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荔湾区:布局未来产业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日期:[2024-03-28]  版次:[T14]   版名:[秉心前行]   字体:【
■荔湾区不断推进载体建设,全面释放产业空间。

■位于荔湾区的汉潮中药科技公司,是广东省特色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产业化基地。

■科研人员正在对中药进行检测前处理。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2024年,荔湾区布局医药与健康、新能源与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产业,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出台科创扶持政策,建设创新产业载体,引领发展新兴产业并布局未来产业,赋能荔湾区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实现新跃升。

培育新质生产力 医药与健康组团创新发展

一个个培养皿里,布渣叶、王老吉的原料“仙草”等优质种苗在这里培育,从源头为药企提供质量控制。走进位于荔湾区的广药集团旗下汉潮中药科技公司,科研人员正在实验室对中药进行提取、检测和分析。“全自动、半自动的设备可供同时处理16个样品,每月完成3000批次检验量。”研发中心高级项目经理刘奇越介绍说,以高精度设备检测中药成分,剔除有害元素、用PCR技术辨别中药的真伪、以技术支持药品标准制定……据介绍,这个中药研发检测平台为全国500多家大中型药企服务,针对中药产业链上的核心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等为关键突破点,围绕中药行业疑难问题开展多项科研工作,解决行业“卡脖子”问题。

以广药集团为例,在生产制造数字化方面,广药集团集成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中医药制造数字化车间,设备产能提高近148%,人均效率提升289%。2024年,广药集团深化数字化转型,将发展主题定为 “数字经济年”,提出建设“数智广药”,设立了广州市属国企首个新型事业单位“广药集团数字经济研究院”,推动数字化融入中药材种植管理、药品研发、医药制造、医药物流和市场营销各环节。

“我们对荔湾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的前景充满信心,接下来将继续发挥医药健康链主企业‘虹吸力’作用,助力荔湾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以商引商、集聚资源,同时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中医药IP,助力广州市和荔湾区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广药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科研创新是培育中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当前,荔湾区加快推动大坦沙国际健康生态岛建设,以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等高水平研发平台为支撑,从有组织的科研到有组织的转化,利用市场机制实现市场价值,引导更多医药科技成果在荔湾转化落地。同时,荔湾区集聚国药集团、广药集团、大参林等医药类龙头企业,依托医药与健康产业集聚优势,推动人工智能在医药与健康领域应用,有力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医药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

规划荔湾产业园

构建“一园三区”发展格局

除了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增材制造、智能装备产业皆是荔湾区发展现代都市工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在今年初召开的荔湾区两会上,荔湾提出将赋能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

荔湾产业园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广佛极点建设的重要平台,总规划用地面积526.5412公顷,构建“一园三区”空间发展格局。其中“三区”即东沙片区、海龙围片区、中南片区,利用三大片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医药与健康、新能源与智能装备为产业主导方向,融合生产、生活功能,整体打造湾区“承东接西”的现代都市工业智造高地。

荔湾区科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荔湾产业园着力于加快推动本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突破和就地转化新技术,着力引进一批规模大、技术优、产业链带动性强的优质企业,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医药与健康、新能源与智能装备等主导产业发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

盘活老旧物业

开拓创新产业发展空间

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荔湾区不断推进载体建设,全面释放产业空间。3月21日,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到荔湾区实地调研老旧物业改造、城市更新和发展平台建设情况,部署推动荔湾区高质量发展工作。郭永航强调,要大力推进老旧物业改造提升,盘活存量资源,拓展创新创业空间,完善配套服务设施,通过产业留人、文化留人,让更多年轻人扎根荔湾、心系荔湾。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东风西路26号的广州发电厂改造项目所在地。这里是广东省现存最“老”的火力发电厂,建于1935年。2022年11月完成供电使命,启动改造。“该项目总占地约14.9万平方米(约224亩),现有建筑物45栋,总建筑面积9.52万平方米。”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循环水泵房、输灰桥、煤棚……这些承载着广州发电厂记忆的建筑物将被保留下来。改造后,发电厂的工业使命将延续下去,但产业将更新迭代。未来项目将以“湾区科创芯、羊城魅力谷”为愿景,聚焦引入“新能源、新科技、新体验”等业态,建设现代都市工业载体,打造现代化都市产业新标杆。目前,广州发电厂首开区项目已动工,计划于2024年7月上旬竣工开园。

荔湾区推进老旧物业提质增效工作,积极盘活低效空间,分类施策加快推动老旧物业提质增效,支持国企通过盘活存量土地及物业建设现代产业园区。实施产业载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力求高效利用和盘活这些存量物业,开拓更多创新产业发展空间。荔湾区已制定产业载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将于年内建成奥宝汇科创园等各类载体39个、面积170万平方米,未来三年建成或在建产业载体600万平方米(含200万平方米标准工业厂房、200万平方米商务办公空间、100万平方米高端商业载体、100万平方米老旧物业改造)。

全链条政策保障

持续激发科研创新活力

荔湾区全方位构建扶持科创企业发展的全链条政策保障体系,出台了《广州市荔湾区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扶持办法(试行)》《广州市荔湾区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广州市荔湾区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等科技创新政策,明确扶持重点如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独角兽”“高精尖”,推动荔湾区中小企业、科技企业、科创载体、研发机构、科技人才发展,更好实现科技与产业融合,推动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提高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扶持和激励企业提速发展。

荔湾区积极引进创新型企业。目前粤康智能、大参林(佳都)软件开发项目已在荔湾注册落地,大有中城公司已注册,芯讯通、亿华通、新田科技、致美科技、广东数字生活信息等项目已落户1906科技园。大力培育独角兽企业。2023年,荔湾区共有3家企业上榜独角兽企业。此外,积极引培创新人才,目前荔湾科技创新从业人员人数达到32537人,比2022年新增5494人。

“荔湾医药制造业产值去年同比增长7%,医药产业迈入快车道离不开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对重大企业的大力扶持。”广药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荔湾区政策春风频吹,“去年11月印发的《广州市荔湾区促进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是荔湾首个医药产业专项支持政策,从项目建设、创新激励、医药研发、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12月印发的《广州市荔湾区促进现代都市工业高质量发展鼓励措施》从用房成本等政策优惠到示范项目、人才引进等的补贴奖励,是对我们二次创业细致入微的鼓励,为荔湾区医药企业干事创业注入了信心与活力。”

“科创”数据

2023年荔湾区完成高企申报126家,认定111家,认定通过率88.09%,目前荔湾共有高新技术企业302家;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667家,同比增长40.8%,入库完成率全市排名第三。2023年新增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目前荔湾区共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17家,同比增长48.1%;创新型中小企业188家,同比增长43.5%。

■文图:新快报记者 谢源源

通讯员 荔宣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