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上天入海!“鲲龙”AG600获市场“准入证”
日期:[2025-04-21]  版次:[A07]   版名:[科学]   字体:【

■颁证现场。通讯员供图

■AG600飞机在四川西昌开展典型灭火场景验证试飞科目(2023年6月摄)。新华社发

为全球起飞重量最大的民用水陆两栖飞机

4月20日,我国首次按照中国民航适航规章完全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标志着全球起飞重量最大的民用水陆两栖飞机通过了严格测试和验证,研制取得圆满成功,获得市场“准入证”。

■新快报记者 李红云 通讯员 齐学梅 珠轩

可载水12吨,灵活执行灭火等任务

AG600飞机是为满足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和国家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迫切需要而研制的重大航空装备,是全球起飞重量最大的民用水陆两栖飞机。它同时具备飞机和船的特征,能上天、能入海,最大起飞重量60吨,可载水12吨,可以灵活执行灭火、物资转送、通信中继等多种任务,是一个多用途的大型航空装备平台。

通过AG600的研制,我国建立了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设计、生产制造、系统配套、试验试飞、保障服务体系,使我国具备了自主研发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技术和工业能力,实现了我国民机产业发展在大型特种用途飞机领域的历史性跨越。

AG600距离交付使用还有多远?

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及民航法相关规定,航空器必须取得适航证才能投入运行。适航证件分为“TC”(型号合格证)、“PC”(生产许可证)和“AC”(单机适航证)。 AG600此次取得的型号合格证主要用于证明航空器的设计是符合适航标准,可以理解为通过了“毕业考试”,取得了“毕业证”。

在获颁型号合格证(TC)后,AG600还需要获取生产许可证(PC)和单机适航证(AC),在交付给最终用户后还需要对用户开展人员培训、维修培训等方面的工作,确保航空器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据了解,下一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将瞄准满足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和国家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迫切需要,持续推动AG600飞机系列化发展,进一步构建航空应急救援服务体系。

“回想起我们研制团队陪伴呵护AG600飞机从蓝图到适航的点点滴滴,为保障型号顺利取证全力攻坚的日日夜夜,我除了感动,更多的是感谢。”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AG600飞机型号总设计师黄领才回忆起那些与团队并肩奋战的时刻,眼含热泪,十分动容,“今天是凝结了无数人心血的里程碑,更是新篇章的第一页。未来我们会继续为AG600飞机的实战应用加倍努力,为完善国家应急救援体系不懈奋斗。”

数说AG600飞机

●长38.9米

●高11.7米

●翼展达38.8米

●最大起飞重量60吨

●载水量12吨

●最小平飞速度每小时220公里

●最大实用航程4500千米

●最低作业高度在树梢上方30至50米

●设计使用升限7600米

我国为何需要AG600?

据新华社电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表示,AG600飞机的成功研制填补了中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空白。AG600即将肩负国家应急救援使命,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能快能慢、能高能低”适合森林灭火

“AG600飞机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标志着中国具备了自主研制世界最新一代民用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能力,为中国民机产业化发展积累了自主关键核心技术、适航验证能力并培育了民机产业配套。”AG600系列总设计师黄领才说。

中国辽阔的国土上有着极为丰富且复杂的地形,需要一型任务能力覆盖全疆域的大型特种民用飞机。AG600飞机的设计定位是满足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和国家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需求的现代化航空救援装备。

“AG600是能游泳的飞机,也是会飞的船。”黄领才说,它拥有飞机的上半机身和船型的底部,机翼两侧各挂一个4米多长的浮筒,以防止飞机水面漂浮和滑行时侧向倾覆,保障安全。

据介绍,AG600的最小平飞速度为每小时220公里,最低作业高度在树梢上方30至50米,设计使用升限达到7600米。这型“能快能慢、能高能低”的大飞机可在森林火灾现场上空的低空慢速飞行来投水灭火。

争取今年10月实现交付

“中国通过自主研制AG600飞机全面突破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研制的关键核心技术,完整建成大型水陆两栖飞机专有技术体系,并且带动民机产业链和供应链自主创新、自主研发和自主保障。”黄领才说。

AG600飞机研制通过全国22个省市、292家企事业单位和16所高校的大协作、大攻坚加快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了全机机体结构、发动机及关键系统100%国产自主配套。

自2009年启动研制,AG600飞机历经十五年研制历程。AG600于2017年12月在珠海实现陆上首飞,2018年10月在湖北荆门实现水上首飞,2020年7月在青岛实现海上首飞。2023年6月,AG600具备执行灭火任务能力。

“中国工业体系和航空工业、民机适航审定事业的协同创新发展,赋予了航空人自主成功研制大型特种民用飞机的底气,支撑它强大的多类型救援场景任务能力,进而通过严谨科学的适航审定保证它的安全可靠。”黄领才说。

AG600飞机的研制也为中国民机适航审定积淀了标准和技术的创新实践。据悉,AG600创造了中国民机试飞平均每月25架次、单月最高55架次效能新纪录,也创建了自主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符合性验证方法、审定标准规范,支撑中国国产民机适航体系升级。

获颁型号合格证开启了AG600飞机奔赴星辰大海的新起点。据悉,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将力争在2025年8月底前实现AG600飞机生产许可证的取证,并在10月实现交付。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表示,将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新起点,加快AG600飞机型号系列化和谱系化,全力推动建立以AG600为龙头的国产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运营和服务能力,保护青山绿水,助力高水平“平安中国”建设。

AG600“取证之路”

2012年

提交

型号合格证

(TC)申请

2016年

在珠海金湾

总装下线

2017年

在珠海机场

陆上首飞

2018年

在湖北荆门

水上首飞

2020年

在山东青岛

海上首飞

2023年6月

具备执行

灭火任务能力

2024年7月

获得首个型号

检查核准书

2025年2月

全面完成

审定试飞

2025年4月

获颁

中国民航局

型号合格证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