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抢占邮轮经济新赛道 加大国际邮轮航线拓展力度
日期:[2025-02-18]  版次:[A04]   版名:[广州市两会]   字体:【
■蓝梦之歌邮轮靠泊在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资料图) 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摄

广州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明日开幕,有集体提案建议——

广州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将于2025年2月19日召开。各民主党派梳理过去一年的调研成果,形成并提交集体提案。新快报记者梳理发现,部分提案关注广州在冷链物流、邮轮经济、文旅消费和汽车产业等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体现了对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区域合作和创新技术的高度重视。

民盟广州市委员会

提高准入门槛 构建现代冷链物流发展新格局

民盟广州市委员会带来《推动广州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的集体提案。提案指出,近年来,广州市的冷链产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问题。

比如,缺乏统筹规划,行业准入门槛低,结构失衡,导致低水平服务供给过剩,行业市场恶性竞争和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进而影响超低温、变温、冷鲜库等中高端服务供给。再如,当前,冷链物流“断链”“伪冷链”等问题依旧突出,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针对这些问题,提案建议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促进冷库运营和建设提质增效。一是加强冷库运营的合规管理,统筹组织冷库整治提升工作,全面整顿存量冷库市场,制定并实施相应的行动计划,逐步清理违规运营冷库,淘汰高能耗老旧冷链设施设备,引导租户逐步向正规化、高标准冷库转移。二是提高新建冷库准入门槛,在温区设计、功能分区、配套服务等方面设定相应的标准,阻断冷库扎堆建设造成后续冷链物流市场的无序竞争。

提案建议布局优化重点枢纽,构建现代冷链物流发展新格局。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为依托,设立具有冷链仓储、加工、包装、转运等功能产品配送中心,吸引冻肉、海鲜、预制菜、鲜花、生物医药等冷链产业集聚。强化应急冷链物资储备保障和冷链产品价格宏观调控功能,打造沿海国际冷链物流分拨中心,形成布局合理、结构完善、功能互补、链条完整的多节点现代冷链物流发展新格局。

民革广州市委员会

加强顶层设计 谋划一批邮轮产业链重点项目

邮轮经济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典型业态,被誉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2024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鼓励邮轮游艇等新业态发展。

民革广州市委员会关注邮轮经济,带来《抢占邮轮经济新赛道 为广州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引擎》的集体提案,助力广州进一步拓宽新质生产力空间,推动“制造业立市”战略部署取得新突破。

提案执笔人、广州市政协委员赵崇煦指出,南沙国际邮轮母港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邮轮母港综合体,港航资源和区位条件优越,可停靠全球最大豪华邮轮,开设中国香港、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地航线9条、邮轮目的地12个,成为国内东南亚航线最多的邮轮港口之一。然而,目前广州还存在政策支持力度有限、产业链不健全、邮轮母港复航严重滞后等突出问题,制约着邮轮经济的快速发展。

提案建议由市发改委牵头,市商务局、交通局、文广旅局等单位按职责分工,加强邮轮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首先,研究出台《广州市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谋划一批邮轮产业链重点项目。同时,争取在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开设“市内免税店”,通过国际邮轮出境的旅客可购买具有广州特色的免税商品。

提案还建议加大国际邮轮航线拓展力度,加快研究出台针对国外及省外母港航线将南沙设立为邮轮停靠港的航线航次补贴政策。提案建议争取国家支持,近期在广州设立粤港澳大湾区邮轮旅游发展试验区,远期对标上海升级为国家级邮轮旅游发展示范区,打造成为我国深化面向世界(东盟)粤港澳邮轮经济全面合作示范区。

九三学社广州市委员会

利用山水优势 构建“温泉康养”生态圈

2025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旅游强省,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的工作任务,明确了广州要探索新型文旅消费模式的工作任务。在此背景下,九三学社广州市委员会拟提交《关于念好新时代山海经,借山海优势营造广州文旅消费新场景的提案》。

提案提到,广州拥有山林、河湖、湿地、农田、海洋等多样化的自然资源,但生态资源仍未形成转化为促进消费的动力,“流量”未能充分转化为“消费能量”。建议充分利用广州山水优势,深度整合各类时尚消费业态,为居民和游客探索山海城提供更丰富多样、更具创新性的产品与项目,为全国城市推进文旅消费提质升级提供“广州样板”。

提案建议打造“山林温泉”消费新场景。比如,借力防火道、作业道、文旅道“三道融合”建设,开拓“森林疗愈”“森林运动”“森林娱乐”“森林科普”等多元林下消费模式。同时,建议整合导入优势医疗资源、国际研发资源和医养品牌,探索建设特色大型医康养综合服务基地,构建“温泉康养”生态圈。

提案还建议加快广州山海径建设,依托高度发达的高快速公路、铁路城轨网以及多个交通枢纽优势,构建多条主题旅游廊道,连山贯城接海。针对不同主要旅游人群的需求特点,提案建议合理调整山海田等景区的服务设施分布。精心设计游客接待处、停车场、观景点、公共卫生间、民宿、导览标识等设施的位置和功能,培育一系列户外旅游热点、山地运动场所、水上运动中心、亲子休闲农庄、岭南特色美食餐厅以及特色房车露营地等,推动消费体验全面升级。

民进广州市委员会

发挥基础优势 推动车企向未来产业转型升级

未来汽车是包括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汽车、低空飞行汽车等整车及其相关产业链条在内的产业新赛道。

今年,民进广州市委员会递交了《关于推动南沙建设未来汽车产业国际高地的建议》。其中提到,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广州南沙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南沙应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多场景试点应用及商业化运营,推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和智能网联汽车紧密联接。“这为南沙在既有汽车产业基础上提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汽车产业高地提供了方向依据和条件。”

提案指出当下面临的问题并探究了问题成因。南沙区2023年汽车产量达95万辆,所占比重较大,但新能源车比重很低,产销并不理想,“一车独大”问题仍然突出。具体包括,汽车制造业基础有优势,但未充分发挥;科研创新服务优势明显,但未得到彰显;南沙自贸区及港口优势有待进一步发挥。

对此,提案建议加强对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建议制订《南沙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综合南沙现代产业“芯晨大海”的基础优势,统筹南沙未来汽车产业发展,争取国家、省、市的政策和专项的扶持。

同时,扶持本地车企向未来产业转型升级。鼓励本土车企积极与区内新能源、航天航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前沿科技企业合作,对生产线进行绿色化、柔性化、智能化改造,形成汽车产能新质生产力,推动本土车企向新能源化、智能化转型。

■新快报记者 陈慕媛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