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特殊人群观展参展无障碍 博物馆是怎么做到的?(2)
日期:[2024-12-03]  版次:[A07]   版名:[城事]   字体:【
■视障观众正在触摸教具。

■讲解员通过手语,为听障儿童讲解恐龙化石。

■俊贤正在开展教育活动。

■特殊青少年和妈妈们的画作。

■残健共融手工活动。

■心智障碍孩子在参观博物馆后,以文物为媒介进行美育创作。

口述影像解说、手语专场导赏、肢残观众专场导赏……专职讲解员联手志愿者优化无障碍服务

【镜头】

◎天使讲解员

短短两年,坐在轮椅上的他们从博物馆小白成长为职业讲解员

坐在轮椅上的俊贤是辛亥革命纪念馆的“天使讲解员”。2021年10月起,辛亥革命纪念馆率先聘请了多位轮椅使用者担任职业讲解员,他们和其他职业讲解员一起承担博物馆日常讲解工作,短短两年,他们从博物馆小白成长为职业讲解员。新快报记者曾报道过他们的故事(详见2023年11月21日08/09版)。

12月1日,一场名为“脚下无碍,出行有爱——宝藏长洲无障碍文旅专线体验活动”在长洲岛开展,肢体残疾观众共同参与无障碍地铁出行、无障碍文旅路线探索、辛亥革命纪念馆参观、非遗传统手工教学等体验环节。活动当日,俊贤早早来到长洲地铁站,与广州地铁的主播进行直播前的最后准备,其他轮椅使用者也陆续来到站点,大家都十分兴奋,开始期待着这一条无障碍文旅专线的体验之旅。

活动开始,地铁工作人员为大家讲解广州地铁在无障碍出行方面所做的建设与行动,介绍站内各项无障碍设施与服务。隆平院士港、黄埔军校、都市农业公园、新担涌廊桥、中山公园、辛亥革命纪念馆……随后,肢体残疾观众从长洲地铁站出发,围绕长洲岛开展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场所等文旅资源的探索体验。

到达辛亥革命纪念馆后,俊贤向大家详细介绍辛亥革命纪念馆的历史沿革、建筑布局与各类文化活动,并在另一位“天使讲解员”季欢欢的讲解导赏下参观了辛亥革命纪念馆特展厅,见证重度肢体残障者也能从隐居家中到出门就业、从幕后工作到台前讲解的全国首创式支持性就业探索实践。

随后,俊贤带领大家来到一个特别的培训基地——残健融合公益培训体验站,这是由辛亥革命纪念馆与广州市粤康社会服务中心携手共建的残健融合博物馆教育实践基地,是残健融合文化倡导的重要空间。在这里,不仅设有新时代残障观念的教育专栏、展出各类由残障人士手工制作的精美作品,平时更作为面向全体公众开放的公益培训体验场地。当天,活动便邀请了黄埔区康园工疗站服务中心的一众导师与学员,为大家现场展示非遗技艺广绣、榄雕工艺。而平时,则由馆内的“天使讲解员”担任教育专员,根据传统文化节日、历史纪念日等主题策划开展各类博物馆文化教育活动。

【镜头】

◎口述影像志愿者

“口述影像要把视觉元素准确、简洁说出来,还不能压过原讲解”

日前,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在官网对2024年度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名单进行了公示。其中,南汉二陵博物馆志愿者团队的“无障‘爱’考古——特殊人群关爱志愿服务项目”和志愿者罗小婵分别获得“2024年度广州市最佳文旅志愿服务项目”称号和“2024年度广州市最美文旅志愿者”称号。

2017年,罗小婵第一次接触到口述影像,从《言语世界中的流动光影——口述影像的理论建构》一书中,她了解到我国已经可以通过口述影像技术的开发,协助视障人士克服影像障碍;到现场“听”了广州“心聆感影”志愿者李淑莹为盲人口述粤语版电影《功夫》,开始关注口述影像项目并加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心聆感影”志愿者队伍,从为视障人士讲电影开始,到后来逐渐扩大口述影像的志愿服务范围:给视障人士读书读报、协助法考,讲红色景点、非遗工艺、大阅兵庆典,进入博物馆等。

罗小婵告诉新快报记者:“口述影像是要实时把‘看见’的视觉元素通过准确、简洁又生动的文字‘说’出来,不能压现场的原声和央视主持人讲解的声音。因为无法提前拿到相关的详细资料,也不清楚央视直播的主持人讲解的时长和内容,这对口述志愿者的知识储备和现场灵活反应能力要求比较高。可以说,那是一次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在和团队志愿者伙伴们的共同努力下,罗小婵顺利完成了口述直播。

让残障人士平等享用文化资源

广州的博物馆这样做

@广东省博物馆

在今年第十届“博博会”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博物馆协会共同举办了“无障碍博物馆学术研讨会”,广东省博物馆入选“为残障人士构建无障碍博物馆”项目首批参与单位,该项目参与单位全国仅14家。

无独有偶,日前由粤博和北京联合大学联合申报的项目《我国博物馆视障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成功入选2024年中国博物馆协会科研课题“青年项目”资助行列。项目以粤博为实践平台,将实施一系列针对视障人士的教育活动,并严格评估其效果与满意度,确保视障群体能够充分享受博物馆的文化资源,提升博物馆在无障碍教育领域的服务质量与影响力。

接下来,粤博将继续深化无障碍设施的硬件改造,提升服务质量,同时加强与各类社会机构的合作,策划更多适合特殊群体的教育活动。

@南汉二陵博物馆

为了更好地为特殊人群提供平等的知识共享机会,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发起了“无障‘爱’考古——特殊人群关爱志愿服务”项目,由志愿者团队策划实施。

临展的多感官体验装置、口述影像文物导赏、手语交流、艺术创作疗愈、残健融合手工互动……项目依托广州城市考古资源和南汉二陵博物馆服务平台,搭建起连接特殊观众与博物馆、社区、学校、图书馆等机构的沟通桥梁。

针对肢体残疾人士,南汉二陵博物馆还组织了“文物DIY”翻模复制活动以及其他的手工制作活动,邀请残障人士与健全人士共同参与,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作品,并作为纪念品相互赠送,加深彼此间的情感联系,让普通人群更多地了解视障人群。

■统筹:新快报记者 李佳文 ■文图:新快报记者 许婉婕 黄闻禹 通讯员 肖洵 李会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