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中国银行助力第138届广交会圆满举办
日期:[2025-11-06]  版次:[A12]   版名:[财眼]   字体:【
■中国银行广交会支行成为中外客商“金融驿站”。

璀璨收官 共赴新程

11月4日,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圆满闭幕。本届展会共有来自223个国家和地区的超31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现场意向出口成交额256.5亿美元。

这场见证着中国外贸巨轮伟大远航的全球贸易盛会,自1957年起,每年春秋两届如期举办,风雨不改。作为唯一连续69载相伴广交会的金融机构,中国银行以“跨境领先银行”之姿,为3.2万家参展企业、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商编织了一张贯通“跨境联动、金融赋能、人文交融”的金融护航网,以金融活水浇灌中国外贸韧性之花。

跨境联动:织就全球经贸“金丝带”

本届广交会恰逢“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国外贸在全球不确定性环境中持续推进“质效引领”转型。中国银行依托覆盖64个国家与地区的全球服务网络,打造“一点接入、全球响应”服务生态,联动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区的海外机构,积极参与英国、澳大利亚、土耳其、日本、蒙古、马来西亚、泰国、哈萨克斯坦等8个国家专场推介会,定向邀约境外采购商报名赴会,以专业服务架设贸易“金桥”,在促进国际经贸交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助力境外采购商环比增长7.5%,再创历史新高,东盟、“一带一路”等新兴国家占比显著提升。

作为广交会独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中国银行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外交经贸大局,通过强化金融供给、深化金融创新、优化贸易促进、细化专业服务等举措持续加大对外贸企业支持力度,在商务部门指导下推出“稳外贸15条”,连续五年十届升级发布《广交会金融服务月专属方案》,助力海内外展客商轻装上阵,从容赴展。据统计,本届广交会期间,中国银行已累计为广东参展商办理国际结算约85亿元,持续保持增长。

金融赋能:融智点亮“数智广交”

本届广交会“向新、向智、向绿”的特质尤为凸显,现场展示的35.3万件智能产品、超100万件近一年研发的新产品,全球首个“北斗+5G+蓝牙”实现展位级精准导航,彰显着“中国智造”的硬核实力。中国银行的金融服务理念与此深度契合,在奋力书写“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的征程中以创新赋能实体经济最前线,着力破解小微科技企业出海过程中的各种障碍,为优秀产品走向世界保驾护航。

10月18日,中国银行独家冠名的第138届广交会设计创新奖(CF奖)颁奖仪式在广交会展馆会堂隆重举行。广东中行在活动中配套开展CF奖获奖企业融资对接会,现场宣讲CF奖获奖企业专属融资服务方案,为广交会参展企业特别推出“中银小微外贸荟”金融服务平台,集合“荟订单”“荟配套”“荟资金”“荟保障”“荟技术”“荟资讯”“荟物流”“荟用工”的“八荟”方案,并配套“外贸贷”“惠制造”专属融资方案,为企业提供最高可达1000万元的无抵押贷款额度。活动现场邀请了28家企业进行对接洽谈,提供授信支持超2亿元。

人文交融:服务温情跨越山海

当医疗机器人等大批新质生产力展品闪耀会场,中国银行的服务之光亦温暖在场的每一个人。年内乔迁新址的广交会支行,成为中外客商“金融驿站”。展会期间,中行广州广交会支行焕新投入了10个现金柜台、8台ATM机、5台智能外币兑换机,通过跨境汇款快速通道、智能柜台打造智慧服务矩阵,实现业务快捷办理。作为唯一一家在展馆ABCD四区均设置了服务点的银行机构,中国银行投入超300名志愿服务者,为中外客商提供展会引导、现场翻译、外币兑换、金融咨询等贴心服务。展会期间,中行广州广交会支行智能设备累计线上处理外币兑换业务超4500笔、交易额约176万美元,较上届增长38%。

为优化来华人员支付体验,进一步推广数字人民币,中国银行联合广交会独家推出联名硬钱包,为全球客商“买买买”带来便利。本次展会中国银行还推出了“广会群英 中行有礼”数字人民币营销活动,在场馆内使用中国银行数字钱包消费,即可享受满减优惠,让展客商购买广交会文创产品的同时获得一份惊喜。

不只是现场服务,今年广交会上,中国银行推出的“来华通”App更成为境外客商的“随身服务管家”,多语言界面集成生活、商务、金融功能,超20项服务实现“一个App,来华事事通”。自2025年3月对客发布以来,截至2025年10月底“来华通”App下载量超1.7万人次。

珠水千年,奔流向新。广交会的闭幕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当广交会携“中国智造”再次惊艳世界舞台,中国银行亦以“金融主力军”的使命担当,将服务广交会的深厚积淀转化为“十五五”新征程的澎湃动能,以全球化的金融血脉织密五洲四海,以数字化的智慧服务畅通贸易新局,持续为中国式现代化书写波澜壮阔的金融篇章!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