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骑35公里自行车去考场 吃窝头睡麦场考了三天
日期:[2018-06-06]  版次:[A06]   版名:[城事]   字体:【
■于敬文抱着年幼时的孙女于北辰。受访者供图

■大学期间的于敬文(居中者)。受访者供图

■孙女于北辰在华工留影。 受访者供图

1959年的高考是这样的——

相隔57年高考的祖孙讲述各自的考学故事

开栏语

又是一年高考时,明天全国共计975万考生将奔赴考场,广东就有考生75.8万名。今年的划时代意义是,这将是00后考生的“主战场”。当年的“千禧宝宝”已经到了迎来人生中首次大考的时候,而对于他们的父母而言,孩子的大考也是他们人生的重要考验之一。

高考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场,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回忆。今年高考,新快报特别推出“高考家事”,有祖孙讲述相距半个世纪的两代人不同的高考经历,也有一对加起来共参加了五次高考的姐妹花的艰辛与坚持。那些年,我们都经历过的高考,不仅是一次重要的人生经历,更有抹不去的集体回忆与温情。

13岁才上一年级,每次考试都顺利无比,1936年出生的“学霸”爷爷于敬文自己都感叹:“我这一辈子啊,考学都很幸运,从来没有因为升学难过过。”

从小怀有“教授梦”的于敬文,上了10年学,就参加了高考,并一举考上了名校,离开了家乡,改变了自己一生的命运。

57年后,于敬文的孙女于北辰,也踏上了高考的征程。2016年高考的于北辰,如今是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一名学生。

祖孙俩对新快报记者说起各自的高考故事,都有一阵唏嘘。虽然这唏嘘的内容自然是不一样的,但向这曾经的同一目标迈进的过程以及经历,让这年龄悬殊的两代人之间,多了共鸣与理解。高考,是他们的共同回忆与沟通桥梁,意义非凡。

■爷爷的故事

13岁才第一次上学,读了10年就冲刺高考

1936年,于敬文出生在山东滨州黄河的北岸。

在于敬文的记忆里,解放前,老家人住的是土胚房,喝的是苦咸水,睡的是土炕,每每遇到天灾,大家就得逃荒要饭。

1949年的冬天,村里终于有了学校,已经13岁的于敬文,才第一次背上书包,进了学堂。在老家于家洼读了两年后,1952年,成绩出众的于敬文考上了县里的学校。

于敬文说,那一年10月,县里的学校只招50个学生,吸引了400多个学生去报名,当时村里一共有五六个小伙伴一起去考试,“但临考时,他们都跑了,只剩下我一个参加考试,我考取了。”

从这一次考取开始,于敬文在考场上就势如破竹。

1953年,考上了北镇中学。三年后,又考上了高中。终于,1959年,于敬文迎来了全国高考。

于敬文认为,他能顺利一路把书读下来,最大的支持来自于自己的父亲,“他自己没有文化,吃了没文化的苦,所以他是支持我念书的,再怎么困难,他也支持我念书。”

考场离家35公里,吃瓜睡麦地考了3天

提起当年的高考,于敬文说:“当时没觉得什么,现在想起来,确实是挺困难的。”

当时,于敬文家离高考考场有70里地(35公里)。他带上饼子和窝头,骑着自行车就去了考场。

而当时的考场,就在老乡家的麦场旁边。“我就住在麦场里,场地里刚收了麦子,都是麦秸子,我们就在那里睡。渴了就买个瓜吃,喝点凉水,就这么考了三天。”

当年的于敬文,觉得一切都顺理成章。就算是收到山东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他依然没有觉得自己是多么了不起。“我那会儿,还不知道有什么博士院士,就只听说教授,我就想当教授。”

收到山东大学录取通知书后,于敬文坐着拖拉机到了张店,再坐火车去了济南,开始了他5年的大学生活。

因高考改变命运,盼子孙以读书为重

原本以为从此一切都变得美好的于敬文,那时并没想到人生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这5年我父母离世,我离婚,靠自己助学金和勤工俭学赚来的钱养活自己。”夏天最热的时候,他为了两毛六分钱,去干没人愿意干的体力活,每个假期都留校工作,日子过得很苦。

“但我的理想并没有破灭,我好不容易通过高考从穷乡僻壤里走了出来,所以,那时候再怎么困难我也没想过放弃。一股精神在支撑着我,才能让我挺过人生这最艰苦的5年。”

于敬文毕业后,进入了国家企业,成为了国企干部。没能实现自己的教授梦,但也很满足。

他一直跟子孙强调:“人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对我们从农村来的人来说,唯一的办法就是上学读书。当时,在农村里没有别的出路,只有上学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还对亲自给起名字的孙女于北辰说:“你要时刻记住‘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句话,什么时候都要以读书为重。这样你才能改变你自己的命运,改变我们家族的命运。”

■孙女的故事

上过大学的爷爷一直督促自己的学习,“有压力”

家有上过大学、还是名校的爷爷是怎样一种体验?1998年在山东省淄博市出生的于北辰坦言,从小到大,爷爷对她的影响比较大,“这种影响还是伴随着压力的,从小我就知道爷爷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我要向他学习。”

在于北辰的记忆中,从小到大每次去爷爷家,爷爷总会在饭桌上提到学习的问题,“他希望我能够一直读书读下去,本科、硕士、博士。”

但作为一名现代“小仙女”,于北辰认为,“高三是对人的心里和生理极大的磨难,真的不能再经历一次了。”

于北辰觉得自己不是学霸型的考生,高一高二的时候,自己的成绩并不尽如人意。

但这和她读的是重点高中有关,“大概排到全年级四五十名吧。”

进入高三后,高考的氛围让所有人都紧张和亢奋了起来,于北辰的寝室学习氛围很好,开启“早6点晚12点”学习模式后,或许继承了学霸基因的于北辰实现了成绩上的逆袭,冲到了文科级部前十,还曾考过级部第一。

意外来到广州上大学,“就像一场惊喜”

转眼到了高考的日子。

于北辰说,2016年高考时,她们需要到另一所高中去考试。

“大家一起坐大巴过去,每一次都会有交警开路,记得考一场语文之前,在路上,所有沿街商铺的店主,街上的路人,都向我们的大巴车挥手,为我们加油。”于北辰说,那时候,她感觉自己像是要出征打仗的战士,前途虽然迷茫,但却充满希望。

遗憾的是,于北辰自觉高考发挥失常了,“我高三才知道,我们的文综是要考全国卷的,前两年都是按照山东卷的模式学习的。尽管恶补了一年,但对全国卷的文综题型我一直是不大习惯的,所以高考文综我发挥有些失常。”

最后,于北辰考上的是第三志愿——华南理工大学。

但两年过去,于北辰已经释然了。“大学之前我从来没来过广州,就知道它四季温暖,是改革的最前沿。”如今,在华工新闻与传播学院就读的北辰,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广州这座城市以及母校华工,“感觉就像一场惊喜。”

即使上了大学,爷爷于敬文也同样关注着于北辰的学习。

假期回家时,于敬文还是告诫她要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大一放寒假回家,爷爷就已经能把华工的学校历史很熟悉地讲出来了。”于北辰觉得,爷爷是个思想开明的人,“他希望我能多走出看看,去体验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思想。所以,读书,也会是我一直要好好走下去的路。”

■专题策划:新快报记者 张英姿 陈红艳 ■专题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黄婷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