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过千万高考生填报志愿 “个人兴趣”从第一位跌至第六位(1)
日期:[2024-07-01]  版次:[A12]   版名:[数媒+]   字体:【

就业前景和薪酬成考量首选,更钟情于一线或新一线城市

6月28日,广东2024年高招志愿填报正式开始。今年是广东新高考的第四年,录取仍然分为三个批次:提前批、本科批和专科(高职)批。数据显示,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比往年更加紧密地围绕就业前景和薪资待遇,理工类学科、高技术专业和中部、南部的一线及新一线城市,还有长三角、大湾区这样的上市公司聚集地,成为考生和家长的优选。近九成高考生愿意选择付费的志愿填报服务,价格从几百到上万元不等,形成近十亿元的市场规模。有声音认为,市场非理性过热以及公益普惠性质的志愿填报服务存在短板,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成因之一。

A

专业就业前景及薪资

成选择专业首要考虑

数据显示,考生在志愿填报时考量因素依次是专业(34.6%)、学校(32.5%)、城市(27.3%),与往年的学校位列第一有所不同。分析师认为,这是因为科技和经济的进步日新月异,社会产业变化迅猛,某些行业一旦成为风口,形成热潮,可以极大地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在求职市场上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

上一辈人的观念里,数理化占据半壁江山,如今看来此风更盛于旧时。数据显示,中国高考生所学科目偏理科(56.5%)。考生主要偏好专业排名靠前的依次是工学、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分别占比26.75%、25.81%、23.63%、23.48%、23.32%。

“专业就业前景及薪资”是考生选择专业的首要考虑,占比为52.6%,基本上是决定性的因素。在2023年的数据,排在第二三位的分别是“是否为热门专业”和“个人兴趣”,在今年被“是否为双一流建设学科”和“专业师资力量”所取代,其中“个人兴趣”从第三位跌落至第六位,排在“毕业深造机会”等因素之后。而早至2022年,“个人兴趣”位列第一,就业和薪资排在第三位,低于“是否为热门专业”。

选择学校的时候,学校名气(C9/985/211/双一流等)成了排第一的考量因素,在金字招牌之下,往年排行更靠前的“学校综合实力与口碑”“教学条件和设备”今年位置滑落。

这短短两三年的变化可见,在越来越严峻的就业环境之下,众多考生收起了一些个性化、短期性和随意性的考量,更重视大学所投入的实际资源。

在谈及考生选择城市的考量因素时,大学资源仅次于就业机会排行第二,紧接着是城市的经济实力和企业数量。可见,一座城市企业、大学资源越丰富,越利于个人的就业和成长,以及作为经济发达区域在穿越周期时抵抗风险。

B

就业岗位多成长机会大

考生更爱一线或新一线城市

近年来,职场人数增长,就业市场竞争激烈,提前为将来的就业和薪资做打算,是这个夏天不少高考生和家长的主要诉求。这份诉求也在“倒逼”高校对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进行调整。2024年,教育部在法学、工学、文学、农学、艺术学、教育学、管理学方向新增24种专业,高等教育逐步向市场的实际情况靠拢,更贴近社会发展和毕业生就业的需要。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成为主流,高技术行业出现大量职位空缺,相关专业成报考热门。新质生产力涉及的专业,如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等新型工科专业,成为今年报考热门方向。结合去年秋招的数据看,工科依然是就业市场上的扛鼎专业,人工智能行业前景也被市场看好,简历投递数量领先其他。

数据还显示,49.15%中国高考生意向城市为一线或新一线,上市企业及高校集聚地,就业岗位多,成长机会大。对于毕业生来说,选择一个理想的“新手城市”开启职业生涯,该城市的高校和企业资源都是十分重要的衡量指标,影响着未来的工作环境、发展前景、薪资待遇和个人生活。

截至2023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共计3074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1242所,高职(专科)院校1547所,成人高等学校252所,沿海地区的高校资源更为密集。按省份看,河南省、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拥有的普通高校数量较多,均在150所以上,每年为职场输送大量的新鲜血液。

截至2023年,世界500强中有142家中国企业,主要分布在采矿、原油生产、贸易、金属产品、车辆与零部件、房地产等传统行业。上榜企业数量最多的是北京(53家),其次是上海(12家),深圳(10家),杭州(7家),中国香港和广州各有6家,成都也有4家。

在投融资地域分布方面,北上广仍占三甲。从1971-2024年的数据综合,北京约有25000起投融资事件,总金额达到50000亿元人民币;上海约13000起,金额约为26000亿元人民币,广东省约12000起,金额约有23000亿元人民币。紧接的是浙江省和江苏省。

■策划:新快报记者 罗 韵

■采写:新快报记者 罗 韵

■制图:廖木兴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