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春寒难掩笔锋暖 千人共书翰墨香(1)
日期:[2025-03-31]  版次:[A04]   版名:[翰墨青春]   字体:【
■第八届“翰墨青春 传承岭南”广东青少年书画大赛书法大赛现场。

■评委现场点评作品。

■参赛的青少年现场挥毫泼墨。

第八届“翰墨青春 传承岭南”广东青少年书画大赛书法现场赛广州开赛

3月29日,春寒料峭,广州市艺术中学(黄埔校区)内,气氛热火朝天。当天下午,第八届“翰墨青春 传承岭南”广东青少年书画大赛书法现场赛正式开赛。大赛由广东省教育厅指导,广东新快报社、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东省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广州市艺术中学、广东新快报传媒有限公司、新快报书画院承办,学子时空创业(广州)人才管理有限公司、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艺术公益委员会、广州市广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协办,新快报书画院佛山分院支持。

广东新快报社总编辑冯树盛在致辞中表示,笔墨当随时代,书法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既是文字的书写,更是精神的传递,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表达。新快报作为省级主流媒体,一直致力于推动书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通过新快报书画院和收藏周刊等平台,深耕文化艺术,推出了一系列文化项目,如岭南雅韵、岭南大匠、书院广东、文德百家名人大讲坛等。始终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宗旨,充分发挥美育的育人功能,为青少年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文化自信的增强贡献力量。

据介绍,今年是“翰墨青春 传承岭南”广东青少年书画大赛的第10个年头,在广东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大赛参赛人数已突破20万,成为岭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书画赛事品牌。本届大赛共收到全国3万多件作品,其中美术作品近2万幅,书法作品超过15000幅。分别来自广东全省以及北京、广西、重庆、云南、甘肃、安徽、黑龙江等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佛山分赛区见证了400多名青少年的精彩竞赛瞬间;首次开设的深圳分赛区共收到参赛作品1万7千多幅。在总赛区的评选中,美术组有1900件作品脱颖而出,书法组有1300幅作品入选总决赛。冯树盛认为,本届大赛展现了青少年对传统书法艺术的全方位传承,作品题材更加贴近生活、技法更加成熟、表现力显著提升,体现了传统与创新的结合。

■采写:新快报记者 许婉婕 陈福香

■摄影: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

料峭春寒 不阻参赛热情

成语、名人名言、对联、古诗文……大赛的赛题经由组委会精心挑选,参赛选手可选择简体和繁体两种版本进行书写或篆刻。比赛分为儿童书法、美术组(12周岁及以下),少年书法、美术组(13-17周岁),青年书法、美术组(18-35周岁)三个组别,参赛作品围绕“翰墨青春 传承岭南”主题进行创作,反映时代风貌、城市变化、民风民俗、生活学习日常等内容,选题健康向上,传播正能量。

记者在现场看到,为保障大赛公平公正,比赛用纸统一由组委会提供,每位选手限两次书写机会。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专职副主席颜奕端表示,省书协在省文联纪检部门的监督下,以抽签的方式选派出九位终审评委,也展示了主办方对赛事公正严谨。广东新快报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波、广州市艺术中学副校长朱文丽向九位评委颁发了总决赛评审委员证书。

中午1点半,广州市艺术中学的校门外已经人头攒动,从广东各地甚至全国各地奔赴而来的参赛选手和家长,已经在签到处排队签到并候场比赛。

赛场内,参加书法项目的选手们,提前开好笔、折好纸,静静等待比赛开始;选择篆刻项目的选手们,正襟危坐,在篆刻石上画好格子,随时准备开始。下午3点,开赛信号一发出,大家或执毛笔,或举刻刀,楷书、隶书、篆书……各挥所长。

钟情翰墨 少年刀笔初成

佛山市三水区博文小学麦倩文从七岁开始学书法,一年级时语文老师的书法启蒙让她爱上了这门艺术。“我每天下午在学校上晚托时写完作业,回家吃饭后就练习书法。”麦倩文告诉记者。六年级的她正面临着“小升初”,但依然每天练习书法。

比赛现场,记者远远就被两个认真进行篆刻的小朋友吸引了。10岁的罗鑫睿将现场篆刻的印章蘸上印泥,盖在钤印纸上;再往印蜕背后小心翼翼地涂上固体胶,盖上一张纸巾,受力均匀地按压,让印蜕紧紧地粘在参赛纸张上,最后写上自己的姓名和年龄,完成了参赛作品。罗鑫睿和同桌参赛的陈佐伊是篆刻学习班的同学。“我听到妹妹在篆刻时的声音很好听,所以我也想学。”罗鑫睿说,“我都没想到我会被选中来参加这个比赛,很开心。”陈佐伊则是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了解并喜欢上了篆刻这门艺术。

跨越山河 为梦千里赴穗

“我们练习书法的本意是想让孩子写一手好字,没想到她坚持了七年,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姚昊彤的爸爸告诉记者,孩子12岁,已经获得不少奖项。在去年的“齐鲁访碑”第十二届青少年书画现场大赛中,姚昊彤的王宠小楷得到一众评委的肯定,以968.75分的高分获得“特别金奖”。

据了解,姚昊彤学习过不少书法风格,颜真卿的大楷,王羲之、文征明的小楷等。而当她遇见明代书法家王宠的小楷作品时,一下子就被那旷适疏宕、气韵超逸、婉丽遒媚、古拙中自得妍巧的特点所吸引,遂决心潜心研习,练出自己的风格。

“学习书法对我的语文学习帮助很大,书写的美观程度对我平时的作业和考试也是很好的加分项。”对于取得的成绩,姚昊彤表示这是自己深入学习书法的动力之一,但她也谦虚地表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还需要继续努力”。

来自安徽的阚广易瘦高个头,皮肤黝黑,这是长期足球训练的“成果”。10岁的他虽然练习书法才一年多,但在比赛中却是个“老手”,妈妈透露他经常投稿参加比赛,光去年就参加了十几个书法比赛,并获得“不错的成绩”。

“我很喜欢书法,周末可以花一整天的时间去练习。”阚广易说,他一周在书法上的练习超过10个小时,从中感受到书法的乐趣,他认为,书法练习培养了自己的专注力,这对其他学科的提升也有促进。

阚广易妈妈表示,这次来广州是第一次参加书法现场赛。他们此前了解到这个比赛很正规、专业,虽然路途有点遥远,但考虑到现场赛更能锻炼孩子的临场创作能力,为此不惜花费几天时间提前来准备。这几天还抽空品尝了广州的早茶、粤菜等美食,还带孩子游玩了长隆、广州塔等景点,也是一趟快乐而充实的广州行。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