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乡村干部进城 体验科技创新奥秘
日期:[2024-12-12]  版次:[A05]   版名:[乡村振兴]   字体:【
参加活动人员合影。

参观广州市文化馆新馆。

参观广州动车段维修车间。

参观“五小”成果展。

广铁集团携手清远龙北村共同推进高质量乡村振兴

第一次走进广州市文化馆新馆,感受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根源;第一次深入华南地区最大的动车检修基地,邂逅最先进的“复兴号”动车,参观“五小”创新创效成果交流展……来自清远市清新区龙颈镇龙北村的党员干部,在广州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12月10日,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铁集团”)广州车辆段党群党支部联合龙北村党总支部开展“乡村振兴聚合力 联学共建促提升”主题党日活动,龙北村党员干部与驻龙颈镇帮扶工作队等组团前往广州,踏上了历史文化探寻之旅和科技创新体验之旅。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摄影:新快报记者 邓迪

品非遗 领略“文化广州”

“十里红云一湾水,八桥画舫十六亭。”10日上午,龙北村党员干部与结对帮扶单位广州车辆段有关负责人,驻龙颈镇帮扶工作队和镇企相关工作人员走进本次活动首站,位于海珠湖畔的广州市文化馆新馆。

从广州牙雕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到西关正骨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参与活动人员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根源,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近距离欣赏精美作品及精湛技艺,不时发出一阵阵惊呼和赞叹声。

馆内,一款“求医问药”体感交互游戏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龙北村党总支部副书记廖钊应挥手“隔空取针”,然后“施针扎穴”,以患者被“扎得好痛”结束游戏,引得围观的村民笑语连连。

“很有特色!”“第一次”进馆打卡的驻龙颈镇帮扶工作队队长姜晓波说,这次组团到广州参观交流学习,旨在以学增智、以学促干,提升基层一线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

其实,龙北村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每年端午节,赛龙舟都是当地一大盛景。“今年30多条龙舟参赛,我们比的是10公里耐力赛,吸引了3万多人观看。”廖钊应自豪地说。

“我们有中宿居古村落,是清远的发源地。”龙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黄衍文告诉新快报记者,这次“走出来”交流,让他深受启发,要把好的经验做法“带回去”,带动乡村特色文化创新发展。

叹科技 感受“广铁速度”

“在广铁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坚持双向奔赴,加强双方交流,共同推进乡村振兴。”驻龙颈镇帮扶工作队队员郭金祥说,这次参观交流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文化的探寻之旅,而且是一次科技创新的体验之旅。

一列最高时速达350公里的“复兴号”动车组映入眼帘,令参观者情不自禁走上前和动车合影……10日下午,参与活动人员来到广州动车段广州南动车运用所,参观华南地区最大的动车检修基地。现场,大家与一列以冠名方式宣传推广龙颈镇联农带农特色产品“尚品德茗”茶叶的动车组不期而遇,既惊喜又亲切,在动车前集合留下一张合影。

攻关团队开发的“复兴号”动车组便携式仿真模拟驾驶培训装置,有效解决司机实作培训问题,实现“学、练、考”一体化;“腻子无尘打磨小车”的开发应用,可减少粉尘排放95%以上;便携式车下电源通讯测试仪,将故障处理时间缩短了80%……当天,参与活动人员参观了广铁集团第二届职工“五小”创新创效成果交流展,充分感受科技创新带来的“广铁速度”。

“我们都坐过动车,但是从来没有这么深入地了解过,看到中国高铁领先世界,心里突然就升起了一种自豪感。”黄衍文说。

活动中,龙北村分别向广州车辆段、广州动车段、广九客运段赠送了锦旗。“今年以来,广铁集团大力开展消费帮扶,采购龙颈镇大米23万斤,村民也想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驻龙颈镇帮扶工作队队员、龙北村驻村第一书记易文立说,通过这次活动,让村里的党员干部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打开思路,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