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齐白石画中的“心平气和”
日期:[2019-11-24]  版次:[A15]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齐白石 公鸡牡丹

■李毅峰(著名画家)

白石尝自述衷言:“正由于我爱我的家乡,爱我祖国美丽富饶的山河大地,爱大地上一切活生生的生命。因而花了我毕生精力,把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情感画在画里,写在诗里。直到近几年,我才体会到,原来我追逐的,就是和平。”

“和平”是齐白石绘画审美特质的一个重要范畴,是传达作品意境的重要方面。和平,从对美的主观感受来说,就是要把艺术表现过程中的各种互相矛盾的物象和谐地统一起来。从客观美的对象来说,就是要探寻艺术表现形式能引起美感的构成规律。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论画中已经说明这种能引起物象和谐统一美感的构成规律,完全是“由天和来”,亦即“得天之和”。《国语》中尝以“和平”论乐:“乐从和,和从平……声应相保曰和,细大不逾曰平。”各种声音的呼应协调叫“和”,声的音量适度叫“平”。这是一种高度健康的审美境界。

齐白石追逐的是这个高度,达到的也是这个高度。审美者不仅从他笔下自然界那协调而平静的栩栩生命朴素地意识到,审美中事物作用于精神和心理的和谐的快感,而且能把这种快感同整个宇宙和谐变化的发展统一起来。这也正是由对自然的模拟写生到传神写意再到形神兼备主客统一的表现方法而升华出的美,同从主体生理上的和到精神、心理上的和再到自然与社会统一的和而认识的美的统一。这样,把美存在于“和平”之中,通过“和平”而表现出来的事物特质也就通过审美活动“以平其心”,产生“心平气和”的艺术效果。

中国画自元明以后,由于文人画家受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影响,多表现为消极遁世,主张淡泊人生。体现在绘画上,要么描绘萧散简远回归自然的画境,要么借自然之物抒己之愤懑,没有真真实实、天真无邪地以一个自然主体投入生活,观察生活和认识生活。因此,“冷逸”、“幽荒”等画风成了文人画的主流。

齐白石虽深受徐渭、八大山人、石涛等画家影响,但这些画史巨匠作品美的背后却是疯狂与孤愤,是未能平和的心境。所以齐白石早年所学八大山人冷逸一路“不为北京人喜爱”(《白石老人自述》)。这种画风几乎一直延续到他变法之前。其于《白石诗说》称:“予五十岁之后之画,冷逸如雪个……识者寡。”于是他才“发愤变法”,引进民间绘画中鲜亮红、黄、绿三色,并采强烈对比的表现手法,一反八百年来的沉郁格调和颓衰画风,在画面上营造了一个欢快而宁静的和谐,形成自家法。偶然从他的画作中多少反映些李鱓、赵之谦的影响,但无论如何他比前人放胆得多。

变法后的齐白石绘画,蕴含了更加广阔的生活。“老把精神苦抛掷”,坦坦荡荡。因而画面中的宾主、虚实、浓淡、工写等对立因素能在表现过程中相辅相成,把对象的审美特质表现得鲜明而突出,形神之外呈现出一团和气。

齐白石作品之所以产生共鸣的审美感受,是因为它不仅使欣赏者能通过“和”进入到作者表现的艺术形象之中,去丰富理解和倾注挚情,更使之能通过艺术形象所显示的思想和意念进入画家的创作心态。

这是一种平静的心态。没有静,就没有“迁想妙得”,更不能达到“不知我之为草虫耶草虫之为我耶”的主客统一。静是由多种因素构成,心情、笔墨等,只有都达到一种和谐宁静不紊的状态,才能生出“精气”、“和气”。齐白石说:“画中要有静气,骨法显露则不静,笔意躁动则不静,要作家脱尽纵横习气,要有一种融合之气浮动于丘壑之间。”他的画,无论是简放的淡墨鲈鱼,还是绚烂欲滴的篮中樱桃都“自无轻佻”,让人心平气和。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