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场东莞站人气火爆 逾百位招生老师现场解惑
日期:[2025-03-30]  版次:[A03]   版名:[城事]   字体:【
■高校招生老师耐心解答家长的疑问。

■家长们穿梭于高校展位区,与心仪的高校工作人员交流。

■高校招生老师为家长介绍最新招生资讯。

■活动讲座区座无虚席。

“阳光高考·赢向未来”全国高校2025广东招生大型公益巡展系列活动启动

为帮助高考考生科学合理填报志愿,2025年3月起,广东新快报社携手卓越教育和揭阳、汕头、河源、湛江等地的主流媒体,将在广州、东莞、深圳、佛山、揭阳、汕头、湛江、河源8个市分别举办“阳光高考·赢向未来”全国高校2025广东招生大型公益巡展系列活动,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搭建与招生高校面对面交流的平台。

3月29日,系列活动首站在东莞举行,近30所知名高校超百位招生负责人亲临现场,带来最新招生资讯,面对面为考生、家长答疑解惑。多名高考志愿填报指导专家现场开讲,为考生志愿填报支招。活动吸引了3000多人次到场咨询,现场人气火爆。

■统筹:新快报记者 王娟 ■采写:新快报记者 徐绍娜 邓善雯 ■图片:受访者提供

新兴专业不断涌现 高校招生老师现场解答疑问

当天13时,位于东莞市会展国际大酒店的活动现场陆续迎来了参会家长,很快讲座主会场区便座无虚席,主办方临时增加了座位,满足家长们的参与需求。展位区同样热闹非凡,家长和考生穿梭其中,除了认真翻阅招生资料,还与心仪高校的工作人员交流;高校老师同样珍惜与家长互动的机会,耐心解答专业设置、录取分数、就业前景等问题。虽然最终的招生政策还未确定,但新快报记者留意到,不少高校今年有开设新专业的计划,对专业设置进行优化调整。

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如何选择专业”成为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一名学生的家长分享道:“目前专业的更替速度非常快,今年又有很多新专业招生,但我们对各种新兴专业的了解有限,不确定孩子未来发展情况如何,因此在专业选择上感到比较困惑。”这位家长表示,自己会在孩子学业较紧张时帮忙做好信息收集的工作,帮助孩子选择专业,但最终会根据孩子的意愿做决定。

带着家长关心的问题,新快报记者向高校招生老师进行了咨询。广州大学的彭老师建议,无论是选择文科还是理工科,考生在报考时不要被网络上的声音所影响,认为哪个专业“缺口大”就去报哪个专业,而是要找到可以“跨周期”发展且契合自身情况的专业。他坦言,目前确实需要加强专业方面的指导,但只依靠高校的力量尚不够,希望能出现机制化的平台,从而有更多机会为考生、家长讲解行业动向及专业未来发展情况。

暨南大学的马老师则表示,高校本身也在陆续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不是特别热门的专业招生人数会缩减甚至停招,把计划数调整到热门专业,这种调整是为了适应社会需求。他认为,考生不应该盲目跟随,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如果一个专业很热门,但学生不感兴趣,那也很难学好。其实现在每个专业都很‘卷’,学了某个专业只是帮助学生踏入了一个门槛,人生要走的路还很长,学生未来的发展更多还是取决于自己的不懈努力。”马老师分享道。

多所高校带来最新招生资讯和详细的志愿填报指导

活动当天,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香港大学等近30所高校到场,招生老师在宣讲中带来最新招生资讯和详细的志愿填报指导,场内咨询展位亦有招生老师面对面为考生和家长解答报考困惑和专业问题。

华南理工大学招生老师岳春雷在宣讲中重点介绍了华工广州国际校区和综合评价招生。华工广州国际校区是全国唯一一所教育部参与签约共建的校区、国内首个中西合璧的街区式国际化校区。华工综合评价目前已经开启,招生省、直辖市包括广东、江苏、山东、上海、浙江,招生规模500人,招生专业包括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广州国际校区9个本科专业。另外,华工普通类招生专业(类)有45个,新增电子科学与技术、低空技术与工程、智慧交通和工业设计(中外合作办学)4个专业,新增四大特色工科试验班。

北京师范大学广东招生组副组长王长潇教授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双一流建设学科、优势专业,以及“一体两翼”两校区招生亮点。他特别提到,珠海校区作为北师大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与北京校区一体规划、一体推进、一体呈现、同一水平的南方校区。北师大强基计划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科学、生物科学、历史学、化学、物理学、哲学以及2024年增加的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转专业方面,该校大一、大二学生拥有一次转专业机会,不设转出门槛且可跨文理大类,学生自主申请,经拟转入院系考核合格后即可转专业。

香港大学护理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何牧行则分享了香港大学的优势,并重点介绍了新开办的理学士(护理学)课程。他介绍说,该课程是香港第一个向内地招生的护理学课程,融合国际先进教育理念与香港和内地教育模式,具有跨学科及跨专业教育、跨境合作、英语教学、国际化与全球交流机会等特色,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内地知名附属医院及顶尖医护集团等合作。毕业生除了具备作为专业护士所需的素质和能力外,还具备独立进行社区健康护理需求评估与评价的能力,可以从事临床护理、护理学研究、教育或管理等,多领域发展其职业生涯。

专家支招

摸清规则科学填报 做好规划多元升学

在高考放榜前,如何做好志愿填报准备?怎样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科学填报?针对考生和家长关注的志愿填报问题,活动主办方邀请了卓越教育高考政策指导专家到场开讲,为考生和家长答疑解惑。

有20年从业经验的东莞高考政策研究专家周汉在讲座中围绕一模成绩定位法、志愿填报基本规则和家长必做的志愿准备三方面作了分享。他指出,一模是最贴近高考的实战演练,也是阶段性复习的“诊断书”,学校和学生可根据考试情况来调整教学和学习策略,考生亦可依据一模成绩做升学规划的“初步定位”,以线差法、排名估算法来定位目标高校。

专业升学规划导师王安玲在讲座中介绍了高中生升学的多个通道,重点介绍了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和港澳升学三种方式。王安玲说:“成绩优秀的考生,对基础学科感兴趣或学科能力突出、想冲刺更高水平大学的考生以及有意深造的考生可考虑报强基计划。”她同时提醒,一旦被强基计划录取,则高考普通批次填报的志愿就无效。报考综合评价的考生则要特别留意报名、审核及学校考核的时间。综合评价的院校是进校后再进行专业选择,且转专业的条件相对宽松,给了考生足够的机会。港澳升学方面,可面向内地招收本科及以上学生的香港高校有15所,其中13所高校采用独立招生方式,考生提交入学申请,参加学校组织的面试,由学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和面试表现等其他要求录取。要注意的是,凡被香港13所单招院校录取并经本人向录取院校确认就读的考生,不再参加内地高校的统一录取。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