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解码广州市白云区长湴人大主题公园:它是公园,更是5万居民的“民主会客厅”
日期:[2025-09-23]  版次:[A08]   版名:[时政]   字体:【

新快报讯 记者李应华 通讯员苏俊辉报道 一座公园除了提供休闲去处还能干什么?在广州市白云区嘉禾街的长湴人大主题公园,这里正成为基层民主实践的鲜活载体。这座占地1万平方米的公园,不仅承载着生态休闲功能,更通过民主长廊、法治长廊、文化长廊、民心长廊和代表联络站等场景,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民主实践空间。自2025年6月建成开放以来,公园日均接待群众超1000人次,成为周边社区超5万居民的“民主会客厅”。

城中村闲置地变民主实践主阵地:

公园建设的民生逻辑

长湴人大主题公园的前身,是嘉禾街长红村一处破旧的闲置空地。这里曾因车辆乱停、垃圾堆积被居民诟病。2024年,嘉禾街人大工委在开展“代表进联络站”活动中,收到群众通过“民情联络员”提交的改造建议90条,其中“建设人大主题公园”的呼声占比达40%。

“群众的需求就是行动的指南。”嘉禾街党工委书记刘欢介绍,长红经济联社创新采用“政府引导+村社自筹”模式,筹集改造资金近1000万元。在设计中,公园突破传统景观思维,其中民心长廊以民心为主题,搭建起政府与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这里挂满了群众的心声和愿望,有的是关于社区环境改善的建议,有的是关于民生保障的需求,还有的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街道相关部门会定期收集这些心声和愿望,并进行整理和分析,将群众的合理诉求纳入街道的决策和工作计划中。

代表联络站“搬进”公园:

24小时在线的民主服务

公园核心区的长红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是嘉禾街实现“三化”(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的基层站点之一。这个占地60平方米的联络站内,设有选民接待区、建议研讨区、直播宣讲厅三大功能区,配备“代表履职二维码”等标识。

“以前反映问题要跑街道办,现在下楼遛弯就能找到代表。”长红村居民陈阿姨的感慨,道出了联络站的便利性。联络站实行“代表轮值制”,每月的第两个星期四安排3名代表驻站,其他时间通过“民情联络员”收集意见。2025年6月,居民通过扫码反映“竹仔园前街38号夜间照明不足”,驻站代表陈舜伟48小时内协调街城管办完成路灯增设,成为“民意码上说、实事马上办”的典型案例。这种“空间+时间+形式”的全维度覆盖,使联络站成为“永不打烊的民主窗口”。

目前,嘉禾街道构建的“1+2+N”民主实践体系(1个主题公园+2个代表联络站+N个民情联络员)已形成可复制的经验模式,嘉禾街人大工委主任颜德新介绍,从2023年12月实施“民情联络员”制度以来,意见收集效率提升了60%。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