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预计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
新快报讯 记者涂波报道 3月6日,继DeepSeek之后,中国团队研发的又一款AI产品Manus在科技圈一夜爆火,引燃资本市场,A股人工智能领域受资金热捧,概念指数上涨3.6%,AI智能体指数涨超6%。3月6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走强,涨幅均超1%。收盘沪指报3381.10点,深证成指报10898.75点,创业板指报2234.69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达19065亿。
作为通用型Agent(自主智能体),Manus的定位是一位性能强大的通用型助手,对用户不仅提供想法,还能将想法付诸实践,真正解决问题。传导到A股市场,主力资金净流入软件开发和IT服务板块超120亿元,立方控股30%涨停,酷特智能、汉得信息、致远互联等20%涨停,焦点科技、科华数据和泛微网络等多股涨停。
2025年春节后,A股人工智能板块成为机构调研的核心焦点,调研频次显著提升。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截至3月6日,183家公司接待了机构来访。其中,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芯片制造商澜起科技有300多家机构调研,业绩快报显示,该公司2024年度营收36.39亿元,同比增长59.20%;实现归母净利润14.12亿元,同比增长213.10%,公司互连类芯片销售收入、归母净利润、归母扣非净利润均创公司历史新高。AI+医药生物板块的联影医疗被342家机构调研,该公司表示,已成功在AI赋能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领域构建了显著的差异化优势。广电计量获逾百家机构调研,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均是公司密切跟进和布局的重点领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不论是在人工智能专利还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报告,2014年至2023年,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3.8万件,居世界第一,是第二名美国的6倍。
赛迪顾问认为,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增速领跑全球。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在未来10年将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并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从2025年到2035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预计将从3985亿元增长至1729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6%,预计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
昨日涨幅居前的人工智能概念股(区间:1月1日-3月6日)
股票简称 现价(元) 昨日涨幅(%) 区间涨幅(%) 区间资金流向(元)
立方控股 28.49 30 83.81 8.36亿
新开普 13.96 20 44.07 3.15亿
汉得信息 22.72 20 83.23 -45.12亿
世纪恒通 53.86 20 38.99 -10.94亿
中亦科技 49.55 20 28.53 -10.19亿
致远互联 36.3 20 80.87 0.69亿
鼎捷数智 44.58 20 72.32 8.52亿
博实结 114.01 20 66.73 -1.05亿
康力源 36.61 20 28.86 0.68亿
酷特智能 25.94 20 29.57 -12.25亿
来源:同花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