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七十余年工艺美术学科梳理呈现 在现代化进程中寻找发展新契机
日期:[2024-11-10]  版次:[A08]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三牛图》 谭畅 1990年

■《英式茶具一组》 高永坚 1953年

■《琴韵》 蔡克振 漆画 1988年

■《过去 现在 未来》 曹国昌 1987年

■《天花无数月中开》 齐喆 马赛克镶嵌 2020年

120件作品涵盖了七十余年来工艺美术学科数代教员和部分优秀校友、在校生的精品力作,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院的教学创作和服务社会的水平。日前,由广州美术学院主办、广美工艺美术学院及美术馆承办的“过去·现在·未来——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教学展”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开幕,这不仅仅是一个作品展,更是一个教学展,历代导师的作品均具有教学范例作用。

工艺不止于器物,它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

94岁高龄的著名漆画家蔡克振曾担任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系”主任,他回忆称,从1953年的中南美专图案组到广州美院工艺美术系,再到今天的工艺美术学院,历经七十余年,“始终证实着工艺美术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专业,也应该是历来广州美院最受社会欢迎的专业。”他认为,“工艺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和任务、如何理解人的情感、如何产生新思维等方面的问题。”

“工艺不止于器物,它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当工艺有了不同维度的面向,呈现出多元化的面貌时,它便拥有了无限的活力和发展潜力。”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魏洁表示,“广州美术学院在工艺美术乃至设计教育教学改革方面也一直走在前列。无论是改革开放后‘三大构成’课程的大胆探索实验,还是工艺美术学院近年来的在材料创新、技术融合等方面的积极尝试,都让我们感受到学院对教育教学和学科发展的高度敏感性和前瞻性。”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林蓝说,“工艺美术彰显着各个时期的生产技艺与审美特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活态文脉,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的‘核心内容’,其传承性与时代性毋庸置疑,在中国艺术史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更加不容忽视。”她说,“工艺美术学院作为学校最具历史传承的二级教学单位之一,也在此时代背景下,更主动地承担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传承活化岭南工艺,关注当代社会生活需求,开拓中外工艺文化交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艺术人才。”

作为“整体艺术”的“工艺美术” 多元包容,具有“公共性”和“延展性”

回顾工艺美术学院的发展历程,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胡斌从名称的变化中,看到了不一样的历史信息,经历了“图案组”“工艺美术系”“装饰艺术设计”“工艺美术学院”等变化,在胡斌看来,“工艺美术”的内涵从跟随改革开放之后的消费文化中寻找设计的定位到现在重新命名为“工艺美术学院”,名称的回归让工艺美术的本体内涵得到了重新定位。作为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他以“整体艺术”的视角解读了“工艺美术”。

过往不少人对工艺美术存在误解,认为工艺美术与纯艺术存在差距,但事实上,工艺美术承载了多元的艺术表达手段,为纯艺术的现代性探索提供了重要的经验,甚至成为了中国传统艺术和现代派的连接,为中国现代艺术的进程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胡斌认为,工艺美术作为“整体艺术”,还有一个原因是它并非按媒介划分,所有媒介手段都可以为工艺美术所用,在这个领域里的艺术家,是多元的、包容的,“工艺美术具有极强的‘公共性’,它既有媒介的整体性、延展性,也有社会文化的整体性。”胡斌说。

七十余年来,在广州美术学院的“工艺美术学院”这个脉络中,诞生出了著名工艺美术家、艺术家、教育家陈雨田、谭雪生、李立基、高永坚、尹定邦、蔡克振、曹国昌、全森、林蓝、万小宁等均曾担任工艺美术系领导,也涌现出了吴江冷、金景山、谭畅、邝声、黄政生、曾洪流、周锡珖、王受之、刘露薇、谢顺景、姬德顺、吴卫光、黄增炎等一批在各专业方向具有影响力的教授。工艺美术学院的师生作品曾获全国美展金、银、铜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鲁迅文艺奖”等重要奖项,并在众多国际专业竞赛中荣获大奖。

艺术家的个性化表达和创造性思维仍然是艺术创作的核心

“中国现代高等设计教育的变革是从广美的工艺系开始的,现如今已经蓬勃发展,蔚为壮观。”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院长齐喆同时介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工艺美术学院以“传承活化岭南工艺、关注当代生活需求、开拓中外工艺文化交流、培养格调高雅、技能专精的创新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理念,强调教学的当代性、开放性、实验性、复合性,彰显工艺美术文化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学院依托并充分挖掘工艺美术的技术与材料特性,培养具有手工技艺的工艺美术设计人才、室内外公共空间艺术创作人才和具有当代艺术思维与观念的实验性艺术创作人才。

也正如蔡克振先生在现场所言,“尽管有AI科技、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科技的参与,但它绝对替代不了人类的情感和创造力,也无法像人类一样进行深入道德和伦理的思考,工艺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和任务,例如理解人的情感,如何产生新思维等方面的问题。总之,艺术家的个性化表达和创造性思维仍然是艺术创作的核心!”

齐喆告诉记者,作为工艺美术教育者要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工业文明与信息文明的空隙中,以非规模化的形式保有一定存量。“非规模化并不意味着孤立和封闭,而是一种更加灵活、多样和个性化的生产方式。它允许我们更加关注每一件作品的独特性和内在价值,而不是被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所束缚。”他认为,工艺美术从业者需要拥有更加敏锐的洞察力,去捕捉那些被忽视的细节和灵感,将其转化为独特的艺术表达。

目前,工艺美术学院师生正在探讨学院工艺如何以崭新的面貌重新演绎东方造物哲学精神,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寻找工艺美术发展的新契机,在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社会背景下,思考走出一条工艺生活的路径。

齐喆说,“工艺美术是随着时间、空间和人类生活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变化着的艺术形式,工艺行业从来都不排斥新兴的生产力和生产原料,反而是积极地进行着吸收和消化,工艺品从来都是继承与创造的一个物质交汇点,一直处于变革之中。时至今日,科技进步带来大量新的材料和新的加工工艺,网络营销模式的盛行带来工艺传播的根本性转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也迫使工艺的功能与形态必须随之改变,这一切都预示着,工艺行业必然会从古老的传统形态中逐步剥离,并以崭新的面貌重新融入现代生活,激活其内在的生命力。”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