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权威指导填报高考志愿 多所高校发布新鲜热辣招生资讯
日期:[2024-06-16]  版次:[A04]   版名:[城事]   字体:【
暨南大学招生摊位吸引众多家长及考生咨询。

人们在深圳大学招生摊位前了解今年招生情况。

中山大学分享今年招生政策。

“阳光高考 赢向未来——全国高校广东招生2024高考志愿填报现场公益咨询会”广州专场举行

6月15日,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支持、广东新快报社携手卓越教育联合举办的“阳光高考 赢向未来——全国高校广东招生2024高考志愿填报现场公益咨询会”广州专场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如期和广大考生、家长见面。当天,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的招生负责人进行现场宣讲,为考生及家长带来最“新鲜热辣”的招生资讯和权威的志愿填报指引,深受欢迎。

中山大学

计划招生7755人,

广东招生计划有所提高

中山大学教务部招生办招生主管、副教授张洁透露,今年中大的招生计划是7755人,跟往年相比略有增长,在广东的招生计划有一定提高。“比如强基计划,今年招收了10个专业,往年是9个,今年生物科学这个专业也在广东、广州同步招生。”

张洁表示,中大在物理类普通批和历史类普通批的专业设置跟去年基本上保持了稳定,“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经管类等都会有单独的分组,有特定的专业兴趣的同学可以优先把自己最喜欢的组放在前面。”

张洁提到,中大普通批护理类往年大概在635分、排名8000名左右录取,她鼓励排位在1万名以上的考生也可“冲一冲”,“中大曾经在2022年的一个专业组里,录到了排位13000多名的考生,当时因为很多排位靠前的考生不敢冲,这名同学成功捡漏,所以报考时,依然可适用冲的策略来报考中山大学。”综合评价招生方面,张洁称今年有495个名额,考生的排位很大程度上会低于普通批,“所以从去年的经验来看,排名3万名的考生也都有机会入围我们综评的面试。”

截至目前,中山大学一共有11个双一流学科和52个世界一流学科,ESI世界排名位于全球76位,一共有21个学科位于全球前1%。

对于家长和学生关于“考中大担心成绩不够选不了好专业”的问题,张洁表示,“万一被录到了相对没那么强的专业,我们也会提供非常灵活的转专业制度以及入校的二次遴选的制度。”对于二次遴选,张洁称,在新生军训期间,新生是可以换部分院系的。转专业方面,中大有转出无限制、接受人数上限高、申请可多次、原专业可转辅修等。录取方面,中大则承诺录取最大限度满足考生志愿“零调剂、不退档、认加分、无级差”,“并且中大三个校区的毕业证都是同一张”。

华南理工大学

全国招生共7000人,

新增6个专业招生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招宣二组组长余翔宇介绍,华工2024年计划在全国招生7000人,在广东招生3501人。其中,强基计划招90人、普通批招5346人。华工有招生专业类19个,招生专业31个,招生教学改革班达22个。其中,学术研究型人才创新班14个,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教改班6个,国际化培养试点班2个。

余翔宇表示,华工新增智能海洋装备、软物质科学与工程、工科试验班(智能交通与运输)、能源与动力工程(低碳与智慧能源实验班)、统计学、工业工程6个专业招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五个专业停招。

据了解,华工去年普通类录取分数线物理类考生录取最低分均超过620分,历史类考生最低分为603分,排位2971。

对于志愿填报,余翔宇认为可按这三个原则填报,先综合考虑学校、专业和地域,再结合个人兴趣、职业规划、选考科目来选择专业,填报时采用“冲稳保”策略。

暨南大学

计划全国招生4920人,

面向广东招生2334人

暨南大学招生组老师介绍,该校2024年计划面向全国各省(区、市)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4920人,在广东招生2334人。暨大今年共有14个院校专业组招生,其中历史类5个专业组,物理类9个专业组,其中专业组有“大小专业组组合”可供学生灵活选择。

据了解,暨大为学生提供了灵活的转专业政策,“只需要达到所学专业绩点排名前50%,即可申请转出,转入只需通过面试和笔试”。

中外合作办学方面,录取排名在22000-26000之间,“这是比较有保障的数字。该项目是暨南大学和伯明翰大学联合办学,最近几年录取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该项目在2024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成为了前20位的优秀案例”。

录取方面,暨大普通类(历史类、物理类)专业录取时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录取原则,不设置专业志愿级差,根据考生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进行专业录取。

华南农业大学

面向全国招生9000人

面向广东招生逾7000人

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市招生宣传工作组组长周艳华介绍,该校今年面向全国招生9000余人,面向广东省招生7000余人,是广东省高考招生人数最多的国家“双一流”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设有98个本科专业,其中30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华农开设至今已培养了12名院士及30多万名优秀人才。

对于许多家长考生关注的全新专业组设置,周艳华说:“今年专业组的设置是以学科类类型来设计。”

周艳华表示,华农的招生政策不断在优化,“平行志愿投档到华农的考生,只要是填了服从调剂和符合专业录取的要求,华农是不会退档的。”转专业方面,华农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录取后如需转专业,转出也是零门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招生规模保持稳定,

新增四个专业招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招生办公室老师刘力行介绍,广外今年经济学、数字经济、经济统计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及计算机类等热门优势专业与战略新兴专业计划有所增加,上述专业在广东省内招生计划数增幅较大。

今年年初,广外申报的9项“外语+专业”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获得广东省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复,并将于2024年通过高考招生。包括商务英语+法学、商务英语+数字经济、德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等。

专业方面,2024年广外新增供应链管理、克罗地亚语、匈牙利语、菲律宾语专业招生。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增设师范类招生。此外,今年还有五个创新班在高考中招生,包括国际商务(CGMA创新班)、工商管理(国际化管理创新班)等,培养卓越国际化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广外转专业政策今年有所放宽。学校实行“转出无门槛,转入需考核”制度。学生在校期间有三次转专业机会,其中一次是通过创新班选拔,另外两次是全校范围内申请。

政策方面,刘力行表示,“学校决定对平行志愿批次下服从调剂,体检合格,且符合有关录取规定的出档考生不退档。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不设置专业志愿级差。”

深圳大学

拟招生7000人,

新增四个“院士班”高考招生

深圳大学2024年招生总计划约7000人,招生专业84个,9个热门学院招生总计划有所增加。此外,深大今年新增人工智能专业。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班)替换为人工智能(卓越班),原软件工程(腾班)替换为人工智能(腾班)。此外,新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IEEE荣誉班)等4个由院士领衔的特色实验班在高考招生。

深圳大学助理教授陈杰在宣讲中表示,兴趣导向贯穿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大类模式培养,未申报毕业前均有申请转专业机会,近两年转专业成功率平均为45%。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鼓励学生修读辅修专业、辅修学士学位等,几乎全校范围内自由选课。”

此外,学校全方位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学校每年支持学生创新创业投入超1000万元。

■统筹:新快报记者 徐绍娜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徐绍娜 见习记者 陈钰涵 实习生 黎邦国 杨文倩 龚芬芬 蔡嘉嘉

■摄影:新快报记者 郭思杰 见习记者 观显锋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