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增城:坚定围绕“12613”布局 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5-03-28]  版次:[T15]   版名:[向新图强]   字体:【
■增城区牛仔服装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效果图。

■广州增城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100公里范围内产业园区分布图。

■增城区瓜岭乡村振兴会客厅项目全景图。

■瓜岭古村民宿外观。

■增城开发区半导体创新智造园效果图。

2月7日上午,广州市增城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为“加快建设‘12613’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是增城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第15年,也是增城区发展的重要一年。增城将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资源要素,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建设“新广州”提供有力支撑。围绕着高质量发展,增城区如何以质取胜,鼓励创新,不仅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话题,更是任务、实践和探索。

2024年,增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6%,在全市工业六区中排名第一。其中,重点培育的“芯”“显”“车”这三大特色产业正加快释放产能。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增城持续优化产业布局、打造高端载体平台的战略成果。近年来,广东省也将增材制造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培育方向,增城区为加快建设“12613”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布局新材料与智能装备产业,目前区内有多家新材料与高端装备优质企业,产业基础扎实。

当前,增城正以三大产业为引领,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加快构建具有增城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一批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速构建高端产业园区群;建设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园,发展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同时积极探索“工业反哺乡村”的新路径,注重村企融合,为乡村注入新动能。

产业集群 一园一链条 高端产业园区筑牢发展基石

随着增城作为广州东部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也逐渐承担起“现代化产业体系核心集聚地、城市产业硬支撑和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新使命任务。在今年增城区的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明确了“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区”的一个总体要求;明确了两个主攻方向,分别是制造业与服务业“两业融合”、数智化和绿色化“两化转型”。而在今年,区内也将集聚发展六大战略性产业,分别是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绿色石化与新材料、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时尚消费品、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同时发展具身智能的未来产业和物流与供应链、科技服务、旅游休闲三大现代服务业。

提及增城区的产业,广州人往往会联想到增城的农业、服装业,尤其是新塘牛仔、丝苗米和荔枝等特色产品。今年,增城将以数字化转型,重点升级发展传统特色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提高科技含量迈向价值链高端。去年11月28日,在十五届中国广州(新塘)国际牛仔服装文化节上,增城城投全方位推介了牛仔服装智能制造示范基地。该项目的建成投产将是牛仔服装产业在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征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牛仔服装产业迈向全新的发展阶段。

“产业集群,一园一链条”,目前,增城城投集团已建设多个高端产业园区,为增城建设广州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提供坚实支撑,谱写湾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位于增城石滩镇的海纳川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园区聚焦汽车核心部件制造,已吸引多家龙头企业入驻,并与广汽本田、北汽等链主企业形成深度协同,实现核心零部件本地化配套率提升,助力增城打造全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今年1月18日揭牌营业的增城城投·低空智绘园是广州为数不多楼顶配有停机坪的产业园项目,作为增城首个低空经济创新载体,将打造成为增城区低空经济工业研发的综合生产性服务示范基地。

除此之外,以广州泛半导体产业基础打造的增城开发区半导体创新智造园也将预计于2025年9月实现竣工交付;拟动工建设的增城中新生命健康产业园也将打造“创新链+产业链+生态圈”闭环链条,项目以医疗器械产业为主,医药合同外包服务(CXO)、医美等医药健康服务产业为辅。将为企业来增城投资兴业提供助力和支持,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密集引进高新技术产业 助力广东打造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第三极”

近年来,增城共引进了增芯科技、越海集成、中微、智达星空、超视界、维信诺、万洋、智光储能电装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800余个。为了更高标准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泛半导体产业新高地,扎实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工作,助力广东省打造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第三极”,增城产投集团正在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全力打造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园(以下简称“园区”)。

2024年,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在229家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首次进入60强,位列52位,其中,智能传感器产业园获评“省特色产业园”,作为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四组团”之一的电子材料组团,广州增城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园也成为全市首个批复设立的化工园区,去年年底逐步建设动工,园区已引入若干家创新平台、电子特气等项目,并计划于2025年申报认定。

建成后,园区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M3工业用地类型的泛半导体产业上游配套专用电子信息新材料园区。园区还将规划建设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区、战略仓储功能区、创新研发功能区三个主要功能分区。

园区将提供产业服务平台,为优质企业提供产业孵化及研发中试基地;园区规划搭建创新研发产业及园区综合管理中心平台,分两期建设,含综合管理中心、科创孵化、独栋定制、共享办公和展示区域等功能分区;还将满足给水、排水、供热、燃气等多种化工园区所需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

打造“瓜岭模式” 村企融合为乡村注入新动能

瓜岭乡村振兴会客厅项目(简称瓜岭项目)是增城农投集团打造的增城乡村会客厅项目之一。通过活化利用乡村闲置房屋资源,引导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乡村流动,成功激活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2024年9月,瓜岭乡村振兴会客厅获评2023年度最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创新案例类),成为广州市唯一获此荣誉的项目。

瓜岭项目以古村落规划建设为契机,按照农村“休闲旅游+文化旅游+自然旅游”的模式进行开发和发展,打造富有古村自然生态和岭南文化特色的古村旅游景区。项目采用不征不拆、微改造模式,将破旧住宅转变为精品民宿和文创工作室,为乡村服务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模式。今年3月,吾乡瓜岭精品民宿荣获“广州红棉五星民宿”称号,成为2024年增城区唯一新晋的五星级民宿品牌,彰显了项目在品质提升方面的显著成果。村民在项目的带动下,可利用现有富余房屋和土地,经营民宿,民家乐和农副产品售卖,形成产业链,营造与项目互利共生的良性市场,获得可观收入。“村企融合互促,多元增收,让人民群众富起来,让村集体经济活起来。”该项目负责人对新快报记者讲道。

通过政村企的紧密合作,改造后的瓜岭旧民居摇身一变成为非遗生活馆,旧祠堂成为乡村课堂、乡村文化艺术空间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旧厂房成为游客中心和非遗工作站,碉楼等文物建筑将成为乡村侨乡文化博物馆。项目启动以来,共盘活古村老旧房子、宅基地、村集体用地1万多平方米,每年创造村集体收入逾百万元,创造直接就业岗位约100个。

2025年,增城区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增城将继续紧扣中央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部署要求,主动衔接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增城“12613”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广州现代化活力新引擎,为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采写:新快报记者 贾典 通讯员 增宣

■图片:通讯员供图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