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清远市阳山县大崀镇坚持党建引领乡村绿化,深化“五抓一带头”,抢抓春季植树黄金季节,强化“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全民参与、长效管护”,组织开展爱绿植绿护绿兴绿主题党日活动,广泛组织发动群众,在全镇掀起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的热潮,描绘“村新、路绿、景美”的绿美乡村新画卷。
■新快报记者 方轶
科学谋划布局,绘好施工图
大崀镇党委充分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及时组织召开镇领导班子会议、乡村绿化工作专题会议,制定《大崀镇2025年乡村绿化工作方案》,对全镇新一轮绿化工作进行统筹谋划,明确推进绿化工作的时间节点、重点任务,全流程保障乡村绿化工作顺利推进。
各级党组织结合“党群连心访万家”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进村入户摸查辖区边角地、闲置地情况,摸清“在哪里种树”、谋实“种什么树”、明确“种多少树”。通过召开每周工作例会、党员大会、村民小组长会议、乡贤座谈会等方式,共同商讨制定村庄绿化工作计划和绿化示意图。通过广泛听民声、汇民智,盘点土地资源,破解绿化难题。
坚持示范引领,带头添新绿
坚持“串点连线成片”,将绿美乡村建设与农房品质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风貌提升、乡村民宿发展有机融合,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绿美示范点建设,推动乡村因绿而美、因绿而兴、因绿而富。松林村在欧屋路口到水圳头沿线及周边种植桂花、铁冬青、红继木、三角梅等600株苗木,大力推进乡村绿化精品线路和示范点建设,确保每个村小组均有一个以上绿化示范点、其余村至少有一个村小组打造形成绿化示范点。截至目前,大崀镇已规划建设绿美示范精品线路1条,整村推进乡村绿化示范点1个、村级绿化示范点15个,做到添色、见美、增效共进。
同时积极联系市科学技术局、市检察院、县委组织部、县水利局、阳山韩愈中学等联建共建单位及工商联、新企联等的支持,统筹企业、商会、乡贤等社会力量参与绿化工作,建设打造“乡贤林”“企业林”“统计林”“青年林”“巾帼林”“常青林”“人大代表绿美长廊”等主题林。
深入开展宣传,广泛聚合力
为加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大崀镇充分调动村民群众、返乡大学生、乡贤等群体参与积极性,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乡村绿化宣传和认捐认种活动。
线上通过微信群、朋友圈转发各种倡议书,引导呼吁各类群体投身乡村绿化行动;开设乡村绿化专栏,对添绿、护绿动态进行定期汇总宣传,形成“人人爱绿、积极植绿”的浓厚氛围。线下结合“平安夜话”“阳禺夜话”活动,镇村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开展乡村绿化宣传,利用春节返乡契机发动党员干部、企业、乡村能人为乡村绿化工作出谋划策,参与认捐认种,多渠道筹集绿化资金。截至目前,大崀镇党员干部与村民共同植树17场。
强调栽管并重,做到持久绿
“三分种树,七分养护”,为切实做好植树“后半篇文章”,大崀镇构建“党建引领、全域推动、常态长效”的绿美乡村建设机制,努力做到扩绿、兴绿、护绿并举。
大崀镇制定《大崀镇乡村绿化管护工作方案》《大崀镇“五员”管护责任机制》,建立“村到组、组到户、户到人”网格化管护长效机制,将乡村绿化管护工作纳入49个网格进行管理,形成覆盖全镇8个行政村的网格管护体系,常态化对苗木做好浇水施肥、修剪整形、虫害防治等工作。采取“村供树苗+群众自种”模式,免费为群众发放树苗,并安排种植技术员开展种植指导,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自主栽种树木,扮靓家门口“四小园”生态空间,激发群众参与乡村绿化的主人翁意识。同时结合“积分制”“村规民约”等制度,将植绿护绿纳入积分制内容,以积分兑换实物或服务的方式,把绿化管护由“任务”变为“奖励”,既节约了管理成本,又提升了管护效能。
截至目前,大崀镇已种植桂花、银杏、紫薇、香樟、黄花风铃木等乡土经济树种2.17万株,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种植任务,全镇上下齐心协力绘就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绿美乡村和美画卷,为推动生态振兴,实现乡村振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