出口的60后“老工厂人”徐镜钱就是第一批“吃AI螃蟹的人”。在AI“生意助手”的帮助下选品,新品上线后一个月就拿下11万美元的订单。
张阔表示:“在AI的加持下,外贸门槛将被极大降低,语言、人才、选品等未来都将不再是问题,外贸从业人员的核心工作就是在AI的帮助下做决策、研发产品。”
实际上,在他看来,AI正在驱动外贸行业走向全面智能化,再结合对供应链的深度整合,最终将带来外贸门槛的全面降低、效率的指数级提升,这是整个外贸行业未来最重要的机会。
观察
外贸“新气象”不断涌现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AI)成为跨境电商人的运营利器。专家表示,AI技术将与外贸深度融合,深刻改变传统外贸方式。伴随跨境电商持续快速增长,新技术、新模式与外贸的深度融合发展成为新亮点,外贸“新气象”将不断涌现。生成式AI正加速渗入跨境电商各个环节。ChatGPT去年爆火之后,带动生成式AI产品在不同行业落地开花。各大跨境电商平台及其服务商去年3月即相继推出不少生成式AI工具。
而外贸正是AI绝佳的应用场景。传统上,外贸链路漫长,而且包含了大量如选品发品、运营沟通等环节,任务目标明确但工作繁杂、重复性高,其中涉及到多语言环境、时差等问题。生成式AI落地后,外贸员除了拉单,还可去做产品开发、市场选择等更重要的事情。
跨境电商依托灵活、高效、韧性的供应链,成为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新动能。据海关总署测算,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2.38万亿元,增长15.6%,比全国进出口增速高出15.4个百分点。其中,跨境电商出口1.83万亿元,增长19.6%;进口5483亿元,增长3.9%。
跨境电商主体不断增长。数据显示,现在全国有外贸进出口实绩的企业64.5万家,其中跨境电商主体超过10万家。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中,跨境电商以高成长的确定性积极应对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彰显巨大的市场活力和增长韧性。
“今年,要继续培育跨境电商这个外贸新动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日前表示,支持跨境电商发展的新举措正酝酿出台。据王受文介绍,2024年,商务部将推出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发展的若干措施,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加强跨境电商行业交流培训,推动出台《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指南》等。
■新快报记者 郑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