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动画导演陆锦明:
随着AI技术的日益普及,近期互联网上越来越多通过AI生成的经典动画风格视频,这对于原作者,是否属于侵权行为?面对AI技术的发展,动画制作者可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AI在动画制作中的应用又如何?
作为广州本土的原创动画《猪猪侠》,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较强的IP效应,在去年,他们更联手广州美术学院,推出了原创动画电影《落凡尘》。在面对AI技法的发展与时代的变革,他们有哪些应对措施?又将往哪个方向探索?
日前,作为《猪猪侠》的导演之一——广东咏声动漫副总裁陆锦明接受新快报收藏周刊的专访,围绕上述问题一一剖析。
作为原创动画人, 责任是创造更多原创作品
收藏周刊:随着AI应用工具的普及,生成图像越来越便捷,近期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知名漫画家风格(诸如宫崎骏、鸟山明)的AI生成视频,因而引起了漫画家或动漫制作者应如何维护自己权益的话题,对此,您怎么看?
陆锦明:我们也时刻关注AI的发展。尤其近期英伟达、斯坦福等机构联手用TTT(测试时训练)打造了一分钟视频生成器,把《猫和老鼠》的经典形象重新生成了新的剧情,对此,我也在思考,未来是否真的只需要训练AI,就不用人工制作动画?但我又深一层思考认为,或许未来动画公司应该更精准地创造新的内容,而已有的内容对于AI的应用,应该更像是开源或封闭的选择问题。
只要我们对自己的IP有足够信心,开源之后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IP的传播与普及。
收藏周刊:你们目前在创作过程对AI技术的应用情况如何?
陆锦明:从文生视频和图生视频这个环节看,AI给到的参考可以达到七成左右。在没有AI之前,我们的参考图通常是静态的绘画。但现在,可以让AI把整个场景的氛围乃至镜头感生成为一个动态视频,当然,我们并非直接用,而是作为直观的参考,这样的好处是信息传达更精准以及很好地提高了制作效率。
收藏周刊:《猪猪侠》作为广州本土的原创动画,目前已经形成了鲜明的风格,你们会不会授权给AI平台做素材训练?
陆锦明:对于AI领域,我们考虑的可能不是授权问题,而是对二次创作上的内容限制。如果是十几秒的短视频,对我们IP的再次传播是有利的,但如果生成具有故事性,时间较长的视频,那则超出我们允许的范围。
声优老师的声音不能作为AI训练
收藏周刊:但据我所知,“创作风格并没有被纳入到保护范围”,现在AI可以通过把某个形象改头换面,但风格依然能让人看出跟原来的接近,这种情况似乎很难维权?
陆锦明:据我了解,从形象的相似度上看,常人看起来能感觉明显相似并让人产生了对应品牌的联想,这种情况也存在侵权风险。
收藏周刊:面对AI的来临,作为动画人还会担心哪方面被侵权?
陆锦明:目前在这方面的法律确实仍然缺乏。但动画人物背后的声优老师的声音是不能作为AI训练的,这在跟我们的协议中就有过明确,如果他们的声音被AI平台窃取并应用在其他地方,就显然是侵权了。
收藏周刊:对于AI应用得越发便捷,生成全新的漫画形象也越发容易,AI技术的发展,到底对动画人影响几何?作为动画人,应该如何应对这样的技术变迁?
陆锦明:目前的AI技术还有待提升,有些逻辑问题目前还没完美解决。如果你留意的话,其实我们目前看到的所有AI视频,那种“AI味”都会很重,但大家都知道是AI生成后,就毫无意义了。但随着AI的发展,会更加明确动画人作为创作者的角色,而非生产流程的工人。
但通过AI的应用,整个动画制作效率会明显提升,是几何级的加快,反过来说,对动画人员的需求确实会减少,现在一个人,可能可以胜任过去两三个人才能完成的工作。短期看,我们的动画人才结构发生了变化,但长期看,由于AI介入之后的高效,或许对未来动画作品的丰富性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广东动画电影人才缺乏
收藏周刊:在您看来,广州动画发展的土壤如何?
陆锦明:广东是中国动画电影市场最好的一片沃土,第一我们有非常好的政策,广东是全国动画电影的一个票仓,意味着我们的电影专项,用于支持电影事业发展的资金和政策是非常好的,每年有全年不间断的动画电影的大礼包向我们的企业发送。广东是制造业大省,全国80%以上的授权产业在广东,把我们优质的电影IP产品化,通过产品走到世界各地,我们有东莞潮玩之都,澄海玩具之都,产业链配置是非常齐备的,对于影视产业,从前端找资金,中端找制作,后端找产业都是一个非常好的优势。
收藏周刊:从动漫产业总产业的角度,广州一直在前列位置,但近年的动漫或游戏爆款,都没有出现在广州,这是什么原因呢?
陆锦明:这个要根据广州或者广东此前的动画产业结构情况来看,在很长一段时间,动画衍生出的玩具产业其实是支撑动画行业的产业支柱,但随着出生率的低下以及儿童娱乐点的转移,玩具在儿童产业上正慢慢退潮,整个动画行业也在转型升级。包括我们的动画内容也不断拓展,从儿童领域向青少年以及成人方向发展,去年我们出品的本土动漫电影《落凡尘》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未来,我是很有信心广州能诞生出爆款的动画作品。
收藏周刊:在您看来,目前广州的动画或动漫行业,想要诞生爆款的作品,要在哪些方面着力?相应的扶持政策还是人才培养等?
陆锦明:要诞生爆款的动画电影作品,确实有很多维度的因素。目前广州或者广东来看,动画电影人才确实比较缺乏,虽然我们也有像广州美术学院等优秀的人才培养学校,但至今还没有一所本土的电影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要加大力气。此外,在政策端,可以通过设立“文艺精品创作专项基金”加大对原创项目的支持引导,吸引优秀的创意人才落户广州;通过设立“动漫影视创投基金”,重点投资广州动画项目,为广州动画的融资提供助力。
收藏周刊:现在复盘看,您会如何总结去年与广州美术学院合作推出的动漫电影《落凡尘》?可以总结怎样的探索经验?
陆锦明:《落凡尘》是一个纯原创的IP,探索这样的作品,可以说我们是选择了一个比较高难度的切入点,因为现在比较热门的动画电影几乎都是基于传统中耳熟能详的角色,要么就是神话传说、要么就是西游记,或者李白、杜甫等。
我们选择纯原创的路是一条很难的路,但我们认为这是一条必须要有人走的路,《落凡尘》作为我们尝试的第一部原创电影,能让大家知道,原来广州也能做这类原创动画电影,这对于我们,已经算是成功了,包括另一部原创动画《雄狮少年》,能够诞生两部极具原创性而且制作水平如此高的电影在全国是少有的,这体现了我们广州“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大家都明知这条路很难走,大家都明知选择做耳熟能详的神话历史人物可能更容易获利,但我们这里的动画企业没有这么做,而是作探索、做原创,要开拓一条全新的路。
《落凡尘》中的金风玉露,《雄狮少年》的阿娟,都是独创的角色,如果这些角色慢慢能被接受,那后面的“长尾价值”将会更大,因而,在这里做动画,不仅仅只是做一部电影,我们更希望的是做一个IP,做出我们本土的“迪士尼”。
收藏周刊:在未来,你们还将计划推出类似《落凡尘》这样的动画电影产品吗?
陆锦明:我们依然会坚持在东方神话传说的基础上,探索更多的新的原创作品。目前《落凡尘2》也已立项,同时东方传说系列作品《凤凰与我》也在制作中,预计2027年上映。
人物介绍
陆锦明
知名动画导演,现国家级重点动漫企业集团——广东咏声动漫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导演,曾获国家广电总局优秀动画创作人才奖。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实习生 乔柯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