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唤醒资源 零散荒地“拼”成千亩良田
日期:[2024-04-26]  版次:[T12]   版名:[乡村振兴]   字体:【
■杨新品在玉米种植基地考察今年玉米生长情况。


驻梅州兴宁市坭陂镇陂宁村第一书记杨新品:

“4月6日,玉米和丝苗米都生长良好……”今年清明节前后虽然雨水纷纷,但不阻碍杨新品和村干部到田间地头走访。

2021年7月,杨新品初到陂宁村与村干部讨论流转撂荒地开展复耕复种时,经过的村民都笑他:“种庄稼卖不出好价钱,我们都不种的,你们干啥要花大力气复耕?”

然而,他任第一书记以来,积极引进优质企业发展特色农业,带动乡村促进耕地“变荒为宝”,绘就的产业振兴新画卷让村民们发自内心地服了。

引进公司承包良田,发展现代农业

陂宁村位于坭陂镇东北部,村里有农田1195亩。但是,陂宁村亦因土地零碎、村民耕种收益低等原因造成耕地点状碎片化撂荒。“驻村时,我们看到农田长着野草,有地无人种,有人有心却无力耕种,心里很不是滋味”。

如何复耕一片农田?杨新品四处奔走联系,广泛征求村民意见,与村“两委”成员就撂荒地处置方案多次召开研讨会。

“乡亲也有半信半疑的,毕竟长年不耕作的农田,大家都很难想象,要花多大力气才能‘变荒为宝’。但是,随着工作队积极引进了两家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助力陂宁村开展撂荒地复耕,乡亲们就开始踊跃参与了。”杨新品顺势而上,与工作队同时推进土地流转,一边盘活荒地,一边流转土地,陂宁村1000多亩零散土地,被杨新品和工作队“缝”起来,连成片。

引进的两家农业公司目前承包了其中800多亩农田,开展规模化种植丝苗米、甜玉米,有效消除土地大面积撂荒,复耕地得以高效益利用,提高了村民及村集体的收入。杨新品和村干部还针对部分耕地缺水问题,积极协调上级资金11万元,对村内新塘山塘蓄水灌溉工程进行改造,清淤修闸,恢复水库蓄水功能,保障耕地灌溉。

“平整土地时,既艰难又不想放弃;到土地整合完毕,充满了希望……”杨新品说,“我的愿望是,让当地的农田持续发挥生产作用,让现代农业观念植根在新农村。”

联动帮扶力量,办好每件民生实事

“终于又闻到作物清新的气息了!”随着复耕复种扶持引导力度加大,陂宁村复耕地种上粗壮的玉米和优质丝苗米散发出植物香气。

“环境变好,乡村生活就更有盼头,尤其是民生设施提升,成为当下陂宁村乡亲共同的‘民生心愿’。”为此,杨新品积极担当振兴一线与派出单位的沟通桥梁,在他积极反馈下,派出单位广州市天河区棠下街发动辖区棠东、棠下村公司捐赠12万元善款,用于陂宁村下角屋段主村路到坜陂中学之间道路升级扩宽工程,改善了村民、学生的出行环境。

“消费帮扶”持之以恒。去年以来,棠下街利用社区微改造契机,采购坭陂本地企业红旗体育生产的健身器材;逢年过节,棠下街和棠东经济发展公司积极采购当地农副产品,三年来,联系后方单位消费帮扶兴宁的丝苗米、柚果、食用油等农产品45万元,用实际行动助力兴宁产业发展,让乡亲“钱袋子”鼓起来。

回顾近三年驻镇、驻村经历,杨新品笑说自己非常幸运,能为农村办实事。“乡村振兴不是一蹴而就,但现阶段,村委班子‘火车头’凝聚力越来越强,让我看到农村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杨新品

驻梅州兴宁市坭陂镇工作队队员

兼驻陂宁村第一书记

派出单位:

广州市天河区棠下街道办事处

“做好本职工作,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助力群众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