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共设立5000万元算力券、设立总规模不少于50亿元的人工智能基金群、发布首批32个AI+制造业应用场景城市机会清单……4月23日,东莞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滨海湾新区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发布会举行,集中推介东莞发展人工智能的思路举措、政策环境和平台基础,大力推动东莞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快报记者 杨英杰
诚意满满:5000万元算力券+50亿元人工智能基金群
会上正式发布助力东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五个一”重要举措,为东莞人工智能产业从“起飞”到“腾飞”蓄势赋能。根据规划,东莞力争到2027年可调度使用智能算力规模10000P以上,打造10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引进培育300家以上人工智能重点企业。东莞提出“五个一”具体举措全面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科技创新,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
一是发布一批“算力券”。东莞三年共设立5000万元的算力券,对制造企业、软件企业、高校院所等通过东莞市人工智能算力服务平台租用市内外智算资源的,按不超过实际服务额50%给予每年最高100万元的资助。东莞“算力券”的发布,能够普惠到中小企业,支持平台型、龙头型和链主型企业,推动千行百业参与到各类模型的建设,让更多企业和科研院所“敢用、能用”智能算力。
二是发布一批算力提供商。为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底座,扩大智能算力供给规模,东莞正加快建设“1+1+N”算力供给体系,高水平建设1个人工智能算力服务平台、1个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调度N个市内外优质智算资源。具体包括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大湾区(东莞滨海湾)智算中心、开普云、安华等本土算力提供商,以及深圳鹏城云脑、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韶关数据中心集群等市外算力提供商。同时,东莞将重点对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全国智能算力资源,满足各类企业算力需求,“莞”够“莞”用。
三是发布一批AI应用场景。东莞聚焦制造业全链条智能化升级,依托企业实际需求精准施策,精心梳理并发布首批32个AI+制造业应用场景城市机会清单。首批应用场景的推出,将有助于构建“千企千面”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库,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标杆模式。接下来,东莞还将引导链主企业、龙头企业为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提供坚实的供应链支持,优先将场景创新成果在供应链体系内推广应用,每年精心遴选出10个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对纳入国家级、省级的典型应用案例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资助,到2027年全力打造出10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四是发布一个基金群。东莞将设立总规模不少于50亿元的人工智能基金群,通过股权投资、资产并购、产业联动等方式,聚焦投向三大核心领域:一是AI软件与算法创新,夯实技术底座;二是AI硬件与算力基础设施,筑牢产业根基;三是具身智能、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关联领域,突破关键产业链环节。
五是发布一个政务AI数字人——“小莞”。“小莞”是政务智能客服,不仅接入了DeepSeek,还搭载了东莞市专属知识库,全天候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政策解答和办事引导。“小莞”借助最新的AI技术,可以更优质、更便捷、更智能的服务助力企业、服务市民。
赋能燃烧:打造AI领域的广东创新发展试验区
会上,《关于支持东莞市滨海湾新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印发,从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产品革新产业发展、加快千行百业智能升级、完善智能基础要素体系、强化产业资源服务支撑、加强伦理研究制度创新、打造多方交流合作平台等方面予以支持,大力支持东莞滨海湾新区发展人工智能。
记者现场获悉,这一重磅政策是省工信厅第一次针对新区制定的专项政策。《措施》明确,支持将滨海湾新区打造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广东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国应用赋能示范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级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助力广东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区建设,加快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措施》还对智能基础要素体系、产业资源服务支撑、伦理研究制度创新、交流合作平台打造等予以指引,深度赋能滨海湾人工智能发展,并从强化产业资源服务支撑、加强伦理研究制度创新、打造多方交流合作平台等方面支持人工智能发展。
动作频频:大湾区(东莞)人工智能联盟正式成立
大会现场,华为、vivo、OPPO、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铁塔、开普云、文一集团、东莞交投集团、东莞数字集团、大湾区大学、东莞理工学院、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工信部五所、琶洲实验室、智能制造研究所、东莞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究院共18家单位在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签约,标志着大湾区(东莞)人工智能联盟正式启动。
据悉,联盟在东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成立,旨在依托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基地,整合产业链资源,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与技术的创新及应用,增强行业内的合作与竞争力,构建产业、科研、技术等多方协作的生态圈,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平台。联盟由华为、OPPO、vivo担任轮值理事长,联合超60家人工智能领域重点企业和机构作为发起单位,它们来自科研前沿、产业一线,涵盖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各个关键环节。
据介绍,联盟的愿景是通过搭建技术交流平台、组织各类技术活动等促进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解决行业“卡脖子”难题;通过与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深度合作,促进技术转化与应用,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通过联合培养、人才交流等为行业输送高端人才,满足产业需求。联盟将努力实现推动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与发展、提升技术与产品质量、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加强人才交流与跨领域协作、构建全产业链深度合作的共赢机制等目标,为东莞人工智能产业加快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趣味多多: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体验展举办
AI机器人问答,机器狗跳舞,成为镜头对准的一大焦点;问界 M8搭载的HarmonyOS智能座舱,打破设备间的界限,实现汽车与手机、智能家居、穿戴设备的无缝衔接,真正实现“人-车-家”的无感互联生态;在全店展区中,美宜佳作为零售行业的创新先锋,聚焦“人-货-场”全链路的智能化升级。
活动期间,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体验展举办,全身、全车、全屋、全厂、全店、AI+政务六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十多家行业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企业、智能硬件企业、创新型初创企业等带来趣味多多的现场呈现,展示大湾区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成果。
本次体验展上,全身、全车、全屋、全厂、全店、AI+政务等6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示范区,让与会观众感受到未来的生活场景。
互动连连: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AIGC创新赛开赛
会上,vivo AI副总裁张飞介绍2025年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AIGC创新赛相关事项。AIGC创新赛为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系列竞赛之一,于2024年举办第一届,该竞赛面向全国(含港澳台)高校在校学生,以vivo自研蓝心大模型为技术底座,旨在激发学生在AIGC应用创新和内容创作方面的能力,从而推动大模型前沿技术快速发展,实现AI普惠。
第二届AIGC创新赛在全国共分为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和港澳台八大赛区,赛题沿用“应用赛道+创作赛道”的赛制。其中,应用赛道聚焦于应用开发,主要考查学生对大模型的应用能力与编程能力,针对某一具体的场景,设计创意的解决方案,然后通过利用蓝心大模型开展实际应用开发,将创意方案转化为实际的AI应用或产品。作品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系统工具、安全隐私、人文无障碍、社交通信、生活服务、教育教学、医疗健康、娱乐办公、出行购物等,作品形态包括但不限于App应用、网页、智能体验、快应用或demo等。报名与初赛作品提交截止日期为5月12日。创作赛道则聚焦内容创作,主要考查对AI工具的使用能力与想象创新力,通过基于蓝心大模型的应用与工具,创作个性化的作品,报名与作品提交日期为4月21日至6月30日,比赛结果将于8月中旬公布。
据了解,今年年初,东莞市政府一号文《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锚定“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为核心,旨在通过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制造业,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千行百业,全面拥抱崭新的人工智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