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名校招生官“面对面”分享报考攻略
日期:[2025-11-25]  版次:[A04]   版名:[城事]   字体:【
■11月23日,高校展位区人头攒动,不少家长表示收获满满。

纯干货

最新招生资讯+靠谱报考建议

11月23日,广东新快报社主办的“大学力量 领航未来——综合评价高校与港澳高校见面会暨2026广东招生公益说明会”活动在越秀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综评招生高校以及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知名港澳高校的招生老师在宣讲和接受采访中为考生带来了最新的招生资讯和报考建议,助力考生多元升学。

综评高校篇

中山大学 港澳台侨招生预计500人,多种方式可报考

“中大为学生跨学科学习提供多样化选择路径。”中山大学教务部招生办公室副主任梁承勇在宣讲中介绍,中大2025年有20个专业开展新生二次遴选,总名额超450人;2025年共新增12个新生二次遴选项目,新增名额超240人。中大目前有7个创新班(6个院内二次遴选,1个高考招生) ,10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全部高考招生),强调学科交叉融合。

梁承勇还重点介绍了中大的港澳台侨招生政策。她称,港澳台学生除报名参加内地高考,还可以通过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澳门保送生、澳门“四校联考”、面试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5种方式报考中山大学,2026年招生计划预计500人。

“我校2025年有64个专业面向港澳台学生招生,录取专业集中在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临床医学、人工智能等,经管类、理工医类专业学习对学生数理能力要求较高,建议同学们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学科特长,并按照喜欢程度合理填报专业志愿。”

华南理工大学 综评2026年1月开放报名,普招有变化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副院长余翔宇在宣讲中分享了华工国际校区综评招生专业和综评的报考、录取相关情况。“参照往年,华工综评将于2026年1月开放报名系统,5月初截止报名。但我们建议考生提前准备好,4月底就结束报名。”他表示,华工每年在高考结束之后就安排机试,“每年都有学生因堵车等各种原因错过机试,建议大家一定要预留出时间,以免错过机会。”

余翔宇介绍说,华工在普通招考方面2025年开始亦有变化,目前组建了四大工科试验班,在百步梯创新学院培养。2025年新增了3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包括自动化+工商管理、城乡规划+大数据管理应用、旅游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明年或将继续增加。另外,华工坚持专业志愿满足率100%(同一个院校专业组内,报满6个不同专业志愿不调剂)、专业类分流意愿满足率100%(各招生专业类在分流时不设接收人数上限和下限,分流时学生按个人意愿100%自由分流)。

南方科技大学 采取“631”录取模式,校测主要考查数物英

南方科技大学广东招生组老师马旭在接受记者采访中介绍,“从办学伊始,南科大就打破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招生制度,率先采用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招收本科生,即‘631’的录取模式,高考成绩占60%,我校能力测试成绩占30%(机考25%面试5%),高中学业成绩占1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7%,综合素质3%),按考生‘631’综合成绩排名从高到低录取。”

校测形式上,马旭介绍,南方科技大学主要考察数学、物理和英语,成绩占比为40%,40%,20%,校测主要考查学生的理化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南科大的综合评价报名时间预计在2026年的一、二月份,综评难度会略低于奥赛,略高于高考,现阶段建议考生们先立足高考,在高考结束后一周会通知面试简历筛选通过的学生参加校测和面试。”

北师香港浸会大学 综评仍为“631”模式,建议考生提升英语表达能力

北师香港浸会大学招生办主任吴苏芬透露,该校2026年综合评价招生仍采用“631”的招考模式,即高考成绩占60%、校测成绩占3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占10%。

“每年3月报名至5月25日截止,考生需提交高二两次期末、高三一模或二模成绩等材料。”她补充道,审核通过者将于高考后第二周参加全英文“2对4”的小组面试,重点考查考生的英语表达、组织沟通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在面试准备方面,她说:“面试随机双盲,无需雅思托福,但建议考生强化英语听说能力及综合素养。”而对于高一、高二有志于走综评道路的同学,她提醒,由于高考成绩在总成绩中占比最重,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也占了10%,因此学生需均衡学科,避免偏科,有助于在总成绩上建立自己的优势。

对于2026年具体的综评政策,吴苏芬称需待明年3月简章公布,建议考生和家长关注官网及公众号,及时了解最新信息。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学生可选择双学籍或单学籍培养路径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作为国内唯一公立性质的中外合办大学,其招生模式始终聚焦‘综合评价’,2026年将继续坚持‘631’模式,即高考成绩占60%、校测成绩占30%、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10%。”在当天活动的展位上,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高级讲师、副研究员蒋绚向记者介绍了学校的综评招生政策。

学生可选择“双学籍”或“单学籍”培养路径。双学籍专业由莫斯科大学教师授课,专业课采用俄语教学(零基础入学首年将强化语言能力),毕业后可获中俄两校文凭;单学籍专业以英语或汉语授课,由北京理工大学及全球招聘师资任教,仅颁发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学位。“我们的师生比最高为1:10,在很多知名高校这是硕博学生才有的待遇。”她补充道。

“2025年,我们在广东省实际招生人数超过预期,达到450人。”蒋绚透露,2026年将动态平衡综评与高考招生比例,同时继续面向艺术生、港澳台学生开放多元渠道。

港澳高校篇

香港大学

开设多元卓越入学计划 可提前获得入学优惠

如何报考香港大学?香港大学招生主任肖老师表示,香港大学采取独立报名的程序,不参加统招,即不占用学生的高考志愿。“所有意向报考我校的同学都可以在香港大学官网进行独立的申请报名,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报名已于今年的10月6日开启,明年的6月28日中午12时截止,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填报,学校将根据高考成绩、面试表现和综合素质三方面,综合考量、择优录取。”

值得提醒的是,香港大学还开设多元卓越入学计划,学生在完成2026年香港大学“内地本科生入学计划”网上申请后,可进行多元卓越入学计划申报,通过的学生可提前获得香港大学入学优惠。肖主任表示:“首轮报名截至12月31日,多元卓越入学计划会对学生进行提前选拔、面试,面试形式为全英文线上能力测验,被邀请同学必须完成测验才有机会获得多元优惠,后续可能有其他面试,以获得邀请为准。”

香港中文大学

2026年计划在粤招33名高考生

只需在统招提前批填报志愿

香港中文大学入学及学生资助处招生主任黄柳菁表示,香港中文大学2026年在广东投放33个高考招生名额;持有国际学历的非高考生,则可直接到香港中文大学官网查看申请要求,递交资料报名。“香港中文大学2026年依然在统招提前批招收内地高考生,要求考生高考总分(不含加分)需达到特控线以上,且英语成绩需在120分或以上,想要申请奖学金的同学,英语则需要达到130分及以上。”

黄柳菁提到,香港中文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合作推出三项双主修课程,学生可在两地校园修读不同专业,拓展学术视野及人脉网络,贴合大湾区发展趋势。此外,她透露,港中大还为本科生开设“在学·在职”计划,安排学生全职带薪实习,超过130家合作企业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涵盖医疗、金融、科技等领域。

澳门科技大学

预计招生3000人

高考成绩为主要参考

澳门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澳科大”)招生处助理行政主任黄玮表示,澳科大2026年面向全国高考生招生,总名额为3000人,未针对各省设定具体名额,但往年广东省报名人数居全国首位。他说:“我们一直参考高考成绩录取,各省特控线是基本要求,但内外全科医学专业因名额有限且学术要求高,有高考英语单科成绩要求,需特控线约50分以上才有机会获得面试机会。”

黄玮强调,除内外全科医学及表演专业需面试外,其他专业主要依据高考成绩择优录取,特长生(体育类、艺术类)可能需额外面试。澳科大报名时间集中在5月初至6月底,特长生报名则会提前至1月以配合艺术类放榜时间。

(本版高校排名不分先后)

■统筹:新快报记者 王娟 徐绍娜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邓善雯 陈钰涵 徐绍娜 实习生 蔡思彤 余思睿 ■摄影: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