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五年超六万户困难家庭实现微心愿
日期:[2024-06-17]  版次:[A11]   版名:[福彩]   字体:【

一个书包、一台风扇……小东西能给他们带来满满的幸福感

一个书包、一个电饭煲、一盏台灯……这是来自困境家庭的一个个小心愿。

他们的小心愿,在广州市慈善会发起的“微心愿·善暖万家”项目(下称“微心愿项目”)得到了实现。自2019年项目启动以来,每年全市上万个困难家庭微心愿获“点亮”。

“微心愿·善暖万家”项目

61岁特困老人想要换个新风扇

“我的心愿就是换个风扇。”今年61岁的杨叔是一名独居老人,因为身体原因没办法工作,平日里只能靠政府提供的特困金维持生活。杨叔轻抬左臂示意,多年前,由于发生意外导致他左臂受伤,现在必须通过绷带将手腕固定。杨叔表示,手部神经已经影响到了他身体的左半部分,经常会出现头痛、腿痛的情况,这也严重影响了他的睡眠,“经常睡不足3个小时就痛醒。”除了手部的伤痛,杨叔还有高血压等基础病。

杨叔家中为数不多的家电之一——风扇坏了,这对常居家中的杨叔来说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他将“希望有一台新风扇”的心愿告诉了社工。

了解情况后,社工通过微心愿项目为杨叔申请了一台新风扇。“新风扇用起来很好啊!社工还帮忙把我家里的开关都换了,他们给了很多帮忙,很感谢他们。”杨叔满怀感激。

启动四年福彩累计捐赠250万元

受惠群众超17万人次

像杨叔这样通过“微心愿”项目实现了自己心愿的广州市民还有不少。喜欢画画的困境儿童有了新画笔;中风的老人有了助行器……微心愿项目作为广州市慈善会品牌项目之一,自2019年10月启动至今,已累计为超过6万户困难家庭实现微心愿,受惠群众超17万人次。

“我们的初衷就是做好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的衔接,通过链接社会资源,对困难人群进行帮扶。”据广州市慈善服务中心副主任冯现介绍,广州市慈善会联合全市数百个社区慈善(志愿服务)工作站、公益慈善机构等,通过入户探访、电访等方式征集困难群体的“微心愿”,帮助困难家庭实现价值300元至500元的微心愿。

目前,微心愿项目已筹得款物超2000万元。其中,广州市福彩中心秉持“扶老 助残 救孤 济困”发行宗旨,自2019年起持续支持微心愿项目,累计捐款捐物超250万元,满足困难群众的电饭锅、米油包、棉被等日常生活的心愿。

“慈善+社工+志愿”模式

让困难群众感受到温暖

经过四年多的探索,广州市慈善会也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经验,做到了共性和个性的有效结合,通过个性包和定制包来精准实现困难人群的心愿。“像是到了六一,孩子们可能需要玩具或是想去游乐场,这些需求是共性的,我们就会联系爱心企业,准备一定数量的定制包给他们。到了中秋就准备月饼,冬天放一些御寒的棉被。”冯现表示,个性包则是为了满足困难人群自身的具体需求,例如更换旧家电、添置特定的生活用品等等。

据了解,“微心愿·善暖万家”项目的服务对象涵盖了广州市低保低边对象、困境儿童、特困人员、困难老年人、孤寡老人、贫困重度残疾人等六类兜底保障困难群体。

○声音

社工:微心愿已成工作一部分

越秀区大塘街双百工程社工站副站长黄颂源表示,从2019年社区与微心愿项目对接,到现在已经四年多的时间了。在他看来,微心愿项目对困难群众来说,能让他们了解到政府和社会对他们的关心。而对于社工服务来说,微心愿项目也是社工人员了解困难群众所需的一个途径,“社工服务要多元化,如果不掌握困难群众具体需要什么,就不好开展工作。”通过微心愿项目,困难群众的需求更明确更具体,社工提供服务时,能够更好地实现。

在这四年里,黄颂源的工作方式有了一些改变。“我们的工作在往简化程序的方向推进。”从最初面向低保、低收、特困三类服务对象,后来慢慢扩大了服务范围,在服务对象增多的同时,社区也在服务名单上要求更高的精确度。

市民:爱心人士帮助实现心愿

广州市民曾小姐了解到微心愿网络认领平台,看到了困难群众英姐的心愿后,决定帮助她。

英姐的丈夫因肝癌去世,家里有两个孩子以及婆婆需要照顾,她独自承担起养家的重担。由于学历不高,没有太多工作经验,英姐在工地里干活,经常无法回家。英姐的女儿十分喜爱画画,她们曾住过的瓦房子满墙都贴满了女儿的画作,稚嫩的笔下是充满童趣的世界,“我其实也喜欢画画,女儿画画我也陪着一起画。”英姐希望有一套绘画用品和文具给孩子们。

“我也是个妈妈,每个妈妈都很不容易,想帮助一下她。”了解到英姐的情况后,曾小姐决定帮助英姐实现心愿。

70多岁的云姨一直关注着慈善事业,通过微心愿项目帮助13岁的涛涛(化名)添置了一套宿舍床上用品。

涛涛在两岁时发高烧整整一个星期,后来,他被评定为智力四级残疾。在升入初中后要面临住宿,涛涛爸爸很是担心涛涛住校的生活,“想给他添置一些床上用品,让他在学校睡得舒服一些。”云姨向涛涛转达她的祝福:“人的一生遇到很多的困难,但要有信心、有决心,振作起来,一切都会好起来。”

○发展

上线心愿收集平台 细分困难群众需求

为进一步扩大受益面,帮助更多像杨叔、英姐、涛涛这样的困难群众实现心愿,广州市慈善会将继续开展“微心愿”项目。

冯现表示,计划上线微心愿平台,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能够直接在手机上填写心愿。“不过对于像孤寡老人、困境儿童等不方便操作手机的群体,我们还是保持入户探访模式。”

与此同时,微心愿项目后续还将针对困难群众的需求进行细分和优化,一是能够进一步满足困难群众更多的需求,二是也便于社会爱心企业进行捐赠。

■新快报记者 陆妍思 通讯员 李国全 郭新庆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