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秋城”沐“春风”:扎根故乡有产业增收 外出务工有空岗相候(1)
日期:[2019-07-31]  版次:[T14]   版名:[广东扶贫特刊]   字体:【
■云南镇雄县黑树镇碗水村黄牛养殖项目。

■云南威信县2018年第十一批赴东莞市大岭山镇务工人员准备就绪,等待出发。

■云南威信县扎西镇蔬菜大棚。

■东莞企业携岗赴昭通助力输出劳务就业扶贫。

■挖土机培训现场

■云南鲁甸县桃园乡5000亩高标准苹果示范园

东莞3年投入20.56亿元帮扶云南昭通市齐步冲锋决战贫困

扶贫概况

三年投入超20亿元 引进89个企业项目

昭通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金沙江下游右岸,与四川、贵州接壤,处于云贵川三省接合部,现有人口582.95万人。因发展滞后、交通不便、产业弱小、教育落后、自然灾害频发等原因,昭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2015年末,全市有111.9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23%。

2016年至今,东莞对昭通在资金方面,累计财政投入6.62亿元,社会帮扶资金1.84亿元,企业实际投资12.1亿元,三项合计20.56亿元;项目建设方面,累计实施项目594个,援建道路65.4公里,安全饮水工程15426户,安全住房2224套,学校设施29所,卫生室424个,以及一批生产设施;产业方面,累计引进企业项目89个(含增资扩产项目),实际投资12.1亿元,带动贫困人口脱贫9484人次;消费采购4629.7万元,带动贫困人口增收4125人次;劳务输出方面,累计帮助贫困人口转移就业2.62万人次,其中转移到广东就业2.03万人次,帮助就近就业2842人次。

去年春节前,贫困户付再坤还在昭通市镇雄县守着薄业过穷日子,年过半百的他不敢奢望出门务工,每年寒暑假,他最担心的事就是凑学费。现在,他已经是东莞市清溪镇一家大型家具企业的车间管理员,“老婆跟我一个厂!”付再坤咧嘴笑,“我们的工作都是东莞政府给找的,俩人一个月能挣9500块。”

2016年8月,广东东莞6镇街结对云南昭通市昭阳区、巧家县、鲁甸县、彝良县、威信县和镇雄县6县(区),发动各界合力,携手数十万昭通贫困人口齐步冲锋决战贫困。付再坤只是这场莞通脱贫冲锋战里的一个成功案例。

3年奋力前行,东莞发动和投入总计20.56亿元帮扶资金,在昭通修桥铺路、引水建房,构筑产业、带动增收,输出劳务、支援人才……用行动将“每天绽放新精彩”的东莞城市精神带入昭通,让这个素有“秋城”之别称的城市,通过东莞帮扶的基础项目建设、产业扶持创收及劳务转移就业、职业教育等等一系列有效扶贫措施,沐浴东西部协作扶贫“春风”,“春风”直接惠及贫困人口超过3万人,覆盖人口超过80万人。

1

劳务协作,残障人士也能入莞务工

昭通镇雄县木卓镇的村民王凤龙已经47岁,一家老小有7口人。2017年7月,王凤龙在浙江丽水一家沙场务工时,因安全事故导致右手小臂被截肢,自此家庭收入一落千丈。

“家里就只有我一个人在外边打工赚钱,住院花了两万多元,又没了收入来源,那段日子真觉得无路可走。”王凤龙说,用钱的地方不会因绝望减少,特别是家里3个娃都在读书,学费生活费必须支出,“睡在病床上脑子一刻不得闲,娃娃们以后怎么办?”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凤龙至今仍然觉得揪心。

正在茫然无措时,镇政府了解到他的情况,经过“三评四定”,将他纳入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开始享受一系列扶贫政策扶持。依托教育扶贫政策,孩子们免受失学之苦。但自强的王凤龙高兴之余,也提出了要求,“一只手也能干活,我不能等靠政策救济。能不能帮我找份工作?哪怕工资比其他人的低点,一个月2000来块都行。”

无独有偶,家住六井村的王啟富,1983年因车祸左小腿被高位截肢。2009年,王啟富去过外地揾工,但没有企业愿留下他,他只能失望返乡,靠低保和政府临时救助过日子。“没有人用残障人,我们就没有经济来源,还常常被人看不起,尊严都没有。”与年过八旬的父母生活在一起的他至今未婚,也无力供养老人,常常感到心酸。

怎样能够帮到身有残障却自强不息的贫困人员?在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下,木卓镇对接东莞扶贫小组,与东莞力辉电机有限公司达成残障人就业合作协议,着手启动针对残障人士及其家庭的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王凤龙得知消息喜出望外,第一时间赶来参加培训,“免费给我们培训、免费吃住,还免费找好企业送我们外出务工,简直不敢相信!”

不由他不信。2018年10月16日,王凤龙和一同参训的6名残障人坐上去东莞的长途汽车,他们自己没有掏一分钱,还领到了镇政府发放的每人50元途中生活补助。

10月18日,王凤龙在东莞力辉马达有限公司正式上班。“工作环境很好,活儿也不是很累,政府还派人驻厂给我们提供方便,太有心了,我很满意!”他说,自己在东莞挣工资,全家还享受着贫困户政策扶持,“光景越来越好,这都是党和政府给我们的好日子!”他由衷感慨。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东莞,和王凤龙一样经过岗前培训实现就业的昭通人超过2万人次,他们都是东莞、昭通两地劳务协作的受益者,在东莞力量的全力推动下,两地政府精准对接、精准组织、精准落地实现稳岗协同,搭建起了昭通劳动力与东莞用工企业之间的稳固桥梁。找到了一条“两地共赢”的劳务协作扶贫新路子,既做大了劳务输出这一产业,帮助数千个家庭增加了收入,助推脱贫攻坚;同时也为东莞企业提供了昭通劳务输出支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工需求压力,支撑了东莞企业的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劳务协作累计帮助贫困人口转移就业2.62万人次,其中转移到广东就业2.03万人次,帮助就近就业2842人次。

■采写: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