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让深圳艺术市场更活跃
日期:[2025-04-06]  版次:[A07]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人物介绍 夏季风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创始人、馆长。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参加2025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主画廊单元。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参加2025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主画廊单元。

▲黄宇兴作品《雷惊天地龙蛇蛰》 2023 布面丙烯、油彩、金箔 (成交300万元人民币)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创始人夏季风: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已经举办了十二届,所谓“十二年一循环”。在巴塞尔艺术展举办之后的十余年间,对内地艺术市场影响到底有多大?对比内地的其他艺博会,它的优势有哪些?

北京画廊协会前会长,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创始人、馆长夏季风接受新快报收藏周刊专访时表示,其机构连续九年成为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参展商,也见证了随着巴塞尔艺术展的开启,内地艺术市场的发展过程。而其机构也从北京总部一个点,现在已经拓展到上海增设了两个空间。蜂巢曾经在深圳华侨城创业园区也开设了一个空间,后因故关闭,夏季风透露,在未来,不排除在粤港澳大湾区重启空间的可能。

1

让内地画廊机构、艺术市场

更全面地跟国际接轨

收藏周刊:巴塞尔艺术展在香港已经开办十余年,这对内地的艺术市场影响到底有多大?

夏季风:回头来看,我们也已经连续九年参加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了。

巴塞尔艺术展应该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艺术博览平台之一,先后在巴塞尔本土、迈阿密、中国香港等地设立艺术展,每年举办的规模和影响力都非常惊人。

从主办方巴塞尔的角度看,我认为它的布局和规划相当明确,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是面对亚洲市场,巴塞尔本土的艺博会是面向欧洲市场,迈阿密巴塞尔则针对美洲市场。虽然参展画廊来自世界各地,但在不同地方的举办,还是有一定的侧重和倾向性。

在我看来,在香港举办巴塞尔艺术展,对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推动作用是非常大的。它每年精挑细选参展商,把全球最重要的、最具影响力的画廊集中在一起,能让内地的画廊机构、艺术市场更全面地跟国际接轨。

对蜂巢当代艺术中心而言,它带来的机遇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我们会把作品通过香港巴塞尔艺术展销售到全球各地,尤其是欧美的一些国家,包括重要的基金会、收藏家和美术馆。另一方面,除了市场的商业行为之外,也为我们的艺术家提供了更多让全球同行了解的机会,包括国际上的美术馆馆长、策展人、基金会代表等。在艺博会上,我们合作的不少艺术家都被他们邀请到对方的场馆做展览,也就是说,参展巴塞尔艺博会能让我们获得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收藏周刊:如果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对内地艺术品市场也产生直接影响,深圳是否受益最大?

夏季风:因为地缘关系,毗邻香港,毫无疑问在内地的艺术市场中,深圳是最大的受益者。

在香港巴塞尔之前,深圳的艺术市场相对较弱,但现在发展得越来越快,尤其是画廊也越开越多。这几年深圳还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同期推出了艺术周活动,很多国际藏家或者内地藏家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期间,都会顺道到深圳参加艺术周,一举两得。总而言之,我认为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对内地市场影响最大的地方是深圳,它让深圳艺术市场变得更活跃、也更有活力。

2

每年交易业绩持续获得提升

收藏周刊:蜂巢当代艺术中心曾在深圳开设过空间,后来因疫情原因关闭而没有继续,您也透露在未来将会在北京上海以外的地方增设更多空间,那还会考虑再来广东吗?

夏季风: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内艺术市场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板块,不管是深圳还是广州,都是具有非常深厚市场基础的城市。无论是财富积累,还是教育水平,乃至对文化的认知,我认为在全国都是较为少见的。

所以,从我们的战略规划来讲,在粤港澳大湾区肯定有空间会落地,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可选择的城市就可能包括香港、广州、深圳。

收藏周刊:不少业界人士认为,上海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跟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对比,感觉距离在拉近?

夏季风:没错,虽然内地的艺博会行业起步时间较短,但正如其他产业一样正在迎头赶上,速度非常快。尤其是内地比较重要的两大艺博会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和ART021,它们跟国际上重要的艺博会之间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小,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除了本土的画廊特别踊跃地参展之外,它们也吸引了非常多的国际上的重要画廊,这对于国内艺术生态环境和市场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收藏周刊:但是,这两年对香港巴塞尔艺术展表示“没惊喜”“平庸”的声音越来越多,您怎么看呢?

夏季风:关于对巴塞尔艺术展的观感,可能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和看法,或许这跟个人的身份背景、出发点、诉求等都有微妙的关系。但作为参展商,我们的感受相对比较直接,起码每年在交易业绩上、在影响力上,是持续获得提升的。比如与去年比较,今年的销售业绩就提升了一大截。

当然,艺术展的定位毕竟是一个商业展会,它跟以学术作为追求方向的双年展模式显然不一样。通常在威尼斯双年展或上海双年展上看到一些实验性较强的作品,例如大体量的装置、雕塑、录像等作品,的确在艺博会上较少见到。从商业角度来讲,这些媒介的作品相对小众,而被市场和收藏家更容易接受的则是架上绘画。因此,与双年展不同的是,艺博会上绘画类作品比重较大,我觉得这是符合艺博会的现实和商业逻辑的,同时也让艺博会和双年展避免了同质化的尴尬。

试想,如果把巴塞尔艺术展做成一个双年展模式,显然也是一件奇怪和不明智的事,这不仅容易与双年展趋同,也跟商业市场的方向是背道而驰的。事实上,不同的展事承担了艺术不同的方向和角色,从而构成了艺术生态的丰富性。学术重要,商业也重要。

3

不能单以业绩来评估

艺术展或者市场好坏

收藏周刊:有观点认为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画廊虽然名头都很大,但是似乎很多都没有把自己最有代表性的藏品拿出来?

夏季风:难免会有这种现象,出于对市场以及地域、文化差异的判断,每家画廊带什么样的作品参展,其实都有自己的考量和规划。但我相信每家画廊在面对如此重要的艺术展,都会全力以赴。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可能一些性价比较高的作品更便于销售。另一个方面,有些重要的艺术家或许另有展览计划,在当季无法拿出新的重要作品参展,这种情况也有存在。就我们而言,今年就有几位艺术家,因为即将有大型的个展举行,就无法参展本次艺术展。

收藏周刊:你们今年参展的销售比去年明显要好,能不能透露一下大概销售额多少?

夏季风:我们今年在香港巴塞尔的销售接近1000万元,这个成绩对于我们来说不算好但也达到了预期。根据今年的情况,我们明年可能会在艺术家参展阵容和作品选择上,都会提前作一些调整,期待明年能获得更好的效益。

收藏周刊:会往哪个方向调整?

夏季风:市场在明显回暖,希望明年能带去一些更为重要的作品参展。

收藏周刊:在内地的其他艺术展有试过销售额过千万吗?

夏季风:有的,我们去年参展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和ART021艺博会,两个展会的销售额各自都超过了千万元。但显然不能以此来评估艺博会或者市场好坏的标准,比如我们在ART021艺博会上的展位就比较大,相当于香港巴塞尔展位的两倍,应该也是ART021艺博会参展机构中最大的展位之一。展位的大小也是决定销售额高低的重要因素。

收藏周刊:能否理解为,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优势在于,除了能够产生不错的销售额之外,它还可以提供更多国际平台的资源?

夏季风:是的,实际上可能还有另外一点,即入选巴塞尔艺术展的主画廊单元,多少也是这个国际重要艺博会对于画廊品质和影响力的认同。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实习生 乔柯羽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