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时代的呼唤,是未来的方向。当前,推动绿色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内在需要。在“双碳”背景下,面对绿色金融领域在信贷供给、产品服务、ESG管理等方面的新机遇、新挑战,如何激活绿色金融发展内生动力,成了摆在广州银行业金融机构面前的重要课题。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地方法人银行,广州农商银行坚持把自身发展融入服务国家战略和地区重大部署的大局中,将绿色金融理念深植于心、践之于行,在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品创新的同时,加大绿色低碳产业金融支持力度,多角度发力打造绿色金融新优势,着力写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采写:新快报记者 范昊怡
■图片:受访者供图
1
锚定重点产业
驱动金融业务向绿色低碳、可持续方向前行
走进位于广州花都的广东新瑞龙生态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瑞龙”),一栋崭新而简约的六层办公楼映入眼帘。新瑞龙董事长孙勇自豪地告诉新快报记者:“这栋楼全部由可再生建筑材料建成,包括砂浆、混凝土、砖墙等,被列为住建部的试验楼。”
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更好地把握绿色转型机遇,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和有利位置。作为在建废处置领域排名靠前的绿色发展企业,新瑞龙在行业内创新提出了“基地+现场”处置模式。“我们在工地现场根据需求和建废附加值特性,细分建筑废弃物,对品质差的部分建筑固废现场破碎处置就近回填,品质较好的建筑固废运回基地进行精加工,获得附加值更高的再生建材产品。”孙勇进一步解释,运用“集中处置分级利用”后的处理方法,90%的建筑废弃物能重新加以利用。目前,围绕工程项目废料处置,新瑞龙已经形成“从建筑固废—再生骨料—再生建材—建筑固废”一条从前端到后端的完整产业链,成功探索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由于前期设备投资较大,效益周期相对较长,新瑞龙在日常运营中对资金及融资需求很强烈,同时在研发投入及扩产扩能的设备更新方面资金缺口也较大。广州农商银行在一次政府部门组织订单专精特新政策宣讲活动中了解到新瑞龙的窘境后,经过积极介入、实地考察、深入调研,结合国家对于废旧资源绿色再生利用发展政策,根据企业实力及收益情况,为新瑞龙设计授信方案,配置了2500万元额度的专精特新流动资金贷款,同时申请了优惠利率,以实际行动支持绿色环保能源再生利用发展。
“目前,贷款资金已全部到位,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研发。”孙勇表示,目前该公司的轻质高强泡沫混凝土、溶洞灌浆料等新建材初步试验成功,实现规模化生产,销售并应用于相应工程项目中。
绿色信贷是近几年的热点话题,绿色产业也是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点支持的领域。近年来,广州农商银行积极主动对接,锚定重点产业领域,深挖绿色金融业务增长空间,驱动金融业务向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加速前行。今年以来,广州农商银行投放绿色贷款2.84亿元,在绿色建筑行业投放合计超过2亿元;同时,积极支持绿色交通、污水及垃圾处理、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等项目贷款投放,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在支持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方面,该行积极支持节能环保、生态环境等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绿色产业领域企业或项目。
2
绿色创新迭出
成功落地首笔碳减排支持工具贷款1000万元
珠江两岸,绿色金融正引领着产业升级,推动着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的发展,绿色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更好服务绿色产业发展,广州农商银行积极加强绿色金融领域的产品与业务模式创新,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金融动能。
今年4月,广州农商银行作为广东省内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的五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之一,成功落地首笔符合碳减排支持工具要求的碳减排贷款,为广州智都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都新能源”)贷款1000万元,用于当地大型企业穗佳物流和汽车的屋顶式光伏分布。
“屋顶光伏分布解决了企业用电问题,降低了成本,多余的电可以上网出售赚取收益。政府大力发展绿色贷款,为当地GDP贡献力量。”广州农商银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花都分行相关负责人向新快报记者表示。据初步测算,项目建成运营后,贷款预计可带动的年度碳减排量超过2600吨二氧化碳当量,实现银行、企业和社会三赢。
“绿色项目通常涉及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增加了风险评估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同时开展绿色项目的牵头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和新兴市场的项目,金融机构缺乏足够的信息来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广州农商银行的相关负责人向新快报记者表示,为此,该行聚焦资产优化,全方位塑造分行特色化经营优势,聚焦服务区内重大绿色产融项目,精准营销绿色项目库、做大做强绿色金融产业,针对绿色企业融资成本高、不足值担保的两大共性难题,有针对性地推出了绿企贷、碳排放权抵押贷款等绿色信贷产品,以更优惠的利率、更灵活的担保方式支持地方绿色产业优化升级,全方位塑造地方性银行特色化经营优势。
在不断加大对绿色低碳领域的金融服务和支持力度,持续增加信贷供给的同时,在绿色金融创新试点方面,广州农商银行也走在了前列。2023年,广州农商银行先后在花都分行营业部、佛山分行营业部落地2家“零碳网点”,完成461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注销,在以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方面迈出重要步伐。事实上,早在2022年,广州农商银行就将原花都支行升格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花都分行,通过总分联动在花都分行成立工作专班,制定绿色金融超常规发展考核指标。
3
厚植绿色底色
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绿色金融不仅是一种金融工具的创新,更是一种发展理念的转变,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有今后高质量发展的高歌猛进。为此,广州农商银行站在全行发展战略的高度进行谋划布局,出台了2023年至2025年绿色金融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方向。同时,该行于2023年先后发布绿色授信政策、环境信息管理、业务标识管理、考核激励、贷款定价等配套政策,打造“1+1+N”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为绿色金融发展创造出更高层次、更具权威性的政策空间。
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相应的绿色金融产品不可或缺。广州农商银行积极加强绿色金融领域的产品与业务模式创新,致力于更好服务绿色产业发展,持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
在创新“绿色+消费”方面,广州农商银行成功发布“金米绿色低碳卡”,推动绿色发展理念与信用卡经营深度融合。在按揭业务方面,广州农商银行明确个人绿色按揭业务相关发展要求及管理措施,推动相关业务规范化发展。同时,广州农商银行在升级“绿色+信贷”上发力,优化修订“绿企贷”,创新推出“农业贷”,逐步构建形成具备自身特色的绿色信贷产品体系,涵盖基础绿色信贷产品“绿色项目贷”“绿色优企贷”,权益类特色产品“碳排放权抵押贷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贷”,农业类绿色产品“林易贷”“集体建设用地信用贷/项目贷”“农业贷”等。为拓宽“绿色+融资”的渠道,广州农商银行着力推动绿色债券投资、绿色债券承销、绿色票据等业务发展,为低碳经济引入资金活水。其中,2023年运用债券承销工具协助发行绿色超短融债券,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珠海、湛江等地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建设,精准服务清洁低碳能源产业发展。
南粤大地上,广州农商银行提供金融的活水在绿色转型中熠熠生辉,截至2024年9月末,广州农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超538亿元,服务绿色贷款客户超1300余户,绿色贷款规模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60%,贷款投向实现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六大领域全覆盖,成功入选2023年度广东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案例。
站在新征程新起点上,广州农商银行将扎实推动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不断探索绿色金融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持续优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以“金融活水”促进降碳、减污、扩绿,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出广州农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