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歼-35A首秀 中俄三款隐身战机首次同框(1)
日期:[2024-11-13]  版次:[A04]   版名:[热点]   字体:【
■海军歼-15系列舰载战斗机编队。新华社发

■歼-20

■观众们参观月壤样品。

■歼-35A

珠海航展昨日开幕,一大批大国重器令现场观众大饱眼福

歼-20、歼-35A与苏-57三款隐身战机同场亮相、月球背面月壤首次公开展示、运-20首次接受观众进舱参观……11月12日上午,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开幕,一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精、尖”展品集体亮相。据统计,本届航展吸引了47个国家和地区的1022家企业参展参会,参展企业数量较上届航展增长超过38%;境外展商数量相比上届航展增长了104%。展商参展热情高涨,国际交流更加开放。

歼-35A呼啸而来 中国迈入双隐身战机时代

昨日,第十五届中国航展开幕式结束的同一秒钟,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的战机从珠海金湾机场跑道起飞,带来了本届航展的开场秀。这是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的第十一次中国航展之旅,同时也是表演队换装歼-10C战机后首次正式亮相中国航展。

随后,四架歼-20战机出场,首先以钻石队形低空通场。随后两架战机展示了水平交叉、大坡度转弯等一系列动作。

本次航展,万众期待的我国新型隐身战机歼-35A,在航展开幕式上首次公开展示。作为一款中型隐身多任务战斗机,歼-35A可以执行制空作战任务以及对地、对海多种突击任务。呼啸而来的歼-35A一上来就展示了一个筋斗动作。在短短一分钟的表演中,它如同天空中一只神秘的雄鹰。它的亮相和8年前歼-20在航展的首秀一样,向世人宣告了中国隐身战斗机新时代的来临。仅仅用了8年时间,中国航展再次见证里程碑:中国进入“双隐身”战机时代。

前往航展打卡的专业观众王先生表示,上次参观中国航展还是10年前,这次观展,他特别想亲眼看看中国自主研制的两款隐身战斗机同台亮相。“10年前那次,歼-31露了个面,我看到了。这10年变化极大,以前看的东西,国产极少,现在国产才是主要的,而且都是很好的产品。还有咱们的无人机,款型有那么多,性能那么丰富,简直令人惊讶,确实厉害!”

专业观众苏先生特意带上儿子一起来航展参观,他认为,这是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现场。“让小孩从小感受我们国家航天航空事业的发展。亲眼看到和在屏幕上看到的,感受真是不一样。”

“老朋友”再相见

苏-57接连上演高难度动作

本次航展开幕式上,俄罗斯隐身战机苏-57首次正式亮相,就毫不吝惜地进行炫技。

落叶飘、空中悬停、眼镜蛇机动等高难度动作一个接一个上演,表演效果着实令众多军迷震撼。驾驶着编号054的苏-57飞行员是俄罗斯62岁的功勋飞行员谢尔盖·博格丹,他也是苏-57的首席试飞员。今年他是“一人一机”飞到珠海参展。而早在2014年第十届中国航展上,他也曾驾驶苏-35战斗机进行高难度飞行表演,给中国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作为中国航展的“老朋友”,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携6架苏-35S、1架苏-30SM亮相,表演了“开花”“镜面飞行”“双机对冲”“落叶飘”等一系列的特技飞行动作。

今年航展,珠海国际航展中心每天都会有4小时左右的飞行表演时间。首日,不少观众顶着烈日,在机坪旁边一站就是四个小时,为的是不错过任何的飞行表演。当天闭馆时刻,新快报记者看到不少观众都是顶着晒得通红的脸和胳膊走出场馆。

“还是觉得很神奇”

月壤、嫦娥六号返回器人气超高

“还是觉得很神奇,你看它返回舱烧成那样,从月球那儿回来真不容易。”开幕日到航展抢看嫦娥六号实物首秀的太空迷张先生难以置信地站在返回器旁端详,一再和讲解员确认自己看到的就是去过月球的嫦娥六号实物。讲解员认真地告诉他:“这个返回器就是实物,你看它表面的痕迹,都是返回的时候通过空中的摩擦(烧)出来的。”

听完讲解员的讲解,张先生走到4号馆中国国家航天局展区入口处,仔细拍照打卡首次展出的月球背面月壤样品。75毫克的月壤是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带回的“礼物”,被镶嵌在一个透明展框,正反面都可以看到。航展首日,这个打卡点一直都是人气超高。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佳文 通讯员 珠轩

■摄影:新快报记者 郭思杰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