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让“流量”变“留量” “公园式”商业重构城市消费及公共服务空间(1)
日期:[2025-03-31]  版次:[A10]   版名:[财眼周刊]   字体:【
■正佳广场

▲天环广场

▲天环广场

▲云门NEW PARK

■四海城


黄以仁在《公园考》中提及:“一国之花,都市也。都市之花,公园也。”公园对于城市的影响不言而喻,如今,也正在影响城市商业。

在天河路商圈钢筋水泥封闭的购物中心打造出一个“竖”起来的4A级景区的正佳广场、购物中心中的“顶流”天环、云门NEW PARK、四海城,还有接下来即将亮相的聚龙湾太古里、万博长隆K11 Select……记者在广州走访发现,随着城市“微度假”兴起,广州商场在拼面积、拼装修、拼品牌、拼业态之余,“公园化”比拼渐成主流,不仅项目自身实现了“丁财两旺”,还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城市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陆妍思

■图片:新快报记者 观显峰

(部分为受访者供图)

“公园式”转型典范

1

在商场里建了一个景区

推进“公园式”商业转型,正佳广场算得上全国业界执牛耳者。

2016年,拥有吉尼斯世界纪录深海实景展缸的正佳极地海洋世界开门迎客。在当时,以牺牲掉巨大商业面积的租金收入为代价,斥巨资在封闭购物中心建造海洋馆这一“创举”,并不被业内完全理解。

广州正佳集团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谢萌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在正佳造一座海洋馆的想法源于2013年,彼时大量商品交易转到互联网,线下零售受到巨大冲击,他认为线下商业体必须转型,因此带队出国考察。

“在埃菲尔铁塔下的小海洋馆里,一个金发小女孩隔着鱼缸在跟一条鱼对话,这个场景深深地打动了我。”谢萌说,他又去看了大英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皇家植物园和剧院街等著名的地标场所,发现这些项目能给人带来心灵上的满足。

“人其实是由两半组成的,一半物质,一半精神。有些线下体验是线上购物取代不了的。”于是,谢萌决定转变过去划格子招商收租的思维定式,将购物中心打造成让人们情感交互,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复合型社交平台。

正佳广场的“公园化”独特之处,是突破了传统商场的“容器式”思维,不是简单摆放绿植或设置休息区,而是通过空间叙事重构场景逻辑。在42万㎡的商业空间封闭购物中心空间内,正佳广场构造了一个独特的“垂直自然系统”:2F极地海洋世界,4F的“野性城市”非洲动物标本展,5F是以广府非遗为主题的广正街;6F集结了科学馆、天文馆、自然科学博物馆;7F则建造了国内首家室内空中热带雨林馆。在挑空中庭里,还打造了落差80米高的天兔艺术涂鸦大瀑布。2023年,华南首个拥有真冰真雪真企鹅的室内冰雪乐园、正佳星球酷跑卡丁、赛博运动空间先后开业;2025年,8米高的赛博巨兽——正佳赛博神牛“犇犇”全国首秀、夜间文化新地标赛博天街亮相。这种“立体自然矩阵”能让消费者在城市中心即可一站式地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社交,零距离接触自然、感受生物多样性,形成独特的“生态商业共生体”。

2

公共空间+商场成“顶流”

戴德梁行《2024全球公园商业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全球公园式商业项目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8%,显著高于传统购物中心(3.2%)。

随着“公园商业”概念兴起,不少购物中心从项目规划伊始就将“公共空间+商场”结合,引入公园式的开放空间、生态景观,成为大受欢迎的“顶流”商业体。

相比起传统的盒子型封闭购物中心,天环广场打破“围墙”的设计定式,从空中俯看天环整体建筑犹如跃动的双鱼造型,建筑更保留大面积开放式户外空间,在设计理念中植入广州“花城”的概念,配合层叠起伏的多层次绿化景观,东西两侧天台花园融合不同的主题活动及体验,如西区天台花园打造大湾区首个地中海风格迷你小镇——天空之城,将天台转化为更具真实感、氛围感的花园式社交空间;东区天台花园,曾带来“新春市集”“春日花园市集”“劳动节不劳动市集”“发酵花园市集”“POPKET市集”等一系列活动,构建多元体验场景。

天环还在南广场打造“萌宠乐园”,以“宠物课堂”为灵感设计,为“毛孩子”带来更多样化的游乐社交体验,并设置了自助宠物喂食区、直饮水区等宠物友好设施,从细节之处打造人宠舒适的休闲社交氛围。

3

自然与商业互融成“景”

作为广州北唯一的超50万平方米商业综合体,2018年底开业的云门NEW PARK采用在当时十分创新的“MALL+PARK”的商业模式,除设置10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云门”、独栋街区式主题商业、五星级酒店外,还打造了1.6万平方米的文体中心“云悦”、1.7万平方米的特色开放式下沉广场“云里”、1.6万平方米的品质生活体验空间“云集”以及1万平方米的休闲主题公园“朵园”等,通过连廊天桥、地下通道、三首层等设计将不同功能空间连接成一个整体,通过自然景观与商业的相互共融,为消费者打造独特的公园式购物创新体验。

位于番禺华南板块的万博CBD核心位置的四海城,总建筑面积为38万平方米,利用项目天然半山地貌,打造“退台式”立体空间结构。从39米高的山顶公园向下延伸,形成层层叠落的园林景观与商业空间交错布局,实现“垂直公园”概念,商场内大量运用绿植、水景与艺术装置,如枯枝艺术园区与丛林景观结合,营造沉浸式自然氛围。

四海城更通过“垂直动线”串联恐龙公园、马术、儿童公园、山顶公园、卡皮巴拉乐园多个主题乐园,形成亲子与年轻客群的沉浸式游玩动线。商圈公共空间更定期举办艺术展览与自然科普活动,强化“寓教于乐”的消费场景及游乐体验。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