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他是黄晓明的印地语老师
日期:[2018-07-04]  版次:[A09]   版名:[Hi广州]   字体:【
■智辉曾担任黄晓明的印地语老师。受访者供图

广外印地语教师智辉希望效仿玄奘,促进中印文化交流

近日,广州代表团赴京参加了上海合作组织首届媒体峰会,并承办了中国与上合国家友好交往故事会。10名来自广州或由广州推荐的嘉宾,讲述他们与上合国家之间的深厚情缘。其中一位“上合组织首届媒体峰会·讲好广州故事”的分享者Vivek Mani Tripathi来自印度,目前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一名印地语外教,在广州已经生活了六年。他有一个好听的中文名字——智辉,谐音是“智慧”。他跟记者分享了自己来到中国,在广州成为外籍教师的经历,以及为促进中印文化交流所作的努力。

从小听父亲讲玄奘取经故事

来广州之前,智辉在印度古吉拉特中央大学教中文。“古吉拉特邦是印度总理莫迪的家乡,2014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印度时,第一站就是古吉拉特邦。习近平主席与夫人彭丽媛在古吉拉特荡秋千的照片,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被国际媒体称为最温暖的瞬间。”

印度的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紧缺,而智辉的家庭可以说是世代书香,在当地受到人们的尊重。他的父亲也是一名教授,在大学里教梵文。小时候,父亲经常跟他讲述玄奘取经和白马寺的故事,这是他对中国最初的了解。因此,从童年开始,他对玄奘的故乡中国就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情结,总是盼望有一天能亲自到中国来看看。

2011年,他考取了中国政府给海外学生设置的奖学金,终于踏上了梦想已久的国度。他特地拜访了父亲所讲述的故事中提到的地方,白马寺和龙门石窟,在那里他拍下许多照片,兴奋地发给在家乡的父亲。自己的到来,就好像完成了父子两代人共同的愿望。

负责把《白鹿原》翻译成印地语

完成学业以后,他也留在了广州任教,冥冥之中效仿着玄奘,为两国民间文化交流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印地语是印度多门语系中最主要的一种,任教期间,共有150名学生跟随他学习这门语言,其中还有知名的影视演员黄晓明。他回忆说,那是在2014年中印两国政府合拍电影《大唐玄奘》时,他担任了黄晓明的印地语和梵文老师。

2016年,中印两国政府决定共同翻译50本两国经典著作。他也成为翻译项目的成员之一,负责把中国小说《白鹿原》翻译成印地语。

“在翻译的过程中,我发现印度也有一本跟《白鹿原》主题很相似的小说,叫《肮脏的裙裾》。这激发了我极大的兴趣,我决定将这两部著作的比较研究作为我在中国攻读博士学位的论文选题,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罗韵)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