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如何参观“中山大学校史馆”? 馆长为您提供一份“深读”攻略
日期:[2024-11-17]  版次:[A07]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中山大学校史馆,位于该校广州校区南校园格兰堂。受访方供图

■展厅中呈现的“孙中山公布《大学条例》第一条”。受访方供图

展厅内景

在第四部分“星辰大海”中展示的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站模型。受访方供图

日前,中山大学博物馆(校史馆)馆长徐俊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大校史”是作为教育实施主体的中山大学开展教育实践的过程

世纪回响,源远流长。作为中山大学百年校庆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11月9日中午,中山大学校史馆已在南校园格兰堂开馆。校史展览以“中山手创”“人民中大”“勇立潮头”“星辰大海”四大部分,系统生动呈现了从创校伊始到新时代奋进的百年奋斗历程。

作为一个深度且饱含深情的“大展”,怎样更好读懂它?日前,中山大学博物馆(校史馆)馆长徐俊忠,在馆内接受了记者采访。

1

从“《大学条例》第一条”说起

如何对“了解中山大学校史”先有一个整体性把握?徐俊忠建议,首先深刻理解“中山手创”展厅中的“孙中山公布《大学条例》第一条——大学之旨趣,以灌输及讨究世界日新之学理、技术为主,而因应国情,力图推广其应用,以促社会道义之长进,物力之发展副之”。

“《大学条例》第一条,为我们学校办学留根、赋魂。我们说中山大学最大的特质是‘中山手创’,这绝不仅是一个标签,因为先生在大学开办伊始,就给了它非常明确的指引,也给它烙下了一个非常好的、非常深刻的思想烙印。”

首先要知悉,校史馆的展陈,是建立在厚实基础上——该校集结“专业教师+校史专项研究生队伍”,历时四年,编纂而成《中山大学校史资料汇编(1924-1950)》,全书资料收录范围起于1924年国立中山大学前身国立广东大学筹备时期,迄于国立中山大学改名为中山大学的1950年;全27册、共60本,总字数3460万。徐俊忠介绍,校史馆里关于1949年以前的展陈,实际上是对《校史资料汇编》的再创作,深度地“呈现了许多学者在孙先生教育思想指引下的创造性实践和引申性思考”。

而后,他对“怎样看历史”作了解释:“历史不该是储藏室,也不该是‘管家婆’;历史不是偶然事件与人物的堆积。中山大学的历史,实际上是作为教育实施主体的中山大学开展教育实践的过程。”

他特别强调,中山大学是一所在探索中国现代大学之路上奋力有为的大学。建校之初,孙先生就以发布“大学条例”的方式,指出中国现代大学发展的正道。“条例”中,强调灌输和讨究世界日新之学理与技术;强调因应国情力图推广其运用;强调大学应以促社会道义之长进和物力之发展为基本追求等三个方面,构成一个完整的中国现代大学发展的清晰思想。“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引下,中山大学基本没有‘为教育而教育’‘为学术而学术’的超然思想的土壤。相反地,民族复兴和民生改进就是它自觉的使命和担当。所以,这所大学一直努力平衡文科与实科的关系,不断追求世界日新之学理与技术,为社会道义的增长和物力的发展而不懈努力。”

2

“去到哪里,就把学问做到那里”

于是,通过与现代学术接轨的接续努力,切实做好日新之学理探索,努力致力于实际问题研究,寻求新技术的运用与落地,以不断服务国家、民族和民生而成就“大事”,成为该校自觉担当。“我们在展览中可以看到,中大的办学过程,既有引领风气之先锋气度,又时刻不忘脚下这片热土;不管何时、不管何种困难境地,去到哪里,就把学问做到哪里。”徐俊忠动情地说。

“中山大学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当然必须对国家对人民有担当。”展厅中,一份《广东各县应解国立广东大学筹备处办学经费表》,满满当当记载着当时各县为该校捐款的情况。“南海二万元……潮安二万元……我的家乡南澳也捐了三百元。”徐俊忠说。

历上世纪二十年代从三校合并,收回“公医”,“广大初成”,三十年代建成石牌新校区,一时获誉“中山大学校,半座广州城”;继烽火硝烟,抗战时辗转四次迁校(首迁罗定,西迁云南,回迁粤北、湘南,散迁粤东及粤西北、湘南),不管何种境况,“先辈们都一直坚持‘在地化科研’,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去到哪里,就把学问做到那里。”徐俊忠特别提到展厅中一份《1939年度中山大学地方实际问题研究报告表(部分)》:“辗转动荡中,1939年中山大学迁校到云南澄江,开学伊始,就着手做了很多针对在地化的现实问题的学术研究。”记者看到,当时,医学院梁伯强在研究“中国人之血型”、农学院丁颖在研究“澄江稻田深耕法”、工学院胡德在研究“防空建筑”、许多学者也在研究“非常时期之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

“在国家主权受到威胁,民族深陷危机时期,我们这所大学也是有着自觉担当的。”徐俊忠说:“当时,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危机不断加深,中山大学也不断开展各种各样的抗日行动,中大也因此被日本人视为‘抗日大本营’。”馆中展有一块此前从未立起的碑——国立中山大学校林氏三先生复员殉难纪念碑。那是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10月,中山大学从梅县迁回广州复学途中,校友林祖泽的三个子女(都是中大学生、老师)均因沉船殉难,家人当时为其刻碑,碑文由近代著名书法家谭泽闿先生所书写,却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从未立起。如今,石碑为馆所永藏,悲壮为砥砺成色。

因此,11月9日下午,在中山大学怀士堂举行的《中山大学校史资料汇编(1924-1950)》新书发布会上,徐俊忠这样介绍从创校到1950年跨进新中国这段历史的三个基本判断:中山大学是一所在探索中国现代大学之路上奋力有为的大学,是一所对于民族独立和解放有自觉担当的大学,还是一所具有教育理论追求的大学。

3

勇立潮头,跨越星辰大海

上述其说的第三个判断,既在展览第一部分中的“新教育中国化论”“民族中心教育论”和“教育革命论”有所呈现,更在第二部分“人民中大”展板上醒目展现的许崇清先生教育名言中得到呈现:“教育事业是不能单独发展的,教育事业要适应着社会底发展以谋自己底发展,因而并推进社会底发展。(许崇清《迎接新中国教育工作者底新方向》)”

徐俊忠介绍,1949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展现出全面复兴的辉煌,中山大学的发展迎来高光时刻。“在这文字中,新中国成立后中山大学首任校长许崇清,阐述了教育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教育是不能独立发展的,必须跟社会互动,然后在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过程中,获取自己的发展。这与我一开始就说到的中山先生发布的《大学条例》第一条一脉相承。中山大学的教育实践,始终是有‘根’有‘魂’的。”

1950年,国立中山大学与全国各国立大学一样,除去“国立”,正式更名为“中山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继而迁址如今康乐园。徐俊忠介绍,“人民新中大”之“新”,在所教所研,都是围绕着国家建设和民生改善这个中心而发展的。“中心引领”是新中国大学发展的鲜明特色。同时强调“小我融入大我”,走“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努力从这个结合中,发现问题,凝练问题,也汲取来自实践的智慧以求解决问题”。

比如挺进“深海”——“我们濒临南海,历史上就有很强烈的海洋担当。早在1928年,以中大教师为主体就开展了著名的‘西沙群岛调查’,形成《调查西沙群岛报告书》。早年前辈也发起南海海产资源调查,开办水产讲习班等,1960年也开办海洋系,并正式招收学生。70年代初期还建设了用于流体力学实验的大型船池,建设用于空气动力学实验和人才培养的‘风洞’,学校在原有文理综合的基础之上,实实在在地‘生长’出许多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

世纪中大,常为常新。如今,在展览第四部分“星辰大海”,一片极具科技风格的蓝色深邃展厅中,人们能看到“中山大学号”“中山大学极地号”等科考船扬帆深海、“天琴卫星编队示意图”闪耀银河——观天探海,中山大学建设的航天学科群和海洋学科群等,正打造一系列国之重器。

“我想,中山大学从中山先生创校开始,一路走来,时至今日,自觉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一脉相承的正是对国家、对民族、对民众的担当。”徐俊忠最后再次表示:“中山大学是一所在探索中国现代化大学道路上奋发有为的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缩影,也是这个发展中的重要样本。正如展览结语所言,这所大学的厚重历史与不凡成绩,既是前辈呕心沥血、披肝沥胆的结晶,更是国家走向全面复兴的时代硕果。”

【参观方式】

即日起至11月30日,中山大学博物馆、中山大学校史馆的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日9:00-17:00,公众可通过“中山大学博物馆校史馆预约”微信小程序预约。

■新快报记者 潘玮倩/文

新快报记者 观显锋 实习记者 李陶然/图(除署名外)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