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校携手协同育英才 技能人才培养添新高地
广州在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上有了新尝试,两校联手共建职业能力提升实践基地。近日,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下称“广州工贸”)与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实践基地”签约揭牌仪式在广州工贸白云校区举行,当天同步启动2024年首期汽车类专业职业能力提升项目。
■采写:新快报记者 麦婉诗 通讯员 方常亮
两校强强联手
人才培养拓展新模式
活动现场,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院长李红强与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副校长汤伟群代表双方共同签署校校合作协议,“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实践基地”也在随后正式揭牌。
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党委书记曾威介绍,实践基地揭牌以后,双方将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实施教学、共同开展管理、共同培养学生,深入推动教研教改、师资培养、学生实践等交流合作,共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副校长汤伟群同样看好此次合作。她认为,此次合作将为双方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两校也将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深化合作内容,拓宽合作领域,推动两校合作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广州形成了技工教育‘广州模式’、工学一体化‘广州标准’、技能大赛‘广州方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高技能人才支撑。”广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工贸要以共建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实践基地为契机,与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强强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世赛标准转化的经验与成果,为大学生提升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坚实平台,更好更优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职业教育场景创新
强化探究式自主学习
随着基地的落地运行,2024年首期汽车类专业职业能力提升项目正式开讲,共有80名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的学生参与。
据广州工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以“综合职业能力+技术技能”培养为目标,根据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对接企业岗位能力要求,采用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以企业真实的代表性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开展实践教学。
其中,智能网联汽车概论、汽车鉴定与评估、汽车营销作为专业基础课采用理实一体化模式教学。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课程采用工学一体化行动导向教学方式,强化学生探究式自主学习。
在师资力量上,由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与广州工贸共同组建,广州工贸派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领域资深专家、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授课团队为学生进行授课及实践指导。
对于即将参与为期3个月课程的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生彭佳镜而言,该项实践教学可以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他说,“广州工贸为我们搭建了宝贵的学习平台,本次实践课程既能丰富我们的理论知识,又能提高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对我们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帮助很大。”
广州工贸相关负责人表示,学院接下来将与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深化校校合作,携手启新程、合力育英才,更快地实现新时代教育场景创新,更优地培根铸魂培才育人,更好地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