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原来戴香囊也是端午的重要习俗
日期:[2019-06-09]  版次:[A15]   版名:[收藏周刊·专栏]   字体:【
■北宋 镂空莲池交颈鸳鸯纹带链金香囊 观复博物馆藏

作为传统节日,端午有一个重要的习俗——戴香囊。

此时气温飙升,蚊虫滋生,霉菌也繁殖迅速。为了祛病防疫,智慧的先人在香囊中放入由白芷、川芎、芩草、甘松等中药混合磨制而成的香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

要知道,香囊是随身佩戴的,自然就成了传情达意的信使。在古人的十大定情信物中,香囊排第三位:“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很多爱情传说中,都有香囊的身影。

听说宝玉将随身所带的配饰——内有黛玉亲手做的装坠子的香袋——都赏了众小厮,一气之下的黛玉将尚未做好的香囊剪了。后经宝玉解释,才明白不过是误会一场。

一个香囊,透露了一双小儿女的小情思。只是,宝黛的爱情也如这只香囊:未能进行到底。

西晋的贾午是个勇敢追求爱情的真性情姑娘。当她第一次见到韩寿的时候,就认定了对方,随后开启了女追男的热烈攻势。

在表白心意的时候,贾午选的是装有西域名贵香料的香囊。韩寿日日戴在身上,浑身透出一股幽香。正是这股香气,让贾午的父亲发现了他们的秘密。好在贾父开明,成全了这对两情相悦的恋人。

香囊无语,却胜过了“媒妁之言”。

蹙金妃子小花囊,销耗胸前结旧香。

谁为君王重解得,一生遗恨系心肠。

这是诗人张祜为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所写的诗句。

公元756年,马嵬坡之变,杨贵妃被勒死,就地掩埋。唐明皇一路向西南到达四川成都,次年才启程回长安,回来后对杨贵妃更加思念,茶饭无味,遂命令高力士一定要把杨贵妃的遗体找到。

高力士到马嵬坡费了很大劲才找到了杨贵妃的遗体,他回来时对唐明皇小心翼翼地说,“肌肤已坏,唯香囊犹在”。

那么问题来了,香囊怎么会不坏呢?原来唐代皇家香囊很可能是金银制成的——看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鎏金双蜂团花纹银香囊就会明白。

(整理:陈福香,文章来源:新浪收藏、观复博物馆微信公号等,因版面所限,文章有删节,编辑为编辑自拟。)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