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又见摆拍,拙劣的流量收割该如何防?
日期:[2018-04-19]  版次:[A02]   版名:[评论]   字体:【

■朱昌俊

近日,江西南昌“外卖小哥雨中丢车跪地痛哭”的视频热传。随后,当地警方证实视频中的该男子并非外卖小哥,视频系摆拍为发某短视频平台吸引粉丝,但摆拍视频未上传。目前警方已找到摆拍团队,并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

“外卖小哥雨中丢车跪地痛哭”的视频出现后,迅疾引发了一连串的关注。有网友留言感慨生活不易,希望外卖小哥能找回电动车,严惩偷车贼;还有不少爱心人士发布微博表示,愿意出资赞助这位小哥一辆新的电动车;同时,某外卖平台的官方微博也发布了征集线索寻找该外卖小哥的文章。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然而,结果却大出所料,这个看似让人“心碎”的视频,不过是一个被彻头彻尾摆拍出来的“作品”。

按照目前警方披露的信息,该视频的拍摄者是3名自媒体爱好者。此前还有人担心这可能是外卖平台参与的变相营销,但从现在来看,似乎应与外卖平台没啥关系,倒是外卖平台和快递小哥们也“被消费”了一把。这类摆拍,说穿了就是消费人们对快递小哥不幸遭遇的同情心。而雨中,丢车,跪地痛哭,每个细节都直接瞄准的是人们心中“软肋”,可谓是一次精心策划的对大众同情心的收割。

过去,这类消费人们同情心、爱心乃至“愤怒”的摆拍,也时有出现。但现在,似乎变得越来越突出。这是因为,过去的摆拍往往是达成某种目的的手段,比如像此前有人进行摆拍式慈善,就是希望借此赚取社会的捐款,不仅有一定门槛,其“性价比”也存在不确定性。但现在,随着各类短视频平台的上线,这种具有天然关注度的素材,本身就可以导入流量,让摆拍者直接变现。

在这次事件中,因为视频还没被发送到视频平台,相关人员只是被警方进行了批评教育。但如果发送成功了,并引发关注,该行为又该如何定性?视频平台又应肩负起怎样的把关责任?这恐怕都是个问题。也正因为这份责任界定的不确定性,才会有如此多的人甘愿“冒险”,不拿真假与公序良俗当回事。所以,对于这类通过消费社会爱心来变现的摆拍,不能仅有舆论的谴责。

同时,这也提醒,在瞄准人们同情心的各色“摆拍”与伪造故事防不胜防的当下,旁观者或应有起码的“围观素养”。如果说要求每个人都能够及时辨识图片、视频的真假显得不切实际,那么,尽量克制泛滥的同情与“不明真相”下的转发、传播,或许是可以做到的。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