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家“双碳”目标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驱动下,南方电网广东中山供电局以“办电进园区”为突破口,通过政企协同、数字化赋能、服务模式创新等举措,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为企业“减负增效”,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红云
通讯员 阳双婷 成龙杰 陆艳嫦
服务前移
从“企业找电”到“电等项目”
作为中山市“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中山市东凤镇万洋家电产业升级集聚区已进驻企业20家,涵盖照明灯具、家电配件、电器配件、金属制品、橡胶塑料制品等相关企业。为破解企业办电流程长、成本高等难题,中山供电局推行“超前对接”服务,在园区内设立全市首个“电力服务站”,向园区提供用电报装、光伏业务、充电桩业务、绿电及绿证咨询与受理等一站式服务。
“供电服务送到‘家门口’,园区企业办电不再需要跑到供电营业厅。”中山供电局市场营销部成龙杰介绍,这正是中山供电局落实国家《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的具体举措之一。为支持园区发展,中山供电局通过将投资界面延伸至园区红线内,入园企业无需自行投资建设红线外的电力设施,为入园企业节省了约270万元。
据悉,中山供电局在万洋产业园区设立的“电力服务站”,目前已受理5家企业的用电报装申请。“东凤供电营业厅距离这里有10公里,企业在园区签订完买卖合同后,马上可以办理用电报装,并且还有专职客户经理全程跟进,这种‘供电服务不出园’的服务模式,让园区企业享受到了‘家门口的供电营业厅’的便捷。”中山市东凤镇万洋园区负责人说道。
抄表到户
从“一园一表”到“一企一表”
为助力园区高效招商及企业稳健经营,中山供电局在万洋园区规划阶段就提前介入,协助园区制定抄表到户供电方案,园区内每家企业都将与供电企业建立直接的供用电关系,实现供电企业直接供电、直接收费、直接服务。这种供电模式确保了国家各项电价政策直接惠及园区内每家企业,消除了转供电环节的不合理加价,切实降低了企业用电成本,创造了更加公平透明的用电环境。
据了解,中山供电局在园区红线内建设一座智能化开关站,大大减少了园区内部电网故障导致的停电风险,保障园区企业生产连续性。“智能开关站具备远程监测、故障诊断、自动隔离故障等功能,能够快速定位并处理故障,缩小停电范围,切实有效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东凤供电分局总经理刘汉君说。
电力服务站在园区内设立专门的服务窗口,实现了供电服务的前移和下沉,这种服务模式极大缩短了企业办理用电业务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中山供电局的创新‘驻园服务’举措与园区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响应了国家‘双碳’目标下的绿色用电需求,积极推广绿色能源应用,这种全方位的电力服务新模式,不仅解决了园区企业的用电需求,还为园区产业升级提供了能源保障,进一步提升了中山市产业园区的营商环境水平。”东凤镇城市更新和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卢坚华对中山供电局“办电进园区”服务给出这样的评价。
中山供电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中山供电局将进一步深化“获得电力”改革,探索智慧电网与新能源融合应用,推动“电力+产业”深度融合,为中山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劲的能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