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高考志愿填报行业鱼龙混杂 高额咨询服务或是诈骗陷阱
日期:[2024-06-17]  版次:[A06]   版名:[乡村振兴]   字体:【
■腾讯元宝AI生成

某网红机构3小时“收割”2亿元,高考规划师靠谱吗?

随着2024年高考结束,高考志愿填报工作也拉开帷幕。日前,某网红机构3小时“收割”2亿元的消息冲上热搜,让高考志愿填报服务行业被更多人所关注。但据记者调查发现,目前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机构冗杂、标准不一,从业人员鱼龙混杂,虚假宣传、服务质量差等投诉频现。

绝大部分机构承诺百分百录取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及就业前景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为8.8亿元,2023年达9.5亿元。最近,某网红机构推出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产品,据称推出后3小时就被抢购一空,瞬间斩获2亿元。

目前市场上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机构众多,大小规模都有,线上线下并存,服务形式又分为多对一、一对一和一对多。此外,还有的机构以视频课程作为主要卖点。

服务收费标准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但几乎所有机构都宣称成功率为百分之百。很多机构的工作人员表示,填报方案会结合学生意愿,同高考志愿规划师商量评估后确定。但如果学生坚持己见,那么机构将不会对最终结果负责。

如果学生未被录取,大部分机构承诺将会退款,但具体条款存在不同。比如有的机构只约定考生如未被分数段内的学校和专业录取,则会全额退费;有的机构则表示,如果考生分数高于本科分数段20分以上,服务机构会尽最大努力帮助考生设计志愿方案,如果未被录取,服务机构不承担任何责任。但服务机构将继续为其提供专科志愿填报服务,如果专科也未被录取的话,则会退还费用。

部分从业人员为“临时客串”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市场上对从业人员的准入资质并无明确的要求和门槛设定,并缺少相应的行业标准和规范。

据了解,大部分机构与从业人员采取的是松散的合作形式,甚至还有机构近日在网上招聘兼职高考志愿填报工作人员。记者拨打招聘电话,对方表示该机构已与200多名考生建立志愿填报服务关系,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指导。对方表示,对应聘人员没有硬性要求,如果从业经验较短,机构会进行短期培训。记者追问是否对学历以及是否具有相关从业证书等有所要求,对方表示这些都不需要。如果之前从业经验少,那么可以用学历来加分提升在家长心中的含金量。根据个人情况不同,服务每个考生可以获得3000到5000元的报酬,但需等到考生被大学录取后才能发放。

此外,市场上还有大量高考志愿规划师的培训课程,有的机构宣称21天就可以成为高考规划师,并声称考试“包过”,以此来吸引报名人员。

服务机构问题多行业有待规范

记者在某投诉平台搜索发现,与高考志愿相关投诉信息有几百条,包括未被填报的志愿录取、服务缺乏专业性、购买完服务后联系不上机构等。因为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产生纠纷而诉讼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2023年,教育部梳理汇总了近年来一些虚假诈骗案例,并公布了其形式特点,包括“假冒所谓志愿填报专家身份”和“假借咨询服务名义进行诈骗”。教育部表示,有的机构声称“百分之百保上”“一分不浪费”,但实际上为了提高所谓的志愿填报成功率,鼓动考生填报较低分数即可录取的高校或专业,损害考生的正当权益。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目前有些机构更多是在靠信息差赚钱,对教育行业缺乏了解,从业人员专业性欠缺。有些机构为迎合家长的焦虑心态,所提供的学校和专业并不适合学生未来的发展。此外,目前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有些机构存在虚假宣传、虚假承诺的现象。他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的监管,制定明确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来源:法治网)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