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政协委员聚焦民生福祉话题,有委员建议——取消白云山景区首道门票 开展阿尔茨海默病社区普筛
日期:[2025-02-20]  版次:[A05]   版名:[2025年广州市两会]   字体:【




广州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于19日至21日召开。会议期间,多名广州市政协委员聚焦民生福祉话题,积极建言献策。有委员建议在广州市开展阿尔茨海默病社区普筛和多元化干预,建议运用科学化的评估方法,结合专业的临床判断,对广州市各社区居民展开全面筛查,尽早发现处于疾病早期的AD患者以及潜在的高危人群。

广州市政协常委欧阳智鸿:在社区构建完善的AD筛查体系

今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2024—2030年)》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到2030年,老年期痴呆预防、筛查、诊疗、康复、照护综合连续防控体系基本建立。这一计划为各地AD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日,广州市政协常委、广东省居家养老服务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欧阳智鸿向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在广州市开展阿尔茨海默病社区普筛和多元化干预的提案》。他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我国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数量持续增长,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峻挑战。

“广州市作为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广东省会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名列前茅。与此同时,广州也面临着人口快速老龄化带来的严峻挑战,持续增长的老年人口为AD的发病提供了庞大基数,使得AD的防治工作尤为紧迫。”

对此,他建议在社区层面构建一套完善的筛查体系,运用科学化的评估方法,结合专业的临床判断,对广州市各社区居民展开全面筛查,尽早发现处于疾病早期的AD患者以及潜在的高危人群。

他还建议,在部分社区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将切实有效的多元干预模式逐步推广至更多社区。在推广中,持续收集反馈信息,不断优化与完善干预策略,从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取得显著的AD防治效果,为广州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在应对AD挑战时提供可借鉴的成熟模式与宝贵经验。

广州市政协委员唐以明:开设助浴服务专业课程培养专业人才

截至2023年底,广州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人超204.77万人,流动老人超56.45万人。在此背景下,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唐以明分享了《关于构建我市社区长者助浴服务体系,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建议》。

他指出,“老龄化加剧,社区老人照护需求激增,助浴服务显得尤为重要,对提高长者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有显著影响。我市助浴服务已取得积极进展,比如荔湾区东漖街、金花街项目,成功提升老人参与度。但是,行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比如,专业老年助浴员短缺、老人心理障碍、助浴服务成本高昂、缺乏定价标准等,这些问题制约了行业健康发展,影响了老人生活质量。

他还指出,由于服务对象多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他们身体机能退化且大多有基础疾病,助浴过程中可能引发健康问题或安全事故。同时,老年助浴员普遍缺少急救技能,处理不当可能引发重大医疗及法律风险。

他通过调研提出几点建议,首先,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支持相关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开设助浴服务专业课程;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长者助浴服务,推广志愿服务模式,引导更多爱心人士参与助浴服务,缓解人才不足问题。

他还建议,制定助浴服务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并组织定期演练,以应对困难、晕厥、跌倒、烫伤等紧急情况,做好助浴服务的风险防控。

广州市政协委员刘根生:建议白云山风景区取消首道门票

国家5A级旅游景区白云山风景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区,作为南粤名山,自古有“羊城第一秀”之称。广州市政协委员、民革广州市委会常委刘根生关注到云山资源,带来《关于有效利用白云山资源,释放公园公共价值,助力我市未来产业发展的建议》。

他指出,当下,云山资源对广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不足。按照《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白云区全域为中心城区,白云山风景区实际将承担城市中央公园使命,但目前,其城市公园功能和文旅资源潜力有待发挥。

他谈道,云山珠水是大自然赐予广州人民最美好礼物,回归大众是大势所趋。回归不仅仅是免门票,更要发挥公园公共价值,城市公园就应随处可见,步行可逛,兴起而至、兴尽而归,发挥“公园20分钟效应”。城市中心旅游风景区破墙开放已有成功案例,杭州西湖2002年免费开放,22年来西湖文旅开发与景区生态涵养达到良好的和谐状态,助推该市成为流量型经济和创业型城市代表,环境不断升级。

他建议以“两山理论”为指引,制定白云山风景区有序开放规划。根据山林生态涵养需要划定部分永久生态资源保护区,研究制定景区取消首道门票、破墙开放计划,在景区与城市接合部地带划定分步骤、有条件开放区域。

他建议创立国际未来总部基地,在未来产业格局中突出云山优势。选择风景区东部边缘地带如广州大道北西部,对环白云山部分学校公共设施进行迁建,结合旧城镇改造,在群峰环抱的接壤地带规划出有一定体量连绵地块,设立“白云山国际未来产业总部园区”。

广州市政协委员郑子殷:以十五运会为契机推动志愿服务转型升级

“在2010年广州举行的第十六届亚运会,被视为广州志愿服务发展里程碑。广州整合赛会志愿者、专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啦啦队志愿者等合计共约56万名参与到这场盛事,掀起全城志愿服务的新风尚。”广州市政协委员、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郑子殷说,“将于2025年举办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这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契机,也是推进志愿服务发展的重要窗口期。”

因此,他带来《以十五运为契机,推动我市志愿服务转型升级》的提案。提案指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i志愿”上广州市注册志愿者人数已经超过530万,但真正或长期从事志愿服务的人数并不多。志愿服务存在流于“以指标为中心”等问题,志愿服务形式繁杂但良莠不齐,志愿服务专业主体性和探索性不足。

郑子殷建议,加强动员体系建设,由市委社工部牵头,联动市民政局、团市委、市妇联、工会、市政法委、市文广旅局、市直机关等单位,共同推动广州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协调机制,发挥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市志愿者协会、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市妇女志愿者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建立统一沟通协调及动员机制;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志愿服务组织交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等活动,加强经验交流,共同探索志愿服务发展之路,推动广州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

他表示,“以举办十五运和残特奥会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转型升级,激活有效服务,是当前解决广州治理难点及推进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慕媛 ■摄影:新快报记者 毕志毅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