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别找防空洞啦 八成人防工程就在你楼下
日期:[2018-09-07]  版次:[A11]   版名:[城事]   字体:【
■体育西路地铁站入口显著的“人防工程”蓝牌标志。

9月15日广州将举行第19次防空演习,那么,空袭来了怎么办?

想象一下,随着刺耳的防空警报声响起,一群轰炸机掠过广州上空,炸弹纷飞,火光冲天……一旦这样的画面出现在广州,你该如何躲避空袭?

广州作为全国一类重点人防城市,战略意义十分突出,是敌方空袭的重点目标。为此,广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从2000年开始,连续开展防空演习。9月15日,第19次防空演习将在广州市范围内启动。

如果“空袭真的来了,我们怎么办?”新快报记者就此对话市人防办,找寻空袭来临时如何掩蔽的最佳答案。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摄影: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 实习生 蔡雄有

全市近80%的人防工程就在居民楼下

据市人防办法规宣传处处长张杰军介绍,全市80%的人防工程是结合地面建筑物修建的防空地下室,大部分建于居民小区、商业建筑、公教机构的地下停车场。

在“广州民防”的官方微信上,新快报记者点击“民防专栏”中的“掩蔽疏散”,随后进入电子地图页面。页面显示,距离记者定位最近的一个紧急避难场所(地下停车场)为47米,此外,经记者粗略计算,距记者定位200米以内的紧急避难场所有将近20个。这意味着,一旦发生空袭,民众可以第一时间进入就近的地下人防工程,及时躲避空袭。

“通俗来说,就是将停车场的最下面一层规划修建为防空地下室,这部分的人防工程占市人防工程总面积的近80%。”张杰军说,全市近80%的人防工程就在居民楼下,另外一部分人防工程主要集中在地铁,并且全线设防。

他建议,如果遇到紧急灾难事件,民众不要一心想着找防空洞,“离大家最近的人防设施是常见的地下停车场,避难所就在你家楼下”。

市人防办工程建设处处长薛青告诉记者,根据《广州市人民防空管理规定》第二十七条,十层以上或者基础埋置深度三米以上的民用建筑,应当按照不低于地面首层建筑面积修建防空地下室,“从广州市目前的法规执行情况来看,大部分居民区都配备了防空地下室。”

地铁是人防工程 地下商场、大型商圈都配建人防工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代的人防工程早已不是以前单一功能的防空洞穴,已融入城市建设的进程、老百姓的生活当中。地铁也是重要的地下人防工程。地下商场、大型商圈等,都配套建有人防工程,在战时可以转化为守护市民安全的庇护所。

新快报记者走访了体育西路地铁站附近的天河又一城地下商业街。在又一城的一处出口,记者看到了两扇重达数吨的钢结构大门,两扇大门各有一个圆形的旋转阀门,大门上还显著标识着“人防工程”四个字。据了解,这种双扇防护密闭门放置于人防工程的入口与出口,能够满足战时防护和密闭需要,适用于平战结合的地下商场、医院、仓库、地下停车车库等地。

据市人防办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广州建成了体育西、流行前线、康王城、江南西等单建式人防工程面积20多万平方米。这些单建式人防工程与市政过街隧道、地铁、BRT、大型商业区无缝连接,平时是繁华的地下商场,战时可掩蔽人员和物资。天河又一城地下商业街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是商业建设与人防建设的结合体。

此外,薛青表示,广州市是全国首个对地下综合管廊进行设防的城市,率先创建了地下管廊的设防标准和保障体系。“管廊内具有供水、供电、煤气、通信等各种管线,这些管线都是城市的‘生命线’。”薛青解释说,从去年开始,广州市全面推进新建地下综合管廊落实防护要求,就是为了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整体抗毁能力,保障战时城市的正常运行。

实用帖

应对空袭: “鸣、走、藏、消”四步走

张杰军告诉记者,一旦发生空袭,民众应该遵循“鸣、走、藏、消”的行动指南。“鸣”是警报鸣响,“走”是向边远地区疏散,“藏”是藏入人防工程,“消”是空袭过后消除攻击影响。他建议民众首先要熟悉附近的人防工程位置,认清人防工程标志牌,第一时间进入人防工程。“进入人防工程以后,要维持好秩序,尽量少活动,用平静的方式等待警报结束。”

听到防空警报时怎么做?

根据防空警报信号规定:预先报警,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空袭报警,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解除报警,连续鸣响3分钟。

1.当听到预先报警时,应关煤气、水电、门窗,立即携带应急包、干粮、饮用水等,快速进入人防工程。注意获取官方信息,熟悉附近人防工程位置,保持心理稳定。

2.当听到空袭警报时,迅速关闭人防工程防护大门,未能及时进入人防工程的民众,利用地形就近掩蔽。

3.当听到解除警报时,有序走出人防工程,开展自救互救。协助医疗救护、抢险抢修等专业队,参与消除空袭后果志愿行动。

4.当可能遭受敌方核、生、化武器袭击时,要预先穿戴防化装备,无防化装备时,可以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自制防化用具。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