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双一流”扩招 特色班扩容 新兴专业上新(6)
日期:[2025-06-25]  版次:[T28]   版名:[阳光高考]   字体:【

(上接27版)

广州南方学院

夏季高考在粤招生4570人 新增专业和培养项目

2025年,广州南方学院夏季高考共计划招生5295人,其中广东省省内招生4570人,省外招生725人,相较于上年共增加795个招生指标。此外,广州南方学院仍采用“分数优先”原则进行录取。

该校新增“养老服务管理”1个招生专业,以及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工商管理、经济学、金融学等在内的共16个国际联合培养项目。

需要注意的是,广州南方学院在今年进一步更新专业分组,省内招生专业组将根据招生专业学科类别、教学培养形式等方面进行细化分类,将更有利于考生选择心仪专业。

广州航海学院

招生计划增加1000余个 新开4个招生专业

2025年,广州航海学院计划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约4160人,较2024年增加1000多人。

今年,学校获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全国第14所获批的高校。该校今年新开设人工智能、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智慧交通、智能海洋装备4个招生专业。35个招生专业全面对接产业新需求,打造新工科“黄金航道”。

此外,学校新开设辅修专业10个和微专业13个。学校打造人工智能通识课,实现AI融合课程全专业覆盖。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紧跟时代前沿的各种辅修和微专业。辅修专业涵盖机器人工程、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10个热门专业;微专业包括智能视觉工程、跨境电商直播、智慧海洋技术、文化遗产工艺与AI设计共13个。

2025年,学校全面升级“政府—学校—社会”奖学金体系,增设单项奖学金5项,奖学金发放总额增长218.67%,获奖人数增长105.6%,整体奖助比例提升至45.39%。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在粤招生较去年增约20% 中外联合培养项目大幅扩招

2025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在广东共设置了16个专业组,招生计划相比2024年招生计划增加20%左右,2025年该校新增理学学科门类,招生专业涉及七大学科门类的45个本科专业,新增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数学与应用数学、会计学(智能会计实验班)、小学教育(“3+1”中外联合培养项目班)等4个招生专业,为考生提供更多元化选择。考生可填报该校多个不同的专业组,增加被录取的几率。

作为外语类特殊院校,该校2025年中外联合培养项目招生计划扩招幅度超40%,进一步满足考生就读世界一流名校的愿望。学校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悉尼科技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合作,推出七个中外联合培养项目。学生在本校学习两至三年后,可赴国外对接高校学习,符合条件者将获得“双学位”——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的本科毕业证、学士学位和国外对接高校的学士学位。

此外,学校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实施“小语种+微专业/辅修”模式,2025年学校小语种专业学生按人才培养方案完成学分,除获得本专业毕业证外,可同时获取1-2个学信网认证的微专业证书,实现语言专长和跨领域知识的融合,助力语言专长与跨领域知识融合;面向朝鲜语、阿拉伯语等6个小语种专业设立“一带一路”专项助学金(最高2万元)。同时,该校转专业不受选考科目限制,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除此之外,学校还出台有外语等级专项奖励、百万留学基金等多项奖助政策,学校具有完善奖助学贷体系,确保“应助尽助”。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33个专业招生共3822人 在粤招生院校专业组增至9个

2025年,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共有33个专业面向广东、江苏、福建等14个省(自治区)招生,招生计划3822人。该校还进一步优化了分专业计划的投放,增加了热门专业计划的投放数量,同时,今年将广东省招生院校专业组进一步优化、细分。

今年,该校的院校专业组从2024年的7个增加到今年的9个,使考生能够根据个人意愿和偏好更加精准地进行志愿填报。

学校瞄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战略布局和需求,致力于建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学校目前拥有1个省优势重点学科,2个省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高等教育第一轮“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省重点建设学科数量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现有39个本科专业,包括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专业通过IEET工程教育认证,逐步形成了以电子类专业为核心,工、管为主干,工、管、经、理、文、法、艺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

珠海科技学院

夏季高考在粤招生5154人 新增2个专业

2025年学校计划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二本(本科)批次以上70个本科专业计划招生7300人,其中在广东计划招生5154人,招生计划同比2024年基本持平。而在广东省分别招收普通类和艺术体育类考生。其中,历史类计划招生1688人,物理类计划招生998人。选科为“物理+化学”类计划招生1968人,选科为“物理+生物”类计划招生51人。此外,美术与设计类计划招生175人,音乐类计划招生62人,舞蹈类计划招生52人,体育类计划招生160人。

该校新增数据计算及应用、艺术与科技两个招生专业。其中,数据计算及应用专业在广东省招生20人,在省外招生39人;艺术与科技专业在广东省招生30人,在省外招生31人。另外,学校在2个集成电路相关A+专业,11个与集成电路相关专业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制药工程、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会计学、金融学等特色专业上的招生计划有所增加。

在招生录取时,平行志愿省份的考生投档到学校,普通理科(物理)类/文科(历史)类体检合格,专业服从调剂,且符合录取规定,不退档。学校实行专业志愿平行,遵循分数优先原则,无级差。

普通类学生入学一个学期后,专业转出转入“零门槛”,不用面试和考试,不受选科限制,不设单科成绩、高考成绩、期末成绩等任何要求,学生提出申请即最大程度满足学生兴趣爱好,转专业成功率为100%。但艺术类、体育类、音乐类学生只能在艺术、体育、音乐同类专业内互转,不得转入普通类其他专业,舞蹈编导专业不可转入、转出。

广州软件学院

今年在粤招生4308人 新增人工智能等4个专业

记者从广州软件学院了解到,2025年广州软件学院计划招生4700人,省内预计招生4308人。其中江门校区首次招生3500人,广州校区招生1200人,较2024年增加约1000名计划。

此外,江门校区首年实施“2+2”跨校区培养模式,学生前两年在江门校区学习,后两年在广州校区学习,充分利用两校区的资源优势。

目前,该校专业设置覆盖34个本科专业。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2个战略新兴专业首次招生。同时,为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学校还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数智安全创新实验班)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智能媒体技术与运营管理创新班)。

该校与多家知名企业深度合作,通过实战案例教学、企业导师授课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学校还牵手7000+名企,提供校企人才库直推、周周线下招聘会、入校定制职业规划等服务,助力学生顺利就业,实现高质量就业。

此外,该校设有广软奖学金,金额为获奖者一年的学费;同时提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额度为每人每年2万元,奖助贷资助政策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经济支持,确保每位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

但考生和家长需注意的是,动画(数字文娱创新班)专业不招色盲色弱,而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专业不招色盲。

(下转29版)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