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毕业旅行途中的生命救援
日期:[2025-07-04]  版次:[A08]   版名:[公益]   字体:【
■勇救重伤司机的六名医学生。(前排左起:胡伟、闫文旭、冯小芳。后排左起:吴舒莹、孙小松、吴思达)

广州医学生勇救重伤司机

一场毕业旅行,变身争分夺秒的生命救援现场。6月28日19时许,在新疆伊犁的盘山公路上,6名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珠江医院)的医学生,用专业与担当,为重伤司机抢下“黄金救援时间”。

事发时,一名约50岁的男性司机因交通事故倒卧路边,头部大量出血、瞳孔散大,呼吸脉搏微弱,生命危在旦夕。同行人员紧急拨打120后,正驾车经过的孙小松、吴思达、胡伟、冯小芳、闫文旭、吴舒莹6名麻醉科学生立即停车。他们迅速围到伤者身边,凭借扎实的医学知识判断伤情:伤者头部外伤严重,必须立刻止血并进行心肺复苏。

没有丝毫犹豫,6人立即分工协作:闫文旭和吴舒莹开放伤者气道、为头部止血;孙小松等4人则轮流接力,持续进行高质量的心脏胸外按压。由于在附近车辆中未能找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他们只能徒手心肺复苏(CPR),以胸外按压配合人工呼吸,与死神展开“拉锯战”。过程中,孙小松还多次联系120,详细汇报伤情,并提醒准备气管插管设备与除颤仪。

近20分钟的紧张救援后,19时38分,救护车呼啸而至。6名学生向急救医生清晰交接伤者情况,并协助将其抬上救护车。确认伤者安全后,他们配合警方做完笔录,便悄然离开现场。

“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责。”谈及此次经历,6名学生表示,这场意外的救援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从医的信念。校方老师欣慰地说:“医学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有温度的医者,他们的表现是最好的诠释。”

这场发生在异乡公路上的生死营救,不仅诠释了医者仁心,更能看到年轻医学生身上闪耀的责任与担当。网友们也纷纷点赞:“这才是最珍贵的毕业答卷!”

■本版统筹: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